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陈明森 《领导文萃》2009,(14):27-31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要“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全面对接”、“促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以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区域为主的产业对接集中区”等。所谓的两岸产业对接,就是指海峡两岸在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逐步降低贸易壁垒和政策壁垒,  相似文献   

2.
发挥综合优势,促进中部崛起,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也是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充分认清、认真研究并积极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产品优势”、“科教、人才优势”、“生态、文化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努力变潜在的优势为现实的财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三资企业”经济;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抓好科教与经济的对接、转化;加强软件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努力争取中央的支持,加强省际间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9,(21):19-19
5月22日.“南京合肥南昌科学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三市市长共同签署了《南京合肥南昌科学发展战略对接与合作备忘录》,就携手打造区域发展新三角、共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在理念、规划、市场、产业、文化、科技、载体、服务、机制9个方面的对接达成共识,标志着构建宁合昌区域发展新三角的战略构想正式启航。  相似文献   

4.
决策动态     
《咨询与决策》2014,(7):77-78
王国生省长强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一手抓壮大总量,一手抓提档升级 湖北省委、省政府半年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省长王国生到咸宁通山县、赤壁市进行调研。他说,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一手抓壮大总量,一手抓提档升级。县域经济也是特色经济,要充分挖掘本地生态绿色、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实产业支撑;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抓好“三夏”农业生产,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要抢抓当前原材料成本价格低的有利时机,加快边远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补齐基础条件较弱的短板,为未来发展蓄积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广州发展动漫业虽然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多方强劲挑战,只有进一步整合资源,致力在产业对接、资本运作、衍生品营销、品牌运作方面持续提升竞争优势,才能在引领中国动漫产业冲击全球市场进程中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忠县属于“一圈两翼”中的一翼。未来一个时期,忠县在“一圈两翼”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中如何崛起?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承接“一圈”,传递“两翼”,强点连线,城乡互动,建设库区生态经济核心产业带。也就是要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与“一圈”全方位对接,借“一圈”发展之势,继续实施工业强县、对外开放与和谐发展三大战略,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在库区率先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0,(39):I0001-I0001
“环渤海”经济圈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同处东北亚中心区域.肩负着开拓东北亚经济圈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这一共同目标。区域内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长春等在内的各领先城市之间“分工合作”.通过产业的互补对接,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8.
建设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是发挥福建对台优势、加快福建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推进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先行先试,促进两岸产业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对接,强力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科技产业对接基地,建成最具竞争力的台商聚集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相似文献   

9.
胡汪全  戚昕颖 《决策》2023,(8):56-57
<正>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作为乡村干部更要把调查研究作为“看家本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跳出“乡村视野”,情况才能摸的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不足以谋一时。乡村基层干部要力戒传统观念、习惯做法、路径依赖,跳出乡村看乡村,立足全局看乡村,从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趋势看待本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与不足,多一些“公转”、  相似文献   

10.
5月26日至27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在中共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商丘市市长余学友等的陪同下,深入到商丘企业车间、新型社区农户家中,与当地负责人、企业家和农民亲切交流,调研经济运行、新型城镇化和民生保障工作。、就产业集聚3-作,省长谢伏瞻指出:“商丘发挥自身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应。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主导产业突出、关联企业集聚、规模效应彰显的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并非产业与产业的简单堆砌,而是项目和企业的协同发展、产业链条的互补联动。大市场带来大产业,商丘要发挥好区位、交通、资源、市场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招大引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彰显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产业治理水平提出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年来,东莞市以“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体系的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助力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不完善、决策层缺乏大数据支撑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东莞政企数据开发难度较大、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较薄弱等。结合国内先进城市利用平台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搭建“产业智脑”大数据平台,赋能政府、服务市场,以提升产业治理水平,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这对在发展格局中早就提出“青潍一体化”发展的潍坊意味着什么?潍北又是如何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16日上午。记者专访了潍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新起。  相似文献   

13.
唐广辉 《决策探索》2010,(12):45-4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推动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太康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要求,立足县乡农经人员的技能优势,采取示范创建、规范运作、扶持壮大、有效对接等措施,探索出了一条以合作社为引擎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中西优势互补,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目标,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崛起,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不能实现。而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发展中部地区的物流产业,是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各种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本文围绕“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探索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专业建设,根据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市场需求、人才需求、国家政策和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的方法来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记 《决策探索》2011,(19):60-62
对不能租廉租房,也买不起经济适用房;不能买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商品房的背井离乡的“夹心层”来说,国家首次提出公租房要惠及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无疑是让人欣喜的。对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来说,房子不仅是一处住所,更象征着“家”与“安稳”。为了“居者有其屋”,国家不断推出优惠的住房措施,如经适房、廉租房等,但层出不穷的相关丑闻也不...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四川企业的外围优势。 这里仅以与广东比较为例。四川企业的外围条件远远好过广东。四川本地市场容量与广东相当,但工业企业数量少,竞争弱。同样是彩电,整个西部只有长虹一家掌握了一些窍门,但西部市场已能把它托升为“第一”了。广东呢,康佳、创维、TCL,还有乐华、高路华,这些品牌若与长虹单打独斗,都不会输到哪儿去。可广东市场被五家分割,被迫去外省苦战,谁也不能“独霸一方”了。再说啤酒,蓝剑只须占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模式,即技术领先者的发展模式和技术追赶者的发展模式。顾名思义,技术领先者发展模式是指那些在技术发展上居于领先地位国家的发展方式。技术领先者依靠自己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沿着“研究→开发→工程管理”的轨迹前进,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从而控制了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由于技术领先者是高技术产品的最早和最主要的供货者,因而他们也常常主宰着高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据着市场优势。技术与市场优势是技术领先者最大的竞争优势。而技术追赶者一般并不是某项产品…  相似文献   

19.
决策者说     
《决策》2015,(2)
人家搞“大排档”,包河要有“西餐厅”才行,不能有个“炒肉丝”就满足了。不要在省内拿第一就沾沾自喜,要全方位的比,要和长三角对接,要知道人家在想什么。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对合肥包河区提出新要求,要更高定位,以高标杆要求自己,可以去成都、南京、上海看看,看看第一区的形象跟其他城市有哪些差别。  相似文献   

20.
在2014年1月13日召开的无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无锡市代市长汪泉提出,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动“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和“幸福无锡”这“四个无锡”建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筑牢产业优势、优化宜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