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一场在全国和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是该文发表25周年纪念,本刊特别刊载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高级顾问、《理论动态》原主编,也是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亲历者之一--沈宝祥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黄枬森、陈志尚二同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涉及多方面基本理论的问题——重提真理阶级性问题》的文章(载《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以下简称《重提》)。本文也就真理阶级性问题,力求在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不成熟意见,并与黄、陈二同志商榷。一《重提》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基本概念,必须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这提得好,我们深表赞同。然而,《重提》对部分社会科学真理之有阶级性的论述,就没能做到始终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总体系保持一致。这是黄、陈二同志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仔细阅读了《东岳论丛》1992年第6期刊载的宋伯勤何志的《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的再认识》一文,感到该文体现了宋伯勤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的系统考察,但其理解却有不当之处。为了获得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的真谛,我撰写此文与宋伯勤商榷。一、真理标准问题不等于世界本原问题宋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这些革命理论家,提出实践的观点和实践标准,是  相似文献   

4.
柳文超同志在《客观真理没有阶级性》一文(载《社会科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中,具体阐述了社会科学真理(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为了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现对柳文的几个论点谈点不同意见。柳文说:“所谓具有阶级性,是指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以阶级意志为转移,被一定的阶级利益、愿望、要求所决定的东西。”这是在告诉我们,谁要说真理有阶级性,好象谁就是把真理说成以阶级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说真理有阶级性,真理就不是客观真理了。  相似文献   

5.
哲学,历来是探求真理的科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来,真理问题,也是它的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认识论的焦点。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阐明了关于真理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有没有客观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重大发展。这一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此,真理有阶级性。这种推论,是把真理观的阶级性看成了真理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科学真理观的对立统一。列宁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页)并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对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列宁选集》第1卷第441页)毛泽东同志也说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建设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既要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要切实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修正错误,发展真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真理学说上的贡献,作了很好的概括和很高的评价,为我们坚持、学习和探讨真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关于真理的阶级性问题,目前在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邢贲思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真理有阶级性吗?》一文,论述了真理没有阶级性,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我们觉得,真理的阶级性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用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回答,如说“真理有阶级性”或“真理没有阶级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7页) 在讨论真理的阶级性问题时,必须首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有阶级性,什么叫没有阶级性。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认识,那么,对真理是否有阶级性的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统一的看法。现在之所以对真理的阶级性问题有分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对什么叫真理有无阶级性这个问题理解不一致。因此,我们就从这个问题谈起。什么叫有阶级性呢?所谓真理有阶级性,就是指某种真理,是反映阶级关系的,是阶级  相似文献   

9.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对于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阶级社会毕竟是人类社会历史中极其壮观的一页;诞生于阶级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无疑是社会科学真理宝库中最辉煌的成果。而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关于把阶级性和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特点的这一论断到底对不对?真理究竟有没有阶级性?  相似文献   

10.
近5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即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吴启文、陈长畅两同志在《论在真理界限上可能隐藏着错误》一文(见《学术研究》第三期)中,比较系统地谈了他们对真理与错误关系问题的一些看法,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我们很有启发。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问题,是认识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把辩证法贯彻到底,反对形而上学片面性,对澄清林彪、“四人帮”造成的混乱,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及现行的大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均有权威性的阐释和论定。例如: 刘延勃等人主编的《哲学辞典》对“客观真理”的表述为:“指真理的客观性,是人的认识所正确反映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高清海主编的《文史哲百科辞典》关于“客观真理”的解释是:“表示真理性质的哲学概念,指其理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内容”。 于恩滋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讲》对“客观真理”的含义概括为:“一是指真理包含有不依赖人或人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1998,(4)
纪念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本刊编辑部20年前,当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转折时刻,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件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  相似文献   

14.
应该全面揭示真理发展的规律林源关于真理发展规律,这一问题似乎是清楚明白,用不着再讨论了,因为毛泽东作过明确的表述,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过:“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伦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  相似文献   

15.
何谓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9页)真理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实践论》)实践是认  相似文献   

16.
在真理有无阶级性的讨论中,认为任何真理都没有阶级性的同志,不同意这样一个推理:马克思主义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有的真理是有阶级性的。他们说这个推理缺少辩证法,甚至是“瞎胡闹的‘推论”,(《哲学研究》1978年第8期第34页)。下面,我想从形式逻辑的角度谈谈对这个推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本是马克思主义的起码常识。但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蓄意把这个问题搅得混乱不堪,至今余毒未消,以致还有人对今天强调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怀有疑虑。因此彻底批判林彪、“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所捣的鬼,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就显得更加必要了。究竟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标榜思想、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辩证唯物论同唯心论在认识论上斗争的一个焦点。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中就明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篇光辉著作,本文主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蕴含的实践观、认识的基础、检验真理的标准、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历史使命,以及对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批判的思想,揭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传统的说法,一个理论、一种认识正确与否,这在它产生和确立的当时,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解决的,真理之所以是真理,不在于它被发现的时候,而在于它被实践证实的时候。(见上海、福建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云南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教程》)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篇光辉著作,本文主要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蕴含的实践观、认识的基础、检验真理的标准、哲学的根本特征和历史使命,以及对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批判的思想,揭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