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左宗棠、刘锦棠在新疆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宗棠、刘锦棠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及收复新疆后,实施了一系列积极而又成功的民族政策,不仅有利于西征军歼灭侵略者,收复新疆,而且也利于战后新疆各族人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同时也有利于新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新疆社会的进步,有利于民族的团结与新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世纪中叶的中亚为背景,详尽论述了英国向中亚实施"精明无为"政策和趁阿古柏入侵之机,分割中国西北边疆领土的经过,同时对清朝为捍卫国土主权,不畏强暴,坚持收复新疆的严正立场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疆企业"走出去"动因、现状及对策.首先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需求角度分析了新疆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新疆企业"走出去"所具备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新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现状特点,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新疆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奉命带兵收复新疆,在此过程中,针对新疆政治混乱、经济衰败的局面,设立了临时性机构抚辑善后局。该局的设置,使收复后的新疆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且为1884年新疆建省奠定了基础。同时,该局的设立也改变了清代管辖以来新疆各地官员民族成分的构成,对新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锦棠与新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锦棠作为首任新疆巡抚,在新疆活动14年,为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具体说来,他在新疆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复新疆,巩固边防;二是建立新疆行省的愿望最终在他手里实现,为新疆的治理提供了保证;三是收复新疆后,积极开发新疆,为民造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义务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探讨了义务教育城乡失衡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破解路径.国家对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实行不同的资源分配政策,导致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失衡.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实行重点向农村倾斜的积极差别化政策,在财政投入、师资力量、资金援助等方面优先考虑农村,以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刑期于无刑"的思想源于三代,后来被历朝历代奉为最重要的刑事策略,成为始终指导着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最基本刑事政策.对"无刑"的追求,法家主张"以刑去刑",而儒家则主张"以德去刑"."以刑去刑"的政策最终导致重刑主义,而"以德去刑"的政策却具有轻刑的趋势.历史证明,"以刑去刑"的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并不理想,后被"以德去刑"的政策所取代.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有重蹈"以刑去刑"政策覆辙的危险.构建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应当吸取和借鉴"刑期于无刑"刑事政策化进程中的教训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三农"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为坚持持久抗战,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推行减租减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逐步完善农村负担政策以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实施一系列兴农政策以振兴农业,大力发展合作事业以繁荣农村手工业和家庭副业.通过上述一系列"三农"政策,晋察冀边区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日渐繁荣,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锦棠在歼灭阿古柏殖民侵略集团和收复新疆战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在这次战争中,他是战场上的全权总指挥、扮演了主演的角色;同时他参与制定战略方针,代左宗棠在新疆指挥全局,又扮演了导演的角色.但是,在历史上,他没得到相应的地位和评价.究其原因,既有左宗棠对他的"裁抑",又有社会、历史、经济等原因.应给予刘锦棠公正的评价和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0.
“引边荒艰巨为己任”,这是左宗棠一八七六年初给清廷所上奏折中自明心迹的一句话,也是他收复和保卫新疆这一爱国壮举的真实写照。本文试图论述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的民族政策,有望大家指教。一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新疆地区一八六四年的库车、伊  相似文献   

11.
左宗棠新疆开发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宗棠在指挥西征军收复新疆期间提出了战后新疆开发的方案 ,形成了他的新疆开发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以兴农实边为中心 ,以水利建设为基础 ,以社会稳定为保障 ,以兴学育才为根本 ,以经济手段为引导。左宗棠的新疆开发思想 ,比之前人更具有系统性、深刻性和实用性 ,其中某些主张对于今天的新疆开发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左宗棠收复新疆事关西北边疆大计,军情十分紧急。按照定制,清廷与左宗棠前线采用了以400、500、600里加急并廷寄的方式进行军情传递。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迟缓的通讯效率直接影响了清廷、左宗棠对战争的指挥方式,确定了前方将领在西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交通运输在整个收复新疆过程中的关键地位,也产生了各军自主灵活性较强,而总体协调性较弱等作战特点。  相似文献   

13.
"和平演变"政策又称"演变"政策,是冷战年代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外交政策.该政策思想随着加世纪5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完善,并先后在南斯拉夫和波兰有了初步的实践,最终以1958年NSC5811/1文件出台而宣告最终全面完成.其最初是针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而提出的,以后逐步扩展成为在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4.
刘锦棠与新疆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收复新疆前敌总指挥的刘锦棠,为了改善新疆人民战后生活条件,为西征军能够自存,对新疆的农业生产进行了恢复和发展。其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1)安置难民,招徕流亡;(2)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3)清文地亩,改革赋税制度。  相似文献   

15.
"乌什事变",是清政府收复新疆初期发生的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暴露了清政府经营与管理新疆事务的诸多问题,其后的善后措施更是奠定了清政府治理回疆的基本模式。但是,传统的新疆史料对此不仅记载较为简略,而且存在着诸多细节性的错误。乾隆朝满文寄信档等稀见史料中,存有这一段历史的线索,可资从中探讨"乌什事变"的起因、过程以及善后措施,回溯"乌什事变"之真相。  相似文献   

16.
透视"经济过热、农业过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三次经济过热现象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发展迄今还没有摆脱"政策农业"的窠臼,经济形势好了,就把农业抛在一边;当经济形势再度趋紧的时候,又不得不通过政策向农业倾斜予以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政策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视角下,以1985年到2016年新疆实际利用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和新疆地区GDP作为数据资源,通过实证分析,归纳新疆利用FDI的主要特点,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新疆如何在"一带一路"政策下更好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FDI与新疆GDP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在两者关系上,新疆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而不是FDI促进了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加速了外资的流入.  相似文献   

18.
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的形成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内容及其形成发展过程,并以中国素质教育政策和调查资料为依据,论证了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施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与市场属性.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我国已经形成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业政策导向.依据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经济规律,我国构建社会效益导向的政策模式,需要注重"意识形态资源"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行业规制和行政规制等政策措施.为了构建经济效益导向的政策模式,则需要培育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并提升文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完善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与新疆建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宗棠是新疆建省的奠基人。虽然这项改革是由刘锦棠和谭钟麟完成的 ,但是左宗棠最先定出处理新疆的基点 ,即收复和改设行省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以有效地抗击沙俄和英国 ,捍卫国家领土 ,并且做了大量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