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传播学视域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流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两个部分。网络拟态环境作为拟态环境的时代性产物,是网络对各种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其信息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元化、形成主题的多变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等特征分解和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性”、“主流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网络拟态环境的议程设置,加强对网络拟态环境的“把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来重构其在网络拟态环境中的传播效度。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精妙在于互联,网络的问题也在于互联。随着高校校园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凸现出来,成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网络在给人们提供信息共享并让在校大学生充分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难免接触到一些消极和不健康的东西。尽管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往,但随之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疏远,而网络上各种不健康的信息也影响甚至改造着年轻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必须充…  相似文献   

3.
信息的快速流动,是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上实现的,这种存在于计算机及网络之中的“空间”就是网络空间,其所带来的文化现象就是网络文化。这种新的文化现象,对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网络文化对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特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是一个集通讯、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网络文化给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一是无限性,即网络空间作为一种人造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认清当前形势,发挥网络作用,丰富教育内容,拓展信息渠道,改进教育手段,增强工作效果,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一、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基本要求一是突出理论性和政治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要有其鲜明的理论性。要通过设置一些理论性和政治性强的栏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破西方网络的“信息霸权”。同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定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论修养和道德实践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教学手段单调乏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等问题,社会大环境重经济轻思想政治建设、负面网络信息等加大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转变“两课”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力度;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造融做人、就业、抗压为一体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信息革命,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理解信息的多维化和主动化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因此,怎样应对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正确的与错误的、进步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相互冲击。特别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只有同时代同生活保持紧密般的联系,全面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做人的工作”这一特点,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理论教育、情感教育与实践活动三结合”的工作思路。(一)理论灌输是思想教育的基石思想…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的研制成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次技术革命,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教育从观念、思想、手段、形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体育教师的劳动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后的体育教师将可以通过电脑等工具实施体育教育、教学,并且把过去传统的“教书育人”思想变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在育人”思想。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社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内容寓于“门户网站”多重服务功能之中的综合性网络社区。其发展经历了以高校自建校园门户网站为特征的初步探索阶段和以政府与联盟高校共建地域性门户网站为特征的合力共建阶段。新时期,唯有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形成整体合力,才能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创造信息、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模式,建构起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信息环境。传播环境变迁,话语场域切换,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体、言语语境、表达特色也随之而变。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其育人导向、话语属性、叙事主线不变也不能改变。“变”为“不变”提供挑战与机遇,“不变”为“变”提供基础与遵循。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在“变”与“不变”的内在张力中立主导、谋发展,需要在把握话语主体变化中增强育人实效、在适应复杂语境变化中坚守话语底色、在缕析表达特色变化中强化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柴义江 《理论界》2006,(5):121-122
提起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我们以为只有中国才有,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典型的“有实无名”,虽然无名,但效果却很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城镇青少年的上网问题已经上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针对21世纪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特点如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我们当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 ,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我认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应以“知”为径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 ,以“情”为纬伴随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以“势”联网复盖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领域 ,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一、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的“知”  “知”在这里指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深刻地变革着人们对思想意识形态的认知和态度,作为社会信息化最密集、受影响群体最大的高校首当其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合于一体的教育理念给高校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红色网站”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地提上日程。这个新型教育平台的实效性和时代性就具有了非常重的现实意义。就当前“红色网站”的建设和运营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术》2007,(1)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等的媒介理论,此理论曾迅速风靡欧美各国,极受褒扬,也曾受到激烈批评。而在经历褒扬和批评的起伏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麦氏及其理论似乎退居于较少引起注意的位置。时过境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人们对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关注再次出现高潮。本文将会谈到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理论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等,阐明这样一个思想:e时代将不仅仅是塑造我们的信息世界,“网络”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的组织结构,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可以将人的最大潜能得以释放,更全面的投入社会与自然中。网络时代人的发展将最后走向全面和自由。  相似文献   

1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网络社会场域中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这种网络社会场域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通过人们生产、传播信息和从事社会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虚拟实在社会场域,它是现实社会环境的延伸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虚拟实在性、开放性、多样性、复杂性和交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人假说”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是构成世界与人的基质。信息社会与网络时代所构建的“虚拟时空”,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对人性的传统认知,使得以往种种关于人的本性假说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前显得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人”是活动主体,是网络伦理所要调节规范的道德对象,同时也是网络精神的主要体现者。网络社会所赋予“信息人”的自由、平等与多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也是信息人作为网络伦理的主体所应享有的权利,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性需要。这种人性需要,为信息科技推进网络自由、共享、平等、多元提供了社会动力,也使得“信息人假说”有了现实的基础与依据。“信息人假说”通过人的生存状态的更本质层面即信息交互作用层面,重新透视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将为人们超越以往传统社会的人性假说,获得网络时代人的行为解释的特定视角,求得对信息时代网络伦理与全球伦理发展的重要突破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关注。但是,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或心理健康教育说教化的倾向。其原因主要是在认识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简称“两个教育”)的关系相混淆。为此,本文从“两个教育”相互促进、“两种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出发,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对“两个教育”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开始接触多种多样的信息,传统单向交流方式被网络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所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是整个校园网系统建设中的一个子系统,关于网络建设的理论成果也必然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对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中,要树立新的网络意识,加强网络管理和维护,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和报纸都是一种传播工具,也就是说传播信息。然而,什么是信息?人们的看法不尽相同。眼下,尽管各种媒体每天新闻的条数非常多,但是,人们看后、听后,总觉得空洞的东西太多、太泛。这就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媒体上所传播的信息能不能满足受众者知识和认识上的需要。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辞海》中说:“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而言预先不知道的报道。”《牛津词典》解释说:“信息就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传播学概论》中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都叫做信息。”因此,今天我们所说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