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有为 《领导文萃》2011,(10):29-31
“货币战争,恐怖活动,有些国家追求核武器,有些国家面临破产,还有难以计数的国家机密大量泄露。所有这些动乱的原因究竟何在?”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罗伯特·凯普兰(Robert Kaplan,也译为卡普兰)日前在《华盛顿邮报》上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他的结论则是因为“缺少了帝国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刘灿 《领导文萃》2011,(23):19-21
“该公开的”与“该保密的” 瑞典早在1766年就通过了《出版自由法》,:其中最主要的条款就是“公开所有非涉密的公共文件”。为了限制政府对信息的自由裁量权,1980年制定了《保密法》,用16章140条的规定,极为详细地列举了哪些信息属于国家机密,哪些信息可以公开,  相似文献   

3.
河之洲     
给“机密”一个定义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但是,由于“机密”本身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何从法律的层面对之进行界定,将决定着政务公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不会因此变味。许多地方的“两会”期间,在政府财政预算等提交大会审议的文件上,总是写有“秘密,会后回收”之类的语句。有些信息明明群众认为自己是应该知道的,但是政府却认为那是机密,根本就不能外泄。政府部门把规则揣在兜里,甚至于有人去问,什么是国家机密?答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国家机密。在这种情况下,监督权已经被解…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10-10
近期,力拓集团上海办事处的四名员工,涉嫌窃取中国的国家机密在上海被拘捕。目前此案正在审查中。7月9日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对此事进行了解读。在2009年的国际铁矿石国际公开价格谈判中,中钢协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随后查出是力拓员工窃取中国国家机密所至。专家认为除了窃取国家机密以外,  相似文献   

5.
酒香里的"国家机密""国家机密"可谓是远离大众的一个禁忌领域,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神秘得几乎不为人所知但偏偏有一种"国家机密",不仅可看,而且可闻、可品、可鉴,这就是被列为"国家机密"的名酒——贵州董酒  相似文献   

6.
“审计风暴”实质上就是要使除国家机密以外的所有公共权力运行都向社会、向人民会开,使人民对诸如“花钱”等公共权力运作的正确性、合脚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必须树立民主理对和依法理财的理念,彻底改变领导决定预算状况卞使人大一经通过预算就成为铁预算,这是治本之策。政府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花到什么地方,是否花得公平、合理、有效,都不应该逃过人大的眼睛,这是人大代表人民监督政府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于我国政府审计来说,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独立性,特别是提高地方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国资央企作为企业单位,是保密法规定的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主体之一,涉及国家机密相关的内容,必须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国资央企要强化保密意识,了解最近的保密形势,树立牢固的保密意识,才能做好保密工作。国资央企要深刻理解自身的保密责任,抓住保密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在日常工作中抓牢、抓实、抓细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8,(1):10-10
北京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单件原值10万元、批量原值20万元以上的资产必须通过拍卖的方式处置,包括建筑物、机动车和办公用品,但无偿调拨、捐赠的资产和涉及国家机密的资产可以不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9.
《水浒》中的职业军人落草为寇,各有不同的路径。后期的呼延灼、徐宁、关胜、孙立等人是在宋江的极力招揽下,半推半就。前期几位武官中,杨志落草的原因和家破人亡的林冲、抱打不平的鲁智深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划清与贼寇的界线,甭说泄漏国家机密的宋江没法和他相比,就是鲁达、武松这些公人,对国家的忠贞都不如他。  相似文献   

10.
(六)机要工作和保密工作被纳入严格的法制管理。机要工作和保密工作在革命战争时期是秘书部门极为重要的任务,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机要工作和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并未削弱。1950年2月,刚建立近五个月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出了《关于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保守国家机密的指示》。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3,(8):16-16
2月20日,环保部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了要求公开土壤污染数据的申请。人民日报微博评论:国家秘密,像是拒绝公开的"四字箴言"。是涉及秘密不便公开还是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网络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因而有人称之为网络世界,甚至有人进行过网上生存试验。确实,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但是,只要你一进入互联网,就都会面临黑客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小到个人隐私,大至商业秘密、国家机密,都随时可能被黑客发现、窃密并公布,尤其是各级党政部门,随着近年来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泄密或被窃密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这就不得不提醒人们——  相似文献   

13.
从档案的性质和内容来分,个人档案只是档案众多分类中的一种。档案还分为诉讼档案、军事档案、经济档案、外交档案等等。这些档案记载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法律法规,甚至涵盖了一些国家机密。倘若不能妥善保管,其恶果可想而知。故而,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建设及其迫切。  相似文献   

14.
吹风     
令狐安:2008年审计署将会对审计结果全部公开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令狐安透露,不出意外,审计署将会在今年首次公布“外资审计公告”。国家审计署今年的外资审计工作除了要对国外资、援款项目进行公证审计外,还将首次对国外援助资金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令狐安表示,国家审计署已经计划在2008年实现审计结果全部公开。届时除了军事等国家机密机关,凡是走中央财政的单位在接受了审计署审计后,审计结果将完全公开。关于《审计法》的修改工作将在年内开始,《审计法》中有关对审计公告公开制度的条款可能要进行相应修改。(《经济要参》2005年第24期)刘…  相似文献   

15.
举措     
北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必须拍卖北京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单件原值10万元、批量原值20万元以上的资产必须通过拍卖的方式处置,包括建筑物、机动车和办公用品,但无偿调拨、捐赠的资产和涉及国家机密的资产可以不进行交易。(《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大地热气腾腾,各项建设蒸蒸日上。但在形形色色的“经商热”、“公司热”、“房地产热”、“城市化热”等等热浪中,许多地方的“造城运动”热度居高不下:大城市、大规划、大投资、大广场、大立交、大绿地……;小城镇,大圈地、大招商、大建房、大搬迁、大示范……,“形象工程”、“标杆政绩”,你追我赶,不一而足。其中,不乏“空城”之计,“空壳”之戏,从而导致民生凋敞,民怨丛生。此种“过度扩张”之策,似庆“稍息”;此种“过度跃进”之热,似应降温。  相似文献   

17.
刘文涛 《经营管理者》2012,(4X):309-309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信息网络涉及到国家的政府、军事、文教等诸多领域,存储、传输和处理的许多信息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通常利用计算机犯罪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也大  相似文献   

18.
笔者平时喜欢读报,经常发现一些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错误。现将其集录勘误如下,以求教于各位读者。 使用概数有讲究 新闻报道中,经常要使用概数。表述概数的词,通常有“几”、“多”、“余”、“来”、“近”、“约(大约)”、“达”、“左右”、“上下”、“以上(以下)”等:概数的使用,要符合习惯,否则就会造成语意混乱。  相似文献   

19.
祁彪 《决策探索》2004,(4):19-19
为官,理该求政绩,但不能捞政绩一以“不图虚名”为幌子,遇矛盾跑,遇困难绕,“坐镇”几年,地区面貌如故,群众生活依旧.这样的“懒官”、“庸官”,老百姓自然嗤之以鼻。相反,以“振兴经济”为招牌,不顾实际“拍脑袋”,不问民生“拍胸脯”,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祸害一方,遗患无穷,这样的“昏官”、“乱官”,老百姓更深恶痛绝。出实绩而不留劣迹,就是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现实存在这么个问题: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缺失留下的“后遗症”。作为“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古人讲“饱暖思淫欲”。近年来,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软”:遇见美色就有“贼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