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外并购整合风险机理的深入研究事关企业海外并购整合的成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事物发展内外因辩证关系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诱因机理;结合并购的动态流程深入研究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衍化机理——即衍化的起点、路径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从治理导向、治理策略、关键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市场和行业分布及上市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外上市给我国企业在迅速获得资金、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国际声誉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理论上融资约束能够提高债务在海外并购中的治理功效,提高并购绩效.而案例研究发现,光明集团无论是从制度环境还是财务分析都说明了光明集团面临着融资约束;但由于光明集团的股权结构、集团规模、集团化程度、集团所在地的金融发达程度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因此光明集团采用全杠杆融资并购.缓解融资约束使得债务产生软约束,债务融资未能在光明集团的海外并购中产生较好的债务治理功效,从而降低了海外并购绩效.从案例研究中得到如下启示:(1)海外并购依赖全杠杆融资的金融环境改善;(2)全杠杆融资能够带来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3)缓解融资约束能够降低海外并购中的债务治理功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拓展Richardson(2006)模型测算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实证检验了海外背景董事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海外背景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过度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海外投资不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海外背景董事比例越高,海外投资决策就越积极,对海外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就越强。即使在内生性、更换变量、安慰剂和分位数检验之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分组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海外背景董事在提高国有企业和绿地投资企业的海外投资效率方面更为有效;与海外教育背景的董事相比,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董事在抑制投资不足方面的作用略胜一筹。本文的结论彰显出公司治理对于企业海外投资效率的重要性,海外人才的引进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高管薪酬契约角度研究了海外背景独立董事如何发挥有效的监督职能。研究发现:拥有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拥有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法制不健全的地区,拥有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海外背景独立董事能够改善高管的薪酬契约,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它是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也印证了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海外背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海外学术数据库为研究基准,通过Web of Science检索,检索时间为2000年至2022年,文章类型不限,筛选出66篇可用SSCI文献,结合文献主要观点,分析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划分、集中热点讨论,肯定正面评价、思考意见分歧、驳斥偏颇观点、借鉴中立论点。一是乐观派肯定中共治理、改革成就,中立者对中共发展持观望态度,悲观派则带有负面情绪看待一切;二是要理性看待党员干部人事管理,正确评价党员优势、入党动机、干部选拔;三是反腐败斗争的胜利盘活了社会活力赢得了群众信赖,也体现中国制度、文化的特殊性与优越性;四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的稳定器,坚定的群众基础展现了治理结构的稳定性;五是中共大胆改革、创新治理模式,不仅改善了国内生活环境,也为海外国家治理模式提供借鉴;六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领导力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法治相互关联,腐败问题早已突破一国的界限,日益具有全球性。海外反腐败涉及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已成为世界难题,无法通过简单、线性的方式解决。此外,囚徒困境又使各国集体行动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为了破解全球反腐败的难题,在渐进主义的路径下,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开启了海外反腐败的全球治理之门。我国日渐融入全球化进程,也与全球法治产生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反海外腐败法》不仅对在美融资的中国私人发行人、非居民企业进行管辖,而且借由代理理论和共谋责任理论不断扩张其管辖范围,给我国政府和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面对美国海外反腐败法律不断扩张的管辖权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响应度,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应该积极作为,在渐进主义的思路下参与全球反腐败治理,完善国内立法并规范企业商业行为,以更好地维护我国主权和国家利益,并为促进全球治理的达成和法治的繁荣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关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研究大多在财务管理领域,主要探讨海外上市对企业资本成本及公司治理的影响,很少有研究从企业战略角度入手。事实上,海外上市不仅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还与其国际化战略息息相关。从制度理论视角来看,海外上市可以通过管制、规范和认知合法性提升企业在东道国的合法性。以“A+H”型上市(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海外上市能够促进跨国并购;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对于缺乏国际化经验的企业或国有企业来说,海外上市对跨国并购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海侨乡村级社区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是人口外流、村庄集体经济薄弱,很大程度上依靠海外华侨捐助,村级社区治理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华侨回乡炫耀性消费,铺张浪费严重。