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我国人口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向城市人口占多数转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理应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贯彻城市化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强对西部人口增长的控制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一般说来,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要快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而不论是在西部还是  相似文献   

2.
徐胜 《晋阳学刊》2004,(2):45-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二元经济的特征,而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具有战略意义,外商投资是导致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GDP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都在西部,30个民族自治州有27个在西部,119个民族自治县有80个在西部。西部地区聚居着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因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加快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同样。我国实施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西部少数民族的专业人力资源开发。这一方面是因为西部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几乎囊括了56个民族。其数量要占全国少数民族专业人才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西部地区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口的比率是1:92,只有东部地区的1/10。因此。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 ,党中央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 ,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西部 10个省、市、自治区 ,土地面积 54 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56 % ;广袤的国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西部的开发将有力地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总人口 2 85亿人 ,占全国的 2 3% ,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开发西部地区 ,促进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将有力地增强民族团结 ,保障边疆安全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我们热切期望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云南社会科学》2000,(2):14-25
编者按:在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中央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广袤的国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西部的开发将有力地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总人口2.85亿人,占全国的23%,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有力地增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我们热切期望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出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仅要向东开放,而且向西、向北、向南也要开放。但是,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却与上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首先,生产力布局不太适应。现在,我国60%以上的工业生产力集中在东部地区,25%集中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仅占12%。西北五省区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人口占7%,但工农业总产值仅占5%左右。近10年来,其比重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5.31%,到1988年降为4.7%,1990年1—6月,又下降为4.63%。与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仍然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研究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实质上主要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这是我国的民族分布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状况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和民族要繁荣兴旺,除了需要建立一个优越的社会制度外,还必须正确选择和制订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当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正在逐级详实核订“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之际,我愿就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存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上,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整体观。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现代化是肯定无疑的,但现代化不仅是生产力本身,而且包括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财政体制创新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薇 《学术探索》2004,(6):36-38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新的发展观的确立 ,当前 ,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财政政策措施以外 ,还需要在实践中对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政策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同时 ,西部地区要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创造好的环境 ,吸引人才 ,吸引投资 ,加快发展 ,尽快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七五”期间以至九十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这是我国“七五”期间工业地区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总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为了以有限的资金投入最大限度地获取近期或中期经济效益,在生产力布局上作了战略性调整,准备在近期内投入较多的力量开发我国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将作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经济开发战略重点。纵观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对它们各自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价,我认为国家所作的上述战略调整及“重点西移”的设想基本上是正确的。而本文正是准备以此作为边界条件,着重探讨西部地区自身在“重点西移”以前所应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1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种意见认为 ,中央政府资本投入的大幅度减少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 80年代开始 ,随着中央政府投资重心向东部的转移 ,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回落。据统计 ,整个“八五”期间中央投入到西北五省区的资金总额还不及一个广东省所得到的投资额。一种意见认为 ,制度创新滞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东部地区的高速增长 ,不仅仅是巨额资本注入的结果 ,更为根本性的是它进行了超过西部地区速度的产权制度创新 ,迅速发展了非国有经济。而以往西部开发战略的核心却始终是投入要素量的积累 ,对良好…  相似文献   

12.
自80年代以后,我国将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采取梯度发展战略用以指导国民经济发展。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出现了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地区经济结构不均衡的事实。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使东部失去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而且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差距(一)从生产力水平来看。1995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6783元,中部地区为3704元,西部则为295…  相似文献   

13.
最近党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进行西部大开发 ,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其中对东部就业市场的影响也是这一系列影响中的重要方面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一、西部大开发对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对劳动力的需求作为一种引致需求 ,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规模以及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 ;取决于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西部大开发会引发对商品、劳务的巨大需求 ,必然导致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相应调整 ,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因而必然会对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加快西部铁路建设,推进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东 《兰州学刊》2001,(4):47-47,19
一、铁路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历史证明 ,没有发达的交通 ,就没有发达的经济。俗话说“路通”才能“财通”。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 ,其原因固然很多 ,如历史的、自然地理的原因等 ,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 ,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建设 ,要适当超前。由于西部 12省区 (市 )的地域辽阔 ,据资料表明 ,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 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1%。另外 ,西部地区资源较为丰富 ,是我国煤炭、石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极为重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移民实边是他关于开发边疆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他主张改变中国人口分布不均的现象,将东南沿海的稠密人口和中国当时的应裁之兵移殖于地旷人稀的西北等边疆,从事农业、工矿业。指出对移民应实行有序的管理和组织,并制订出多种优惠政策,对我国当今进行西部大开发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在GDP贡献值和出口比重上均高于整体经济发展 ,其奇迹首先而且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创造的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东部经济质的飞跃 ,给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重要启迪。民营经济体现了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 ,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西部地区发展民营经济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突破瓶颈因素制约 ,充分发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战前 ,由于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和边疆形势的日益恶化等原因 ,“移民开发西北”思潮风行起来 ,上至政府要人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就移民开发西北问题发表意见。“移民开发西北”思潮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当时面临的种种危机 ,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战时期的西北开发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 ,抗战前的“移民开发西北”思潮并未取得多大实效 ,不过这一思潮的产生为当今的西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已经波及到我国各个地区。在新技术革命挑战面前,我国西部地区同样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有选择地应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经济建设重心的西移创造充分的技术物质条件。一、问题的提出我国西部包括西南、西北九省区,土地面积约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6.8%;人口2.32亿,占全国的23.1%,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2.2人,为全国平均密度的40.57%。建国以后,国家对西部进行了初步开发和建设,1952—1979年,单是基本建设投资便下达了1412.07亿元,奠定了经济发展的技术物质基础,导致西部技术装备水  相似文献   

19.
顾六宝  刘倩 《河北学刊》2007,27(2):157-162
为了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国家通西部大开发政策向西部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投入到西部地区的资金又通过各种渠道重新流回东部地区。本文试图通过构建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资本流动规模与资本效率的关系,并为解决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问题,以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任洁 《兰州学刊》2004,(6):186-187
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镇化就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甘肃省发展则很缓慢。伴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加快城镇化建设成为甘肃省推动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一、发展民间投资是推动甘肃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1.民间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