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周昭王在位年数,史书失载。《帝王世纪》:“昭王在位五十一年”是据刘歆《世经》所加大的鲁公年数而推的,与史实不合。新城新藏在《东洋天文学史研究》中据《晋书·束皙传》:“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的记载,与文王受命七年、武王六年、成王三十七年、康王二十六年,四王合计共七十六年的年数相比较,正差二十四年,于是定昭王在位年数为二十四年。这一加减法所依据的“百年”数字出处不明,且有解说上的伸缩性,故拼凑的这个“二十四年”,实难成立。只有晋太康二年汲郡魏襄王墓出土的《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九年,为秦火前的记录,  相似文献   

2.
武王克商年代,是中国古史研究中的难点,也是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史记·鲁世家》所载各位鲁公在位年数的研究,证实从鲁伯禽即位至真公十四年之年数为203年,真公十四年乃西周共和元年,亦即公元前841年,故伯禽即位当在公元前1043年。根据《召诰》、《洛浩》所载历日的考证,成王元年当在公元前1042年,而武王克商后只在位二年,故武王克商当在公元前1044年。  相似文献   

3.
武王克商年代,是中国古史研究中的难点,也是这次“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对《史记·鲁世家》所载各位鲁公在位年数的研究,证实从鲁伯禽即位至真公十四年之年数为203年,真公十四年乃西周共和元年,亦即公元前841年,故伯禽即位当在公元前1043年。根据《召诰》、《洛浩》所载历日的考证,成王元年当在公元前1042年,而武王克商后只在位二年,故武王克商当在公元前1044年。  相似文献   

4.
武王克商与周初年代的再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武王克商之年,至今还是西周历史上一个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史记》中《周本纪》及各国世家都只有共和元年以下各王年数,武王克商之年及西周共和以前诸王的在位年数都付之缺如。因此,这个关键问题就很难解决。自汉刘歆以来直到今天,关于武王克商的年代在国内外史学界有二十余种说法,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以刘歆的《世经》(见《汉书·律历志》)为主;一派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主。然而,由于根据薄弱,推  相似文献   

5.
殷代积年与各王在位年数一直是殷史研究中的难点。史籍中有关各王在位年数之记载互有异同,而积年总数也不相同,有251年、264年、271年、273年等不同说法。殷史年代学中的难点是在对文了、帝乙、帝辛在位年数的推断上。根据周文王在位年数和殷代甲骨卜辞、金文之研究,发现此三王在位年数之和的最低值为65年或66年;对史籍的研究,发现三王在位之和的最高值为 73年或 74年,帝乙、帝辛在位之和为 52年;据“黄组”周祭卜辞研究,确定帝辛在位 31年或32年(含武王伐纣之年)。据此,分别得出了文丁在位22年、帝乙在位20年、帝辛在位31年或32年,殷代积年为273年或274年(含武王代纣之年)。  相似文献   

6.
武王在位年数考──兼说文王受命及武王是否改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定武王在位的年数,是断定西周年代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恰是在此关键问题上,学者们的观点也最分歧。即据徐锡祺《新编中国三千五百年历日检索表》所附《西周各王在位年数对照资料》所列,就有2年说(刘启益、张汝舟)、三年说(丁山、陈梦家、叶慈、章鸿别、马承源、周法高、荣孟源及[日]新城新藏)、4年说(劳干)、5年说(黎东方)、6年说([日〕水野清一)、7年说(吴其昌、董作宾)及17年说(汤有恩)。另外,还有12年说(张闻玉)①、14年说(夏含夷)等。各家之观点,无疑都应该是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而得出的。所据信的文…  相似文献   

7.
“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国家级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其意义十分重大.既有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意义,又有追溯华夏文明源头的学术意义.它的启动,将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诸学科的综合研究带动起来,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西周年代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础,没有西周年代,就谈不到夏商.断代工程对西周年代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须提出准确的纪年.即武王克商的绝对年代,西周十三王(含共和行政)的在位年数与年代,都必须明确,不容含糊.  相似文献   

8.
《逸周书》与武王克商日程、年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武王克商的日程和年代 ,史籍所载甚少。而武王克商的年代问题 ,又是上古史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的研究成果 ,整理排比《逸周书》等文献中有关武王征商的日程和历法 ,得到武王克商的年代是公元前 10 92年。  相似文献   

9.
关于殷商一代的史料,春秋时期的孔子,已经有文献不足之感;《史记》著录而传世的文献,只有殷王世系的记载而缺乏诸王的在位年数。宋、明的学者,在所编制的殷商纪年的方案中,关于末代二王的在位年数,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武王克商之年问题,历来有二十余种说法。运用张 汝舟先生“取证于天(天象),于地(出土文物),于史(历史典籍)”的“三证合一”的方法, 对《尚书》等史籍中的有关记载的考订,推算出武王克商之年应为公元前1106年。由此也可 建立起一个《夏商周年表》。  相似文献   

