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99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发放股票股利和实施公积金转增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发放股票股利和实施公积金转增后公司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发放股票股利和实施公积金转增后,公司存在长期异常超额收益且收益率为正,间接说明在弱式有效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公司管理层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和实施公积金转增这一行为向市场传递了公司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2.
内部人指上市公司的高管、董事或大股东。内部人交易自己的股票,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的真正价值和市场价格不一致的信号,尤其内部人购买本公司股票,其最直接的动因就是股票价格被低估了,因此普通投资者跟随内部人买入通常能获得超额收益。文中运用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确实存在跟随内部人买入会带来超额收益的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超额收益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2009年开始的一系列家电补贴政策退市后,家电行业股票价格大涨大跌,投资者迫切需要相关指标来指导其进行股票投资决策。采用文献研究和回归统计方法,选取深圳股市2004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10年的月度数据作为样本,对深圳市场股票收益率与市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终筛选出市盈率、市场超额收益率和账面市值比因子为回归模型的显著变量。从上市公司规模、成长性、股利等方面对原因予以分析,并从投资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现有的投资者情绪研究多数研究者只关注市场情绪层面,对投资者情绪的描述还不够详尽.文章通过对De Long et a1.(1990)的噪音交易者模型的修正,构建市场和行业投资者情绪两个层面的指标,进而研究两者对股票收益的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市场情绪对同期行业超额收益有普遍的正向影响,市场情绪条件期望波动率与超额收益负相关,行业情绪对个股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有独特的优势.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5.
检验Cochrane-Piazzesi模型在美国国债市场中对债券超额收益的预测能力,观察到Cochrane-Piazzesi变量(后文称为CP变量)的预测能力在金融危机后显著下降。为了充分反映出宏观经济和政府政策对债券收益的影响,选取了6个宏观变量,通过线性组合构建成全新的单一宏观变量,发现其具有比CP变量更强的预测能力,证实了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出色预测能力。此结论对中国债券市场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事件研究的方法,探析2001-2005年间控制权转移事件发生前后的市场反应及非正常报酬率的变化特征,据此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程度进行界定,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公告(首次公告)引起了市场的积极反应;市场对于公告存在过度反应,表现为公告日后股价的回调,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并未达到半强式有效;深市和沪市两个市场信息泄露和传递的时间不同;两个市场公告效应的数值都很小,公告前信息泄露明显,累积超额收益的70%以上都是内幕交易或模仿内幕交易的跟风操作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资产链的思想提出股票可交易价值的概念,并从股票可交易过程中归纳出价格因子、流动性因子和波动性因子是股票可交易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而建立考虑可交易价值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股票定价模型,选取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周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模型对中国沪深A股的短期收益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Fama - French三因子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度宝钢股份2012年50亿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发现,股票回购有显著为正的公告异常收益。以回购理论为基础,结合宝钢股份股票回购公告之前以及回购之后几年的财务业绩分析,进一步探讨公告异常收益的真正来源。研究表明,市场的积极反应并不是对宝钢股价被低估的认同,公司自由现金流减少和财务杠杆提升所导致的代理成本降低才是公告收益为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则成为实际研究中的重难点。考虑到以往使用单个指标作为投资者情绪代理变量容易导致代理有偏和信息不足等问题,抛弃单指标度量方法而选用多维度指标来,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第一只上证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并在该指数的基础上考察了投资情绪指数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借鉴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分组方法,对2005~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250家上市公司进行分组,并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分析,考察了等权重加权组合和资产权重加权组合的超额收益,以此来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总体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 Stata12、Excel 软件对2010-2012年熊市中的暴涨股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在熊市中持股量越大,越有利于暴涨股票获取超额收益;个股换手率越高,流通股数越少,预期市盈率越低,暴涨股票越易于获取超额收益率,对此国家必须加强对股市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0-2013年主动更改股票简称的478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者选择性关注的视角,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股票更名公告日前后股价的变化。研究发现:股票更名公告具有显著的价格效应,公告日前价格上升而公告日后价格下跌,并形成负向漂移;投资者选择性关注显著地影响更名股票的价格,是各类股票更名后价格效应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将产业同构性、合作成本、超额收益、机会收益、违约惩罚、超额收益分配比例引入成渝双方演化博弈模型中,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实施产业错位发展,降低产业同构性会增加超额收益,促进成渝向合作的方向演化;合作成本和机会收益越高,越不利于向合作方向演化;违约惩罚越大,越有利于成渝双方向合作的方向演化;此外,合理的超额收益分配比例能使成渝双方实现共赢。提出成渝应实施两地产业错位发展,建立合理的区域合作考核制度,加强监督和惩罚力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创投机构声誉、减持退出行为收益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有创投参投的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并未能明显优于无创投参投的上市公司,创投减持退出并未造成上市公司业绩显著下滑,创投机构减持行为与参投上市公司的业绩无显著关联;创投机构会发生聪明投资者的择时减持行为,借此获取超额减持收益;不同声誉创投机构退出行为的自我约束效力不同,高声誉创投机构减持退出行为更加理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在优质资产短缺的我国资本市场中,明星基金成为投资者关注和追捧的对象。然而,明星基金是否只是基金管理者诱发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出现晕轮效应的一种手段,其超额收益及业绩持续性问题值得研究。论文基于2006年10月至2016年9月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的数据,采用三因子模型和横截面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明星基金超额收益的存在性和持续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投资明星基金确实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市场因子所不能解释的短期超额收益;相较于市场行情下降,当市场行情上升时持有明星基金并不能显著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从超额收益的动态特征来看,明星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较弱,长期内甚至存在超额收益反转的现象;在市场单边上升期和下降期内超额收益存在3个月的持续期。因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明星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管理者应努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而管理当局则应加强监管,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中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A+H股为样本,以横截面收益离差绝对值作为收益分散度的代理指标,对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对比研究发现:在A股市场存在收益分散度的不对称性,即在上涨市场中股票收益的分散度低于下跌市场。按A股市值大小分组后发现:收益分散度的不对称现象在小市值股票中更加严重。A股市场中主力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在趋势交易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异质解释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盈余公告披露期间的股价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公告日前后股票的超额收益与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异质解释正相关,其原因是异质解释会使投资者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在市场存在卖空限制的条件下,股价会因为体现乐观性偏差而被高估,高估的幅度与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异质解释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好消息的异质解释引起的股价高估程度强于坏消息。  相似文献   

18.
综合收益观是国际收益报告的发展趋势。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凸显综合收益的理念。本文选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后的2007、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模型,检验综合收益是否比传统的净利润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环境下,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质量低于净利润,投资者对利润表的关注高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我国综合收益列报方式的改进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不同的股市行情中机构持股与房地产公司股票收益波动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建立面板数据的门限分位回归模型进行检验。证实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对于股票收益波动处于不同水平的房地产公司,机构持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当股市大盘出现极端情形,机构投资者加剧股市波动。大盘大跌,机构持股的促进作用随着股票收益波动的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强。在盘整市,机构持股比例没有对股票收益波动产生显著影响,但其变动抑制股票收益波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票收益、通货膨胀与货币部门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Kaul(1987)假设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由货币部门的平衡过程决定的,而且这种关系会随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因素的影响变化而变动。利用中国数据实证检验支持了Kaul的假说,中国货币政策在1995~2002年之间表现为逆经济周期特性,导致了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