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爱的巴勒斯坦同胞,我的亲人们:我出生在1948年。我不知道——就在我出生的那一年,绳索突然断了,世界歪着倒塌,巴勒斯坦失去了正义。就从那一年起,巴勒斯坦和平美好的家园,突然被占领、被屠杀、被殖民主义蹂躏。1948年——我不知道,自己和那些被驱逐出家园、被夺去了土地、在苦难的难民路上呱呱坠地的婴儿们同年。  相似文献   

2.
心是什么?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还是生命抑或精神力量?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历了生死涅的少年深刻地感悟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心既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可或缺的生命组成部分,心也是美丽的人生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心更是有思想的人的一种精神力量……突遭变数,正当花季面临凋零齐阳是新疆哈密地区红星农场子弟学校的学生,13岁的他因为平时成绩好,身体也棒,既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又是生活委员,且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无论是在老师还是家长眼里,他都是一个好苗子。然而正如原野的鲜花会在突然而至的风雨中凋零一样齐阳的人生也遭到了突然而…  相似文献   

3.
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漠的边缘,汽车比较颠簸,我正在车里坐着,昏昏欲睡。突然在我的后座就传来一阵苍老的、悠长的歌声。我回头一看是一个维吾尔族的老农民。这一段路程,当时车里大家非常安静,他突然就唱起来了。他为什么会唱呢?因为他看见了车外的沙漠、荒滩、山川……  相似文献   

4.
挺身而出与正义同行文·图\刘增林赵薇1996年5月26日晚,山野沉沉,一片寂静。位于陇川县勐约乡广瓦一社村边的一间小屋里,突然传出了凄惨绝望的呼号。已经入睡了的石勒丁被惊醒后,立即摇醒18岁的长子石勒干。父子俩人连忙穿好衣服,立即朝着发出喊声的谭麻...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震中,一位“不跑”的老师正被无数人传颂,他是谭千秋,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存活了,他却永远地走了;一位撒开腿“跑”的老师也被无数人念叨,他是范美忠,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地动山摇那一刻,他喊了一句“地震了”,便第一个跑出了教室。事后,范老师论坛上发帖声称:“在这种生死抉择舶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身着羔皮藏袍、眼戴风镜、足登彩色藏靴的中年人,骑着枣红马,正淌过激流……这是拉萨电视台播放的本地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镜头。解说员介绍:他是中共西藏自治区巴青县委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藏族盲人布德。“他是盲人?!行动那么自如,还能自己下乡检查工作?!”人们提出了不少疑问。但是,这确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九五九年春,道班工人布德,在同叛匪英勇斗争中,被剜去了双眼。解放军送他进了医院。痊愈后送他回家,政府还给他送来了粮食和生活费。可是布德不安于吃闲  相似文献   

7.
爱的信念     
舍己救人,失去右腿这是1996年3月7日的晚上,初春夜晚的空气略带着几分寒意,卫斯·安德森钻进他银色的小轿车往家赶。三十四岁的卫斯是加州卡迈克尔教堂的牧师,那晚他刚刚参加了与几位教友的聚会。路过圣地戈街时,卫斯看到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妇人被夹在三辆撞到一起的车中间,无法走出。善良的卫斯停下车,把她救了出来。正在他扶着老妇走出马路时,突然一辆汽车闪着刺眼的灯光向他们疾驰过来。"当心!"卫斯大喊一声,不加思索地将老妇挡到了自己身后。只听"砰"的一声,那辆汽车撞在卫斯的右侧,他应声倒地。躺在了柏油路上的卫斯痛苦地蠕动着,他的右腿几乎被压断了,撕心裂肺的疼痛使卫斯霎时大汗淋漓,失去了知觉……救护车将卫斯送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疗中心。手术后醒来时,卫斯隐隐感到右侧小腿肚一阵绞  相似文献   

8.
有朋友到我家里来,不进门,只停在院子里。他说:有个小院子多好。你看这些蝴蝶,跟自己养的似的!我忽然被提醒了。他走了之后,我禁不住认认真真地看过一遍我的院子。黑的、红的蝴蝶像风中的纸片,来来回回地飞。后来,我用了半个小时来清点自己的院子。我突然想知道:一个人周围到底  相似文献   

9.
当警察的爸爸让12岁的我去了俄罗斯 1995年5月13日,刚满12岁的我,就被爸爸送到俄罗斯新莫斯科市国立音乐中专留学了。爸爸是一名警察,同歹徒搏斗多次负伤,两次濒临死亡,两次被吉林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一等功。爸爸是赫赫有名的警察英雄,但他和妈妈却在我12岁那年离了婚。爸爸送我去莫斯科留学,不仅是为了让我摆脱家庭破裂的阴影,更是为了让我继续我的钢琴梦,实现他酷爱艺术的夙愿。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力量     
近日,笔者读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尽人皆知,胡风先生从50年代中到70年代末,曾经坐过相当长时间的冤狱。在孤独寂寞的牢里,他每天都要在放风时接触一下难得的自然景物。然而,这自然景物也是极其有限的──“抬头见到山,几乎是铁灰色的,连一棵绿树和青草都看不见。”突然,有一次在放风时,他无意之间在地上的砖缝里面发现了一棵小草,是一棵已经被太阳晒得蔫蔫的,有些发黄发干的小草。见到了这样一棵虽然很孱弱却还有着生命的小草,他真是喜出望外,激动不已。于是,他想无论如何也要保住小草临危的生命。究竟如何保住小草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正> 毛泽东是一位运筹帷幄、统帅千军克敌制胜的军事家,又是一位马背上哼出壮丽诗篇,作战地图旁边撰写革命雄文的文学家,在革命生涯的漫长岁月里,他同人民军队和文学艺术都结下了深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无产阶级军事家、革命文学家在他身上的完美结合,导  相似文献   

