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林 《理论界》2002,(3):37-38
本文通过对萨特的道德观的分析,指出由于萨特对个人自由和自我的过分强调,使得他的道德理论最终陷入自己无法摆脱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倾向。数据来自作者于2008年在北京对30位中产阶级成员做的访谈。本文关注建立在主观解释基础上的品味的辩护以及伴随而来的焦虑和矛盾,强调这一维度是理解中产阶级消费倾向的关键。分析强调一种互动的全球化理论和自我导向型的消费倾向。研究显示,对乐趣的追求——伴随着对舒适的追求——是审美辩护的一种显著形式,量入为出——保持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是主要的道德辩护。这种追求个人快乐和舒适的倾向在改革开放之前并不普遍,但在当今社会占据了一定地位,并逐渐成为理解个人对消费行为做出的辩护以及当代消费模式的主要伦理。  相似文献   

3.
<正> 集体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它完全适合于我们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的需要,适合于在这个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及调整这种关系的需要。然而,近几年却有人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表示怀疑,甚至否定。他们提出,应当肯定“合理为己”的道德观,即认为“合理利己主义”应当是我们今天奉行的道德原则。他们的理由是,要求大多数人实行的道德,必须同时具有先进性与可行性。说什么“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固然先进,但不可能普遍地为大多数人所实行”,同时也憎恨只顾自己,不惜牺牲别人的冷酷的自私心,“除了这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道德,既比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先进,又比大公无私的道德观更能为大多数人所实行,这就是合理的、不损人范围中的为己”。这就是说,要用所谓“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观。这种错误的观点,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这所谓第三种道德,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而是十七、十八世纪,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的伦理学家多次重复,并且早已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过的观点。问题在于“合理利己主义”是不是合理的?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能不能倡导这种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论坛》2004,(2):72-76
调查目的与方法 在社会转型和思想嬗变的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在道德认知、道德理想、道德价值判断、道德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什么新的特征?如何根据这些变化和特征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此,本课题组于2002年5月至12月针对河北省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在道德基础方面,强调经济建设;在道德标准方面,强调“三个有利于”;在道德实践方面,强调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能否在道德冲突面前作出正确选择是衡量其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原则外,还应遵循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相统一、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最大善目的"与"最小恶手段"相统一、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合理性的根据何在?本文依照近代西方哲学的线索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个简要梳理,认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合理性问题的解决,首先在于破除道德专制主义的影响,承认个人自我选择的合理性,并结合个人自我负责的要求,才可能建立当代道德合理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三种道德关系中,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以及个体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在形而上学猖厥时期,一讲到道德就把它同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一切道德都有阶级性。从而强调集体道德,社会道德。而把个体道德同个人主义相提并论。批判“个性”,反对“个人突出”。在批判“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时候,否定了个体道德,例如,把“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使人不敢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不仅对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产生深刻的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本文仅就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谈些看法。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的道德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影响最大、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莫过于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动态起始标志即是人生价值取向的个性化。那么如何估价这种个性化的人生价值取向?它与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个人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有何联系?怎样开掘它的向善潜能以促进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人生观的形成?这是当前道德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历史的必然 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人生价值取向的个性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当代人生价值取向的个性化,集中表现为个人从自我出发独立选择生存方式和人生价值目标的一种个性倾向性观念。这种从个人(或自我)出发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人类历  相似文献   

11.
略析“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道德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性道德与个体道德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既要注重个人道德的规范和升华,更要注重体制性道德的合理与进步。“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反映,它既是衡量一个社会体制是否具有道德性的主要标准,同时,它自身的含义中也蕴含了道德意义。揭示“三个有利于”标准与体制性道德的这种内在关系,目的在于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合道德性和用伦理视角衡量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汪大贤在《现代法学》1997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现阶段传统道德观与当代法律观存在着冲突和错位,这表现在强调“平均”的道德观与鼓励“党争”的法律观的冲突;“忠义至上”的道德观与“效益优先”的法律观的冲突;重公益轻私利的道德观与私利公益并重的法律观的冲突;“义务本位”的道德观和“权力本位”的法律观的冲突。这些)宁突促使了杜会部分主体追求的物欲化倾向与法律体现的物质利益原则的错位;个体行为的无责任化倾向与法律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的错位;社会风气的虚假化倾向与法律的诚实信用原则的错…  相似文献   

13.
虚拟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该群体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虚拟生存中出现了成为科技奴隶、人际交往淡化、自我认同危机和网络道德失范等异化现象.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上的科学主义、人生观上的享乐主义和道德观上的功利主义是导致其虚拟生存异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着重从树立科技人文价值理念、践行虚拟实践教育活动、提高网络信息素养能力及构建虚实相生和谐境界四个方面,探寻化解大学生虚拟生存异化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命道德是生命德性的"应然",生命认知、生命关系与生命意义是其内在的三个向度。生命道德观实质反映了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是道德考察的切入点。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道德状况,通过对广东地区10所高校展开调查得出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生命认同度与满意度、较强的理性精神与公民道德素养;大部分学生生活目标明确且充满生活热情,能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庭的关系。但也有少部分同学生命道德信念不强、生命实践能力不足、自我满意度不高,且在性别、年级、专业及是否接受过生命道德教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需要提高其有效性,耦合大学生的现实诉求与生命道德教育的时代特质,寻求生命意义的真谛;将生命道德植入社会实践中,修复生命道德中"知行断裂"的现象;以对话教育培植生命主体性,强化道德自主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评社群主义的理论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提出了重要的批评 ,主要强调社群概念 ,批评以个人权利为基本出发点的理论。社群主义者正确地论述了社群对个人行为的某些重要影响 ,但却只强调共有价值观意义上的集体目标而忽视了统计意义上的目标 ,而后者正是自由民主主义的基本立论依据。社群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倾向也使之无法摆脱道德评价上的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6.
<正> 在目前,雷锋精神是否过时了?什么是“有道德”的时代标准?张海迪为什么在当代青年甚至全社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些现实问题促使着伦理学研究者不断探索。对雷锋、张海迪这两个共产主义道德的榜样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他们与时代的关系,与当代青年的关系,无论是对上述现实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道德相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大学生处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背景中以及大学生道德观具有不稳定性.抵制道德相对主义错误思潮,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改进高校德育模式、深化理论研究和打造大学生道德高地.  相似文献   

18.
德治论可定义为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的理论主张。它有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形态。两种形态的分野在于对如下两个问题的回答:当推重道德时,所强调的是哪部分社会成员的道德?同时,它所倡导的道德,就性质而言,是怎样的道德?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德治论,强调的是精英阶层的道德,提倡的主要是自我约束的道德;现代德治论强调的是民众阶层的道德,提倡的主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道德。这种差异根源于它们所适应的不同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力构筑其精神支柱;健全诚信制度,强化诚信实践,创造诚信环境;严格规范网络道德,建立罔络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贵有自知之明”、“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中国人熟知的格言。这些格言要求个人善于自我反省,进行自我批评,经常发现和改正自身的缺点和弱点。它们反映了我们民族在文化心理中重视礼义廉耻,追求不断完善自我,强调人际关系和个人对群体的义务的观念。这种重视自我评价,要求人们严于律己的观念对维系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道德进步,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