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反文化”与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文化”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现实中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个并不完全恰当的名词通常是用来表示一种折衷的哲学和主要是青年非顺从主义的整个世界观,这种非顺从主义大声疾呼地反对资产阶级文明、统治机构以及官方宗教等等。  相似文献   

2.
“勤劳而不富裕”的命题,同中国没有经过专门的工业化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其典型的表现为:缺乏诚信机制导致社会交易成本过大,机制障碍导致社会产出成本过大,产业低度化陷阱导致大量产业利润的外泄,心智贫瘠导致“穷得只剩下了钱”。由此,整个社会的“过剩管理”和反效率化倾向严重。而更为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于,由于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传统机制的根深蒂固,导致社会创新意识的短缺,导致社会“富裕化的贫困”现象严重,致使整个社会陷于“勤劳而不富裕”的陷阱。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反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别而存在的范畴,是与主文化中的主导文化相对立、相抗衡的部分。如何辩证分析、冷静应对,即化解反文化带来的危害,又发挥其对主导文化进行补遗的建设性作用,是摆在主导文化权力主体面前一项不容回避并需审慎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前苏联由于没有正确对待各个时期出现的反文化思潮,导致反文化现象始终作为社会的一种破坏性力量而存在。因此,吸取借鉴前苏联对待反文化现象的经验教训,积极加强我国主导文化的自身建设,趋利避害、发挥反文化的建设性功效,加强对反文化现象的研究和监控,建立关于破坏性反文化的预警机制,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具有极为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际文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于十年前在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关系理论专科中设立了“国际文化理论”科目,孤军奋战地致力于“国际文化理论”的创建。作者指出,在国际关系的现象中,存在着既非政治、又非经济或法的现象,这种现象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对人们的生活及生存方式产生影响,作者把论述这种现象的理论称作国际文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在苏维埃中央机关持续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节省运动。进入1934年,这场群众性的反贪腐、反官僚主义相结合的“反浪费风暴”,更是高潮迭起,力度空前,席卷整个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先锋艺术只是一种封闭的游戏。它的反传统是意义的丧失,内容的瓦解,它以自身无意义的形象游戏满足当代人关于自我的形象虚构。先锋艺术在创作上则表现为逃避崇高,欲望代替激情,形象代替存在,制作代替创作。王朔式的“侃”之所以走向媚俗,不仅为了迎合市场,而且是其创作力沦丧之必然。镜前先锋的明星们服从市场运动的绝对原则,其包装、隐私、轶事和他们的“艺术形象”如出一辙。追星现象一方面表现了伪审美精神的胜利,另一方面则造成大众迷信。先锋是当代文化的现实,而不是当代文化的未来。超越先锋,从形象回归存在,深入现实,超越现实,才是文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王晓升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种以全面检讨西方文明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悄然而生,并在欧美思想界引起一场“后现代主义论战”,它所表现出的那种彻底反传统、反理智,甚至反文化的精神品质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一、后现...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文化力”研究贾春峰近些年来,在国际范围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力”概念。它.反映了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确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体制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技术现象,它的建立也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和考察计划体制下的一些特有的文化现象。文章首先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前提即人性假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人性假定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模式、思想政治文化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反文化(来自拉丁语eontra[反]和cultura[文化])是现代西方社会学及政论文章中用以表示与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相对立的社会方针、理论、价值等。本世纪六十年代反文化这一概念首先在美国新左派Th.罗扎克等人的著作中赋予了左倾激进主义的解释,作为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某些社会反抗集团(部分大学生、嬉皮士、各类“公社”成员)的含糊不清的纲领和理想的表现。反文化的重点在于个人的“内在经验”,加以神秘的解释的“宗教革新”,仿佛这就是形成人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方面论证了“左联”反文化“围剿”斗争的光辉业绩:首先,“左联”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传播与运用,以此指导思想斗争与创作实践,从而保证了反文化“围剿”斗争的胜利;其次,“左联”盟员发奋创作,不仅以众多的力作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实绩,而且创造了若干有利于攻战的新文体,全面击溃了敌人妄图扼杀左翼文学的阴谋;再次,“左联”注重于造就大批新的战士,在压迫与屠戮中培育了一代文化新军。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主题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辩驳了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诸家之说,探讨了《三国演义》与传统宇宙哲学“天命论”的关系,认为对天命的理解与阐析构成了全书的情节内核,对天命的困惑与欣慰,构成了全书的感情基础,而更重要的文化意义在于,《三国演义》以艺术的方式探索了反天命的可能,提出了反天命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姓名只是符号和标识姓名只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姓名又往往反映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演进以及心态的变化。姓名已成为一门学问,成为一种文化。然而,在信息时代,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姓名雷同现象却使这种文化变得混乱、单调、平庸起来。有的姓名符号既代表了这个人,又代表了那个人,在一个大的区域范围内甚至代表成千上万的人,这就失去了姓名的区别功能。同姓名现象已成为人们不得不研究解决的社会问题。请看:武汉有上干个“王红”、“李斌”;天津有2千多个“张力”、“张建”;沈阳有3千多个“王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赵林茂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较普遍出现了“粮食生产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严...  相似文献   

16.
谢瑞玲 《生存》2020,(8):0210-0210,0166
称谓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其中蕴含着很多知识。它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折射出人们的思想和一些价值取向。文章以“先生”和“老师”为例,从“先生”和“老师”的历史源流切入,着重阐释其当前的使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二者的发展演变以及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发生变化的原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品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量史料说明,“九品文化”发端于远古夏禹时代.“九州”的划分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使“九”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班固以九品叙录古人,陈群立九品官人法,“九品模式”开始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影响涉及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大.以“九”为最的“九品文化”。  相似文献   

18.
张军 《浙江学刊》2003,3(1):189-191
义乌的发展作为“浙江现象”的典型引起国人的极大关注。研究义乌的“文化经济” ,实质上就是对浙江“文化经济”的个案剖析和典型研究 ,是对义乌的发展乃至“浙江现象”奥秘的一种有益探索。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 ,有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部分同志共同参与、合作组成的“拨浪鼓文化”研究课题组 ,多次到义乌实地调研 ,在广泛调查义乌文化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 ,把义乌特有的“拨浪鼓文化”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确定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的事实 ,探究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本刊以笔谈的形式 ,摘要刊登“拨浪鼓文化”研究的部分成果 ,以期抛砖引玉 ,推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社会对全球化现象的日益关注是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运用当代社会学的手段进行理论分析,将全球化的消极特征和表现与历史积极的内容相比较,才能恰当揭示其过程的内在矛盾的本质。对全球化这一复杂现象的分析表明,全球化与信息学的发展、与信息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有着多方面的联系。近年来,“全球化”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媒体中。“全球化”一词的广泛传播,首先与反全球主义者运动的成分相当复杂有关。反全球主义者首先把“全球化”当做一种可怕的现象,认为它是造成当前人类几乎全部不幸的罪魁祸首。从…  相似文献   

20.
对隋代诗歌文化渊源的追溯实际上直接开启了对初唐文学以至整个唐代文学文化渊源的追溯。这也就构成了对隋代诗歌传统评价的反拨。这一反拨的意义就在于使我们以更加冷静入微的眼光去观照处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获得对文学史观的重新把握。隋代诗人的来源有三:一者乃西魏、北周入隋之关陇统治集团成员,如场广、杨素、牛弘等;二者乃东魏、北齐人周隋之人,如李德林、卢思道、薛道衡等;三者乃架陈入周隋之人,如虞世基、许善心、王胄等。请先观自东魏、北齐入周隋之诗人。据建钦立辑校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