12.
一位18世纪中叶的航海家,正透过当时的那种粗制的望远镜瞭望北太平洋波涛汹涌的海面,突然把船停了下来,因为在他的视野中出现了下面的情景:一个乘坐“比达卡”的捕鲸猎手正在驱赶一头被激怒的巨大海狮,然而他的小舟在滚滚的浪花中渐渐下沉,因为在搏斗中小舟漏水了。远处,猎手的同伴们正全力设法把  相似文献   

13.
刚刚步入90年代的第三天凌晨,贾敬颜先生突然逝世,对家人、弟子没有留下一句话。 突然降临的灾难使我麻木了,很难相信这是事实。贾先生学问扎实而不事游谈,待人诚恳而不弄虚作假,质朴务实而不尚浮华,这样一位实实在在、有根有底的人,怎么会如此突然地离开这个与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世呢?何况,仅在四个小时前,当晚八点多钟我前去看望时,他正坐在书房的长沙发上,微笑着用手拍拍沙发,示意我坐在他的身边。当时贾先生头脑清楚,一切与往常无异,只因他说头痛,我才没有久坐,万没想到这匆匆看望竟成永诀。  相似文献   

14.
一、杨华福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大街公社戛基大队柴林生产队苗族贫农社员。他一贯热爱集体,公而忘私。一九六五年,为抢救集体牲畜而光荣牺牲。‘~~~~-~‘涅~-~--二‘二‘~~ 二、杨华福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十几岁时,租种地主的一块瘦地,受尽了条」削,到后来,连仅有的一头牛也被地主抢走了。┌─┐│曝│└─┘ 三、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激起了杨华福的强烈反抗。有一次,恶霸地主陶永忠要霸占他三叔家的一匹马,他就同儿个穷兄弟跟陶永忠进行斗争。 四、解放了,杨华福积极协助解放军搜捕残匪。他在放牧时碰上了漏网惯匪何小庚,就把何引…  相似文献   

15.
陈瑛 《民族论坛》2004,(12):22-23
陈再英,这个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的女人,嫁给了高位截瘫的男人刘友余,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他的起居,并成为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他们演绎了一段闪闪发光的爱情故事,在周围群众中传为美谈。她走进了一位高位截瘫男人的生活株洲市郊区一中教师刘友余,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被汽车撞成重伤,下半身几乎被车轮碾碎,经过株洲、上海几家医院的抢救治疗,命是保住了,但胸窝以下身体完全失去了知觉,大小便失禁,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永远站立不起来了,他也因此不能再站在讲台为他的学生讲课了。妻子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与他离了婚。刘友余自愿放…  相似文献   

16.
1944年夏天,《晋察冀日报》一位编辑在滦河岸边采访时,被敌人包围,经过殊死拚搏,光荣牺牲。这位英雄叫司马军城,鄂西土家族人,1920年出生于湖北利川汪营镇。他原名牟伦扬,又名牟鹏翚,从小聪颖好学,在家乡的完全小学度过了少年时代;十三岁考进了恩施初中,在校三年,成绩优异;半年后又考进武昌高中。当时,武高已有地下党活动,国民党反动派对武高学生控制极严,学生因阅读、藏匿进步书籍而失踪的事时有发生。尽管如此,牟伦扬进校不久,就同地下党有了接触,不断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1979年的一天,四川省马尔康县民政局的老罗来到山高谷深的松岗公社洛威大队。他在晒场上跟干部谈起军、烈属及复转军人的优抚问题。突然,一双粗筋暴露的大手伸到他眼前,手上捧着一张皱巴巴、发黄的字纸。“同志,这个,是红军留给我家  相似文献   

18.
1他说:孔繁森、吴登云都是汉族人: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孔繁森和吴登云呢?他说:我一生的理想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我突然感觉一丝悸栗,从握笔的手底传来;心底里慢慢渗出一句话:“一个过了时的理想!”这是在江西采访的最后一个夜晚。夜色包围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布朗山上发现了狼和狈! 第一个看见狼和狈的是山村邮递员康朗甩。据他说,那天他到布朗山乡公所去送邮件,晚上喝了一点酒,乘着月色从山间驿道下山来,手里还提着乡长馈赠他的一块腊肉。快走到半山腰时,突然觉得身后有声响,回头望去,驿道上飘忽着四只绿莹莹的小灯笼。他赶紧拧亮手电筒,一束强烈的光柱照过去,他看见一匹高大的狼驮着一只瘦小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先生于5月16日上午猝然故去,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汪老前不久还去四川宜宾参加创作会,而且还写字、作画,并为我写他的一篇文章起了标题,怎么会突然就走了呢?我心情忐忑地给汪老的密友林斤澜先生打了电话,林先生说:“其实也不突然,他的肝硬化早就查出来了,这次又加上食道出血,12号住进友谊医院,本来说病情已稳定,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定于5月28日在八宝山为汪曾祺先生开追悼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