11.
李学勤 《东岳论丛》2000,21(3):63-64
现存有关周武王死事迹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金膝》,篇文云:“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于是周公作坛,告于大王、王季、文王,欲以身代武王,占卜得吉,“王翌日乃廖”。接着篇文又说:“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云云。据此,武王在“既克商二年”曾经患病,周公祈告之后,次日即已痊可。至于武王丧于哪一年,篇文并无明确叙述。 《史记·封禅书》:“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宁而崩”,即本于《金滕》,而将武王之丧坐实在“有疾弗豫”的同一年。 “既克商二年”是哪一年呢?《尚书 诂》说:“此篇在克商二年,据《史记》…  相似文献   

12.
关于“武王克殷”年代的是与非吴薇薇,吴晋生“武王克殷”年代之争有27家①之多。这27家只有一家是正确的,那就是被史家否定的沈注《竹书纪年》所记载的公元前1050年。这27家中影响较大、值得讨论研究的是以下六家。一、公元前1050年说这是笔者最近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一、形势、任务和方法西周年代研究的要点,一是王世的年代,即从武王克商至厉王诸王在位起止的绝对年代(公元前几年至几年);二是铜器的年代,在当前说,就是铭有年、月、周、日的五十余器的绝对年代。这两种年代研究的现状,大体上还是在摸索中前进。西周王世的年代,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见到有六种完整的方案。内容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夏商周断代工程”举世瞩目,其最关键的一步是确定武王克商的年代,尽管至今已有四十多家不同说法,但只能取其一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从共和元年(前841年)上溯,以文献为基础、辅以铜器铭文、校比实际天象(日月食、历朔干支),相互取证,完成最后的结论。下面就西周年代结合铜器、天象、文献再谈一谈我的意见。一、小孟鼎乃昭王卅五年器小孟鼎实在是很重要的一件铜器,郭沫若氏释为廿五祀,断为康王器,几成定论。1986年初,笔者与东北师大陈连庆先生细审拓本,反复用放大镜琢磨,认定铭文当是“卅又五祀”。当时陈老先生喃喃自…  相似文献   

15.
刘泽华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第212页说:“秦昭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于公元前316年由司马错率兵攻占了巴、蜀。”此乃张冠李戴。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曰:‘蜀两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王“十四年,更为元年。……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击蜀,灭之。”《史记·秦本纪》也记载昭王事,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  相似文献   

16.
临潼县斜口公社芷阳沟有一座宣太后墓。秦昭襄王即位后,以母宣太后为后台老板,形成一个贵极富溢的“巨室”集团。 公元前三○六年,秦武王举鼎砸断腿送了命,宣太后及其弟魏冉等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逼死武王母惠文后,“昭王诸弟兄不善者皆灭之”,控制了秦国政权。宣太后“恃国母之尊”,实行“专制”。魏冉“独任国相”,泾阳君、高陵君、华阳君“三者更将”,“各立门户”。“自有秩以上至诸大  相似文献   

17.
商纣王及西周文王的年代是史学界争鸣不决的老问题。就武王克商的具体年月日,已出现近30家不同的结论,而克商年月日只能是一个。西周始年尚无头绪,帝辛及文王年代更何从谈起?所以谈帝辛年代,必以克商年月做基础,否则,所谈无根,无从取信于人。 张汝舟先生1964年撰《西周考年》,考定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这是对学术界一个很大的贡献。笔者近年清理西周一代铭有历日的铜器百多件,进一步证实克商之年在公元  相似文献   

18.
考古学上的先周期和西周初期这两个陶器群所代表的年代,在武王克商前后是交错 重叠的。徐良高说武王克商后丰镐地区商文化因素突增不符合实际。因此,把97SCMT1西周初 期地层叠压先周期灰坑的地层关系称为“商—周考古界标”是不科学的。碳十四测年方面的专 家,听信“商—周考古界标”的错误主张而获得的克商年代范围,可信度受到影响。夏商周断代 工程把由此获得的克商年代范围作为推定武王克商年的出发点,是很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至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所排西周王年历谱,近被新材料证明确实存在问题。重新审论,武王克殷确当在公元前1044年1月9日;西周十二王在位之年数,分别当为:14年、32年、12年、22年、39年、20年、15年、15年、9年、37年、14年(共和)、46年和11年。此结论于"月相"材料以文献训诂学解释为基础,不仅有旧金文为证,新材料亦可佐证之。  相似文献   

20.
十三年爯壶于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庄白一号窖藏,该窖藏内虽有共王时期的标准器——墙盘,但此壶的断代仍争议很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共王、懿王时期说;懿王、孝王时期说;孝王、夷王时期说。时间跨度过大。先前学者多只注重断代中纹饰、铭文书体及西周中、晚期各王在位年数等要素的一种或是几种,由于角度单一,所得结论不免有所偏颇。本文综合考虑该器的形制、纹饰、铭文书体和内容,并对西周中、晚期各王在位年数进行讨论,从多角度重新审视该壶的时代归属,认为此壶当为西周晚期偏早厉王时期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