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岳鹏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119-121
明代的宦官是人们不断诟病的对象,宦官及领导的东厂给明朝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对社会的干扰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主要讨论研究其对政治、经济、军事的严重破坏作用,以此来表现他们给官民、社会发展等造成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5页)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赶上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余波,对他的影响很大。因此,要研究司马迁的思想,必须首先研究先秦诸子对司马迁思想的影响,以及司马迁对诸子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明代政治家与宦官关系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政治家与宦官关系论略冷东政治精英是知识份子的最高层次。一切社会,无论其形式如何?都由政治精英组成统治集团。和思想精英相比,中国古代的政治精英和宦官制度有更直接、更密切的联系,不仅可以看到他们对宦官制度的看法,更可看到他们对付宦官的具体方法。政治家... 相似文献
6.
明朝的西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仿佛一直有着这样一种印象:明朝的西北疆域是很狭促的,仅仅以嘉峪关为内外之界。实际上不是这样。明初洪武、永乐的西域政策与汉武帝、武则天的相似,是积极的。洪武五年(1372),冯胜下河西,就汉朝遮虏障之地、嘉峪山之麓,初筑土城二百二十丈,其地在肃州(今酒泉)西七十里,还是一种比较草率的经营。后来,就逐渐布置得很具规模:关内肃州设“镇”,为“九边”之一,是西北大军区之所在;关外设“关西七卫”,其中四个设在沙洲(今敦煌)迤西南、即今青海省海西地区、亦即柴达木盆地一带。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撒里·畏兀儿”)与中原的汉族人民进行着严格的茶马交易。茶,对于游牧人来说,是一种肉食生活的必需品;而马,对于明帝国及中原的人民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产动力。养马差役,被明朝的人民看做是残酷的压榨之一,所以以茶易马,也是减轻人民负担的方式之一。另一卫所,设在哈密。哈密在“七卫”之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它除去 相似文献
7.
"祀天"是历代"大典",皇帝必须亲自出席,以表示作为"天子"地位的合法性。明朝从太祖至孝宗,都亲祀天地,缺席祀典从武宗晚年开始。嘉靖十九年,祀天由勋臣代行,此后成为惯例。神宗在位的四十八年,仅祀天两次。从"祀天"的态度,可以看出明朝皇帝从亲政到疏懒的变化,但反映的却是整个社会对传统礼教的蔑视,是明朝中后期上下互动的"自由之风"在上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宦官养子并形成为宦官世家,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宦官这一特殊阶层的特殊反映;这又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现象,大凡宦官世家的形成,与宦官阶层攫取政权,即所谓宦官专权的形成有着紧密的关联。宦官养子是宦官专权的结果,由养子而形成宦官世家,又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苑书义庚子孙李关系与中国政局苑书义孙中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李鸿章是晚清元辅重臣。孙中山与李鸿章的关系,涉及到他们的思想风貌和晚清政局的演变,但因史料残缺,难窥真相。现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庚子年间孙李关系和中国政局作些探讨,不... 相似文献
10.
明与帖木儿帝国都很重视与对方的关系,双方关系虽曾因帖木儿的东侵企图而有过短暂的紧张,但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冲突。帖木儿死后,沙哈鲁的哈烈国与明王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汉王朝建立初期,继承了秦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为代表的臣权相对较大,掌握相当程度的中枢权力,不时与君权发生冲突,因而丞相与太尉经常受到皇帝的猜疑与限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削弱相权,并设置大司马大将军与丞相分权,但这一举措适得其反,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发展形成大司马大将军大权独揽、皇权旁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阴、阳、和三气说应源于阴阳家,并在《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表述中得到经典性肯定。《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所述"两和二中",乃对阴阳家中和思想的代表性阐述。中和之道及相关的元气诸说,在儒、道两家的阐释中得到推引发扬;儒、道两家亦在此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实现彼此融通,道家引《易》补益自重,尤应予以关注。中和理念极为值得关注,其相关研究有助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14.
罗马帝国不同于古代东方专制帝国,大多数元首、皇帝不是嫡传继位。帝位更替时,往往因军队蓄意参与,使皇帝与军队之间形成了某种悖论关系:元首、皇帝需要军队为其统治支柱,但却常常成为军队刀下冤魂;近卫军本应是皇帝的“亲兵”,但常常置元首皇帝于死地;军队既可以拥立皇帝,也“随意”将皇帝废黜。探究这一悖论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制度保障的缺失,军队的难以掌控性等是其中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明初,位于现在泰国北部的揽那王朝,被称为八百媳妇国。它兴起于13世纪末。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开始在这里设置官署,形式上确立了藩属关系,并日益加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八百媳妇国向明朝朝贡,是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借以保障自己的独立地位。明朝虽在这里设署授官,但无统治权,两国政治上基本平等;从经济交往看,明朝则得不偿失。明朝对八百媳扫国的睦邻政策,外部原因在于北部、东部受强敌袭扰,只得稳定南邻;内因则是由于国内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茅,而明政府却极力保持封建主义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从辨析儒家与佛、道思想关系的角度,王夫之提出了“有”境界的心理认识标准.通过“大辨体其至密,而至密成其大辨”的心理认识过程分析,王夫之揭示了佛、道思想入于“空”、“无”的认识论根源和相通于儒家的心理思想成分.从心理活动的主客关系和认识过程的境界高度方面,王夫之以认识和构建“有”境界思想的心理认识活动为核心,从辩证性心理认识过程与非辩证性本体之心的角度取舍佛、道有益于儒家道德之学理论建设需要的思想成分,提炼和总结了“三教合一”的心理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中朝边界以鸭绿江为界,始于明洪武年间。由于元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导致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推翻元朝的统治。当此之时,高丽王朝乘机提出领土要求。刚刚建国的朱元璋统治集团,为了争取高丽王朝的支持,以消灭元朝残余势力,默认了高丽王朝的某些领土要求。洪武年间,明政府放弃朝鲜半岛原属元朝的开元路疆域,鸭绿江遂成了中朝两国之界河。本文试就上述问题略陈管见,求教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洪早清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19-21,28
本文通过对明代内阁阁臣代逝去的皇帝起草遗诏和代新即位的皇帝草拟即位诏书两件大事,说明阁臣的“代王言”在明代政治运行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阐述了阁臣在明王朝新旧交替之际所起的历史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史学界对宦官政治已作了较深入广泛的讨论,但往往孤立地就东汉、唐、明几个重要的朝代加以论述,而对宦官势力形成与发展的秦、西汉时代却较少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旧唐书·宦者传》:“宦官之兴,肇于秦汉、”对秦、西汉宦官势力形成,发展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东汉宦官专权的内容与实质,也可以使我们在研究中国封建政治史时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亚地区,中美日俄韩五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由九个三角组成的多面立体几何体,我们称之为东北亚地区五大国之间的利益交叉体。分析这一利益交叉结构,对于我们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这一地区相互制衡和制约的国家关系、未来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中美日三角关系结构中,如果仅仅从东北亚地区的观点来考虑的话,中国无疑是这一三角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国家。中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的战略目标是在国家政治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国家经济的强大与发展。为此,不仅需要中国周边地区形势的稳定,更需要国外在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