如何引导海外移民参与村级社区建设,促进侨乡可持续发展,福州市亭江镇长安村给沿海侨乡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村级社区治理良好,已实现乡村生活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其原因是侨民集体观念强,通过村级非政府组织推动了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岭南开发史上,东吴的开发与治理开创了岭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岭南既是东吴财赋、兵源的重要供应地,也是东吴海外贸易的主要基地,它对东吴政权的稳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融资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小企业强烈的股权融资需求与股权融资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迫使中小企业把目光转向了境外资本市场,尤其是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主的境外创业板市场。在综合分析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以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为例,从其境外上市的融资规模、融资后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变化、公司治理改善状况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企业境外上市的融资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境外上市能够有效克服融资约束,改善财务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治理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集群治理的概念与内涵,集群治理的机制、结构与效率,产业集群网络治理、价值链治理和集群政策治理实践研究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集群治理研究的最新动态。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未来探索性方向为:揭示集群治理行动市场失灵和集群创新系统失灵的本质,探讨不同类型集群的治理模式,展开产业集群治理效率的定量分析,创新集群治理绩效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应运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交叉研究。该研究为产业集群未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7-2015年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对研发国际化(以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来衡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境外居留权能够带来积极的经济后果,对上市公司海外研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效应在实际控制人直接控制上市公司的样本中,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文章拓展了实际控制人取得境外居留权的经济后果研究,深化了实际控制人个人特征影响公司治理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利用各项资源开展海外研发,提升公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关于海外并进型战略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缺乏对高管激励与战略机制之间关系的探索。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利用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数据,从高管激励的视角分别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对并进型战略平衡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海外并进型战略的有机平衡度呈正相关关系,高管控制权激励与公司海外并进型战略的有机平衡度呈“倒U形”关系,高管任期负向调节股权激励及控制权激励与企业海外并进型战略有机平衡度之间的关系。跨国公司应充分利用高管任期和高管激励模式之间的替代效应,形成激励效用最大化的管理层权力体系。上述研究完善了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提高并进型战略平衡度和海外绩效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关于如何治理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东道国经济风险,目前的文献主要围绕着国家治理和市场治理两个渠道展开.前者通过国家外交,改善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后者通过使用一系列分散风险和对冲风险的市场工具,做到风险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对冲.文章引进了第三条风险治理机制——社会治理.利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302份参与"一带一路"投资的企业家调查问卷,通过结构方程的量化分析后发现,如果中资企业通过社会嵌入,与当地社会建立起了良好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能有助于企业获得当地民众的普遍认可和情感支持,提高中资企业在东道国的企业声誉,增强企业的风险治理能力.不仅如此,不同治理机制彼此之间可以互相促进,由社会嵌入所获得的企业社会声誉会进一步优化投资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改善既有的国家治理成效.基于这种认识,文章提出了一个"国家—社会—市场"互动与融合的三元治理模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比较检验和恒等性检验后发现,引入"企业声誉"中介效应后,模型的解释力显著提高,国家、社会和市场治理的效果显著增强,证实了"国家—社会—市场"三元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问题:一个概念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东智 《东方论坛》2002,(4):121-126
明晰基本概念的含义是开展公司治理问题研究和探讨公司治理理论的一项最基础性的工作。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含义并不相同。公司治理问题的概念体系包括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系统、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主体和客体、治理边界、公司治理的成本与收益、公司治理的效率、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影响要素等。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治理结构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结构是治理结构的依据和基础 ,治理结构是资本结构的反映和体现。从资本结构入手来分析和解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无疑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互动关系 ,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其与治理结构问题的内在联系。并基于我国的体制现实 ,对通过完善资本结构以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思路提出了过渡性目标模式以及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理的概念由西方引介而来,其本身不但是一个学理概念且是嵌入在特定实践和制度背景之下的.通过对国外治理理论和治理文献的重新思考和梳理,发现"治理"在政治学和行政学上有其各自的内涵,并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此,通过对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缘起的研究,探究治理在政治学和行政学上的演变和发展,从而将治理所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分析框架展现出来,最后就治理、政府治理来揭示中西方存在的不同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