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古代职业教育学徒考试的评价主体、学徒考试的主要形式、学徒考试的评价方法、学徒考试的功能发挥、学徒考试变异与没落5个方面,对古代职业技术教育学徒考试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考试改革,提出考试的目的应在于评价职业能力,考试内容应基于真实职业工作任务,校企合作共同进行高质量的评价方案设计和实施才是学校考试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原谅     
王永生 《快乐青春》2011,(10):26-26
有一次,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那是他们辛苦工作了一夜的劳动成果。 随后,爱迪生让一名年轻学徒将这个灯泡拿到楼上的一个实验室。这名学徒从爱迪生手里接过灯泡,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上楼梯,生怕手里的这个新玩艺儿滑落。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晚期与近代早期西欧社会各阶层女性受教育状况普遍得到改善,贵族女性以修女院教育和家庭文化教育为主,中产阶级女性以家庭技能教育和学校文化教育为主,而社会底层女性则是学徒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一时期,西欧女性教育现状与此时期的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徽商从业人员的组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同族或同乡。这些从业人员或为伙计 ,或为雇工 ,或为学徒。他们的身份地位、职责和待遇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位置上求得发展的机会。这对徽州商帮的巩固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徽人中虽有驱奴经商的现象 ,但并不十分普遍。入清以后 ,徽州的主仆名份制度日渐松动 ,役使奴仆经商的做法已难于维持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在日益提高.教师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社会责任重压下,引发的心理冲突越来越多.这些冲突集中表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与现代社会民主开放意识之间、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势力与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观念变革之间和"听话就是好学生"的定论与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之间.作为现代教师,只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世纪初发端于德国的人类社会的研究生教育首先是以学徒式的教育模式出现的。这种模式与纯学术研究相联系,要求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跟随导师在研究所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并以取得代表有创见性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水平的博士学位为培养目标。187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第二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一与技术科学研究相联系的专业式教育模式的基本形成。二战后,随着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更紧密结合,与应用科学研究相联系的应用型、协作式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位于美国加州…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引发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政策、历史、现实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变迁主导着教育的变迁是一大主流,教育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商人则是传统教育贬抑的对象,社会地位很低.三者关系在近代发生剧变.近代中国内外交困,教育变革成为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教育变迁引发社会变迁,商人在近代经济力量增强、社会地位上升,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中介.由此,近代商人推动了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改革的先声,教育变迁推动了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9.
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表现在教育价值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与实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割裂与冲突上.教育价值取向的分裂严重制约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创业教育是21世纪教育哲学的全新理念与新的教育价值观,它既立足于个人发展,又取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0.
民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即使是当时来华传教士的教育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这一历史进程.由于中国特定的国情,民国教会大学法律教育形成了独立于中国官办和私立新式法律教育的另一个系列的法律教育,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考察,西方教会学校在中国不仅负有“破坏性的使命”,而且也不自觉地承担起了“建设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王秀田 《兰州学刊》2008,(12):145-148
清末民初是一个政治大变局和文化大变局的时期,某些受过传统教育的女性在社会大动荡中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迁。刘墭、祝宗梁是近代传统才女创办现代女学的代表,是黑龙江女学的先驱。她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女学思想和办学成就,女校和报刊杂志成为她们呼吁的新场域。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她们提倡传统道德和实用主义,在她们的话语中保存礼教和启发新知两不相妨。她们通过兴办教育、发表论说重构了传统女性的社会角色,开辟了女性新的生存空间和表现空间,同时又将新思想植根于传统道德之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展安身立命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辩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其本质是道德矛盾在现象界的表现形式,是以人们心灵中的意义系统危机和价值观念危机为基本内容,并大量地表现为人们在行为层面的越轨现象.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单体意志行为层次的道德失范与集群意志行为层次的道德失范.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以构建符合人文道德的法律为基础,在多元价值层面上达成一种社会最普遍的道德共鸣,积极推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努力实现在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是一个政治大变局和文化大变局的时期,某些受过传统教育的女性在社会大动荡中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变迁。刘墭、祝宗梁是近代传统才女创办现代女学的代表,是黑龙江女学的先驱。她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女学思想和办学成就,女校和报刊杂志成为她们呼吁的新场域。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她们提倡传统道德和实用主义,在她们的话语中保存礼教和启发新知两不相妨。她们通过兴办教育、发表论说重构了传统女性的社会角色,开辟了女性新的生存空间和表现空间,同时又将新思想植根于传统道德之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展安身立命的自我认知与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14.
高尔基,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被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贫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了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夜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结构转型与制度变迁 ,在经济上表现为由传统自然经济 (包括它的变形———计划经济 )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 ;在社会组织形式上表现为由传统共同体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的转型 ;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由传统的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 ;在文化观念上表现为由传统的专制———奴性文化向现代的民主———自主文化的转型。这种转型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总体上看 ,现代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同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共同体社会相比给个人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空间、机会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张慧 《东岳论丛》2012,33(12):186-188
中国传统戏曲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变革中走向式微,其艺术精神遭到误读甚至误解.和话剧讲求故事叙事与真实再现社会生活相比,传统戏曲以“歌舞表演故事”,诗歌、音乐和舞蹈作为表现手段的独特性和它们各自独立的审美存在使得戏曲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传统戏曲的文学性和故事性与戏曲自身音乐、舞蹈的审美并重,甚至后者超过前者,这是传统戏曲艺术精神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国教育及其传统,追溯其文化根源和哲学内涵,道家的自然论说及儒家的中道传统便是其主流.道家文化以其特定意义的自然之"道",强调教育应该合乎"自然";儒家文化注重社会伦理,强调"学道"之核心.然而,社会的进程乃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演化的过程.康有为的"学为时异"的"经世致用"教育观以及五四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堪称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典范,它们促成了中国教育的本土化和现代化,诠译了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社会支持体系被打破,而新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社会支持出现断裂.本文在对社会支持与后单位制加以诠释的基础上,指出后单位制时代社会支持的断裂表现在四个方面: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福利被剥离;个体难以通过单位组织的力量表达、捍卫自己的利益诉求;冷冰冰的劳资关系取代了单位制下的关怀与脉脉人情;社会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断裂,并以近期社会极端事件为例加以说明,据此提出实现社会支持再造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不仅依赖于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离不开一个社会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融入中国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导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出现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一种多元状态,但是,文化与传统的结合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将文化与传统融为一体,主导意识形态才能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发挥指导作用.高校是思想教育的阵地,对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要坚持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确保意识形态教育的正确导向,使之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在日益提高。教师在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社会责任重压下,引发的心理冲突越来越多。这些冲突集中表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与现代社会民主开放意识之间、以教师为中心的习惯势力与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观念变革之间和“听话就是好学生”的定论与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之间。作为现代教师,只有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