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的发行工作,是实现其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其实现程度,又决定着下一生产周期的动力与资本,所以,不断地总结与研究年鉴发行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是年鉴界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们的市场意识逐步增强,在年鉴中刊登广告早已成为年鉴界的共识。但是,年鉴的广告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散"、"滥"、"难"三个字。"散"即零乱无序,"滥"即认刊必登,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把年鉴广告混同于一般的纯商业性广告,从而使年鉴广告失去了自身的特点,降低了或体现不出年鉴广告在年鉴全书中的价值与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给现代化的年鉴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天地,使年鉴编辑工作进入现代化的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年鉴编辑工作中的应用,是年鉴编辑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年鉴如何顺应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是年鉴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昌图年鉴》是县级综合性年鉴,创刊于1986年,至今历经16个春秋,在编辑工作中有些体会,现写出来和年鉴界同仁共同探讨。一、年鉴是官办,还是民办年鉴要走进市场,要和市场经济接轨,讨论得颇为热烈,继而牵涉到年鉴是官办还是民办?从县级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看,我认为年鉴必须由官办。主要理由如下:1.年鉴官办,是由年鉴的基本性质、年鉴的"资政、教化、存史"的功能和年鉴的社会效益第一原则所决定的。年鉴具有政府公报性质,是  相似文献   

5.
年鉴要走向市场,就必须研究营销,包括选择目标市场、确定框架和重点条目选题、编纂出版以及发行等一系列环节的运作,都应作通盘考虑。这是关系到年鉴能否实现经营目标、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年鉴目前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一些  相似文献   

6.
一、发行工作在年鉴中的地位发行工作在年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发行、编辑、广告专题是年鉴工作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发行工作的好坏反映了编辑工作的质量和影响着广告专题的征集。一般来说,发行量大的年鉴其编辑质量也高,因为只有编辑质量高,才会拥有广  相似文献   

7.
一、观念创新是搞好年鉴经营的前提 任何创新都必须从观念创新开始,年鉴的经营创新也不例外。年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就跻身于异常激烈的竞争大潮中,而这竞争的核心是年鉴能否赢得读者。年鉴只有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使年鉴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年鉴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深入彻底的变革。一是去掉年鉴"史书"的烙印,保证年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一次赋予地方志工作机构新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将地方综合年鉴纳入地方志序列,不仅是地情研究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不是该不该编辑地方综合年鉴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好的问题。作为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近年来笔者分管年鉴工作,深深感到综合年鉴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地编一本书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地方综合年鉴的管理工作,更是关系到这一工作能否顺利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此,笔者谈一下自己在管理年鉴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规范化问题的简要回顾近一个时期,年鉴规范化问题受到年鉴界的关注,关于这个问题的研讨和实践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并正在向纵深发展。总览此类研讨文章,已涉及到年鉴的许多方面:有论述年鉴工作规范化方面的,如编辑培训、编辑制度、工作流程,编审出版、印刷、发行各环节的协调等;有探讨年鉴框架结构规范化方面的,如部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告业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如何去拓展广告业务,不仅是能否在广告行业中占一席之地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年鉴自身生存的重要问题,为各级各类年鉴编者所关注。本文拟就年鉴刊登广告的优势和劣势、目标定位和承揽运作等问题谈点浅见,以求教于年鉴界的师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编辑年鉴已成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这是为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年鉴的逐年编辑出版,年鉴的发行成了亟须解决的问题。许多年鉴编辑出版后,因为没有畅通的发行渠道,多数被积压在库房。因此,发行成为制约年鉴事业发展的瓶颈。对此,笔者结合《宁夏年鉴》编纂出版和发行工作的实践,提出一点粗浅的见解,以和年鉴编辑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2.
《湖南年鉴》主编刘献华、副主编黄俊军合著《<湖南年鉴>创刊20周年回顾》一文,记述了20年来《湖南年鉴》在"资政、教化、存史"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介绍了《湖南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年鉴编纂质量,《湖南年鉴》的组织建设逐步完善,在全省年鉴界已显示出龙头作用的实践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各位代表:上午好!我与年鉴研究会有深厚友谊,从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年鉴业发展的初期,我就关注年鉴工作并参与了年鉴界的一些活动,在年鉴界结识了不少老朋友,看到了我国年鉴业不断发展。我首先向年鉴界近年来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年鉴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4.
年鉴是逐年编纂出版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它集纪史性、实效性、指导性于一体,是了解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今日之鉴,明日之史”,作为年鉴的发行工作者,我认为在保证年鉴编纂质量的前提下,还要重点抓好发行工作,因为发行工作是年鉴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浦东新区史志办张建堂、杨隽《关于创新年鉴出版理念的思考》一文认为,为达到开拓年鉴市场、赢得读者、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提出年鉴的出版应摒弃大而全的思想,求强不求大,为占据行业优势,要培育品牌年鉴,拓展思路,注重营销,构建发行网络。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年鉴界讨论的两个最热点的问题,一是如何创新年鉴,二是如何使年鉴走向市场。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并付诸于实践与探索,这对于年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年鉴界的广泛重视,那就是办好年鉴要坚持三项原则:政治家办年鉴的原则、学问家编年鉴的原则、企业家管年鉴的原则。要认识办好年鉴(这里主要指地方综合性年鉴)须坚持三项原则的重要性,年鉴界要撇弃几种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一是有人提出“让年鉴走进百姓人家”。这是一种模糊的认识。年鉴永远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的百姓人家。因为,地方综合…  相似文献   

17.
在年鉴百花园中,绽开了又一朵奇葩。2001年岁末之际,《大连百姓年鉴》出版发行了。 年鉴改革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年鉴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年鉴事业如何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年鉴界同仁关注的焦点问题。《大连百姓年鉴》便是《大连年鉴》编辑部2001年进  相似文献   

18.
编者寄语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2):I0001-I0001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本刊特选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潮作封面,并从本期开始摘编各类年鉴反映本行业或本地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文稿和图片,以志纪念。本期选用了我国东部的广东省与广州市、西部的陕西省与西安市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我国年鉴出版的复兴与发展,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到目前,我国年鉴的数量与质量均已走到世界的前列,直接间接参与年鉴编纂工作的人员以十万计。所以,我国年鉴界已蔚为大观,已成为出版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特载"了中国版协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的纪要以及版协主席于友先在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供年鉴界的同仁们学习、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年鉴质量是目前年鉴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年鉴彩页作为年鉴的组成部分,对年鉴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年鉴品位的高低。就目前看,全国大多数年鉴彩页限定在“广告”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编辑部沈美新《试论专业年鉴的数据信息服务》一文,在论述专业年鉴的信息优势和专业年鉴开展数据信息服务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就专业年鉴编辑部如何搞好年鉴本身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及开展信息服务的项目策划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