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3月,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了8组考察队伍分别到江苏、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8个省份,针对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艾滋病预防工作与生殖健康工作相结合的内容进行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试点县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的情况,总结艾滋病预防与生殖健康工作相结合的经验,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在人口与计生系统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一、试点地区开展艾滋病预防的主要活动通过对不同试点地区的考察发现,各试点地区均积极地开展了艾滋病预防工作,其主要活动包括:1.整合资源,增强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2.
在开展艾滋病预防活动中,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五周期项目的模式为将艾滋病预防与日常的生殖健康工作相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开展宣传和倡导、安全套推广、以社区为基础的关爱等工作,一些有能力的地区开展艾滋病的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母婴传播阻断工作,有效地参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健全、深入基层和农村,密切联系育龄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预防艾滋病,河南省人民政府对省人口和计生部门提出了5项职责: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新型避孕技术研究、阻断艾滋病毒母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艾滋病、性病及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在全球基金第三轮中国艾滋病项目支持下,2006年2月项目组对河南省人口计生部门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体系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模式和经验进行考察和总结。考察期间课题组分别与…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上,澳大利亚是艾滋病社会预防的典范。研究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可以发现一个显著特点,既该模式是以社区为基础,通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研究部门和受影响社区之间的紧密合作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网络健全、深入基层和农村,密切联系育龄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预防艾滋病,河南省人民政府对省人口和计生部门提出了5项职责: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新型避孕技术研究、阻断艾滋病毒母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开展艾滋病、性病及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把艾滋病预防与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艾滋病预防和控制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2003年11月,我国政府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群防群控体系。因此,预防艾滋病工作不再被认为仅仅是卫生部门一家的职责,而是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群众组织共同的责任。在配合卫生部门参与预防艾滋病工作方面,河南省计生系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以“预防艾滋,关爱健康”为主题的“爱心四项行动”。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将艾滋病预防结合到计划生育服务中去,不仅实际可行,而且是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具体介绍河南省计划生育系…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成都市计生委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五条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计生委和各区(市) 县计生行政部门落实1名领导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日常事务由科技、宣教处(科)承办。 2.加强业务培训,推动工作开展。在全市计生系统内, 针对不同对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领导干部着力统  相似文献   

8.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开展多年,基本靠行政手段,强制措施。本文围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结合性病和艾滋病的预防、出生缺陷干预等来促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 加拿大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的建构和澳大利亚比较接近,即由政府提供资金,依靠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的力量开展艾滋病的社会预防活动。  相似文献   

10.
伍小兰  徐勤 《南方人口》2005,20(2):40-46
本文利用国家人口与计生委2003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评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发现:大多数人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关爱态度,但不同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相当一部分的人持有一种矛盾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据2005年最新评估显示,目前,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约7万人,因艾滋病死亡约2.5万人。尽管2005年评估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低于2003年的估计数,根据最新的评估结果,中国的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新发生的感染以注射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针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开展了大量的综合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2.
遏制艾滋病,预防是根本,“防艾”教育是关键。大学生作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之一,对其进行“防艾”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这种严重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在众多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同伴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不同人群艾滋病性病预防宣传,其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同伴教育在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知识以及转变态度、行为方面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中央的政治承诺,各部门的参与使艾滋病预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正在和必须实行以下转变:一、由承诺变成行动,即由政策制定转向政策落实;二、由示范变成推进,即由部分小规模项目试点变成大规模的面上推广;三、由卫生部门转向多部门协作,转向政府、非政府、国际社会、企业间的广泛合作和联盟。这是从根本上遏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国家人口计生委愿成为抗击艾滋病行动的重要力量。预防艾滋病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工作紧密相联,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人口》2006,23(1):7-10
近几年来,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中央的政治承诺,各部门的参与使艾滋病预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今天的艾滋病预防工作正在和必须实行以下转变:一、南承诺变成行动,即由政策制定转向政策落实;二、由示范变成推进,即由部分小规模项目试点变成大规模的面上推广;三、由卫生部门转向多部门协作,转向政府、非政府、国际社会、企业间的广泛合作和联盟。这是从根本上遏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国家人口计生委愿成为抗击艾滋病行动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微山县两城乡计生协于2006年11月30日开展了“防艾”宣传活动。这次活动设立多处咨询台,为群众提供生殖健康、预防性病艾滋病咨询服务,推广使用安全套;展出了宣传展牌,在群众中反对歧视、提倡关爱。免费发放避孕药具200多盒;聘请了医务工作者在全乡四所中学开展了“预防性病艾滋病”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艾滋病早期社会预防模式分析 在中国,艾滋病从一开始出现就和意识形态、道德等联系在一起。从世界上出现第一例艾滋病之后的许多年里,主流声音一直强调中国不会流行艾滋病,因为艾滋病是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象征。正是这种认识,影响了高层的决策。就在由于地下单采血浆造成艾滋病病毒在河南爆发性流行的1995年,高层在决策上依然坚持“要把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切实抓好”。认为“预防艾滋病与禁毒禁姐,净化社会空气,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幻想照搬‘红灯区’、搞色情服务振兴经济,既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更无益于防治艾滋病和性病”。  相似文献   

17.
P02项目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农村中学开展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专题教育,中国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1月上旬对河北、辽宁、山东、湖南、湖北等省的5个项目县进行了以“中国农村中学艾滋病预防知识和青春期知识”为主题的基线KAP调查。  相似文献   

18.
P02项目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农村中学开展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专题教育,中国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1月上旬对河北、辽宁、山东、湖南、湖北等省的5个项目县进行了以"中国农村中学艾滋病预防知识和青春期知识"为主题的基线KAP调查。  相似文献   

19.
香港艾滋病社会预防模式香港在制订和实施有关艾滋病的预防和关怀策略时,注意到必须防止歧视:必须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投入艾滋病应对行动;必须将艾滋病预防计划与各相关部门的现有计划相结合,以达致最大影响和可持续性:必须持续投入力量,而各项工作必须配合个人和社会不断改变的需求:必须保持整体社会的团结一致,包括本地、地区或是全球层面;必须加强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仅仅从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职责上看,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是合乎艾滋病防治需求的合理模式。但是,一旦从机构设置上看,却不难发现它依然是政府已有工作模式的重复,只是在职责分配上强调了多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由于这些部门原来都有各自的运作模式,因此艾滋病预防任务作为附加的工作,很难被纳入各部门的工作框架,从而导致流于政令形式的合作。正是由于该模式没有摆脱传统的政府行政工作框架,没有充分考虑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社会预防行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因此,其缺陷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