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使用1980-2011年115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以及cloglog模型,检验了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净资本流入的激增在随后一年里将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1.5-4倍,对货币危机则无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资本波动对危机有不同的影响。FDI和证券投资组合的波动对危机没有显著影响,而债务性资本流入波动将会大幅提高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另外,固定汇率体系受到国际资本波动的影响最小,中间汇率体系受到的影响最大,容易发生"孪生危机"。结果也显示,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自由化对危机发生概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意味着,保持汇率稳定以及控制资本流入的结构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资本账户开放包括名义资本账户开放和实际资本账户开放两种类型。自从2008年这一轮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各国政府纷纷对本国的资本市场和资本账户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收紧政策。以G20国家作为样本,用面板数据混合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这些国家1996-2009年之间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实证角度论证并检验了名义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度和本国经济增长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资本账户开放对各国的经济增长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货币条件变化使信贷规模发生相应收缩或扩张是金融失衡和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采用面板平滑过渡回归(PSTR)方法,以广义货币供应量为过渡变量,以采购经理人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作为控制变量,构建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产生的影响模型.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上市相关数据,揭示了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等变量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随货币供给价值门槛水平变化在高、低制度之间平稳并逐步过渡.在低制度下货币供应量会增加银行风险,而在高制度下则不会产生此类风险.同样,采购经理人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对称的.这些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股市中确定的下行风险在银行体系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70年至2008年覆盖149个国家的跨国数据,整理和比较全球共288个资本账户开放事件,以此为基础讨论汇率自由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的改革次序问题。跨国计量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若是一国在没有完成汇率自由化的情形下开放资本账户,那么资本账户开放时的汇率低估会在短期内吸引更多国外资本流入,带来暂时性的经济繁荣;但同时,这段时期内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会显著上升,呈现出短期经济过热。从长期来看,资本账户开放初期的汇率低估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建议资本账户开放进程需要谨慎,最佳选择是在实现汇率自由化之后进行。  相似文献   

5.
门槛效应、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的初始经济条件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收益具有重要的影响。采取"门槛回归"的方法对初始经济条件对资本账户自由化收益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过程中,初始的国民收入水平、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间都存在着"门槛效应"。这些"门槛"前后,资本账户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较大不同。分析当前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条件,可以发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跨境资本流动性加大,法律和制度建设水平薄弱,国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尚未充分展开的情况下,对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应当审慎进行。  相似文献   

6.
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使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外部溢出效应,其政策退出和政策正常化会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和进出口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产生影响,文章尝试评估了美国QE政策退出对我国经常账户的影响.基于符号限制的贝叶斯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QE政策退出会导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并且影响持续时间相当长,表明我国同样面临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相同的危机前兆.因此,政府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本国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管制,构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池子”机制,严格控制外债规模以及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  相似文献   

7.
现代金融危机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金融市场的一些经济体发生的金融动荡呈现了一种现代新型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即货币和银行危机相伴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尽管各国或地区的经济环境千差万别,但任何一个经历了现代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都存在不完善的银行体系。这些国家都面临着银行业重构的问题。中国尚未发生显性的银行危机,但是银行业的脆弱性也同样存在,面对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国强化银行业的竞争力比金融自由化本身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战略具有合理性,通过对其内在逻辑和不同选择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其中的规律.由于缺少储蓄和资本,转型国家只能选择相对激进的金融自由化,甚至因此忽略财政赤字不断累积的风险,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在这方面具有共同特征.而在金融模式的具体选择上,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的逻辑在于金融自由化的约束条件决定了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于 ,在国内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放开资本市场。而中国免遭这场危机直接冲击的关键因素 ,是中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完全放开。中国加入WTO后 ,若不顾及国内条件过早地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势必给国际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 ,有可能造成重大金融风险。因此 ,应谨慎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传染的货币市场渠道、资本市场渠道、外汇市场渠道的理论分析,采用VAR系统方法对危机的传染效应和传染强度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通过三个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的传染效应。其中来自货币市场渠道的直接传染效应显著,来自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渠道的交叉传染效应显著,并且传染效应的持续时间较长。危机通过外汇市场渠道和货币市场渠道对我国货币市场传染效应的贡献度最大。最后提出了应对本次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资本账户自由化是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概念.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不必然意味着资本账户自由化,即使金融服务贸易的完全自由化也不要求资本账户的完全开放.以资本自由流动的原则规定为基础,<服务贸易总协定>在收支平衡方面规定了灵活的保护机制.因此,WTO体制下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不必然影响一国维护本国资本流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货币危机外部原因是国际机构投机者的狙击。内部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失误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所致,其表现是,汇率安排的制度性缺陷;经济结构调整滞后;资本帐户自由化速度过快;资本大量投入房地产业形成泡沫经济所带来银行业呆帐坏帐增加;央行缺乏对金融体系的有效监管。东南亚货币危机给中国的启示是,金融自由化要循序渐进;要控制吸引外资的数量,提高外资质量;要适时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加强金融监管,控制金融风险;加速发展国内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3.
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绩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专业化经济水平下降从而损害银行绩效。基于亚洲七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发现在市场竞争导致的银行集中,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与银行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以提高银行绩效必须努力寻求市场化竞争所导致的银行集中。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关于传闻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传闻情景下个人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传闻的重要程度、发送方的交易行为、传闻交流与核实以及相应股价变动显著影响投资者交易的概率,但对选择卖出与买入概率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传闻可信程度只明显影响买入的概率,而受访者关于传闻的态度仅明显影响卖出的概率。这些结论有助于理解个人投资者交易决策过程,改善传闻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来自中东欧11国和独联体7国1995-200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入这些转型国家的FDI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期FDI流入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但不明显;滞后两到三期的FDI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FDI对转型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东道国稳定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与东道国的私有化程度关系甚微。同时,FDI的驼峰效应②和累积效应③在转型国家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最后,对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检验表明,在中东欧国家FDI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相对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2010年-2020年我国6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究净稳定资金比率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净稳定资金比率的提高能显著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该结果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与股份制商行和地方城商行相比,净稳定资金比率对大型商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能力最强。第二,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净稳定资金比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资产期限结构和负债期限结构的中介效应。第三,动态面板门槛检验表明,当资本充足率为门槛变量时,净稳定资金比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当信贷投放为门槛变量时,净稳定资金比率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影响。据此,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净稳定资金比率的监管,使其更好地发挥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0~2011年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板数据,考察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动态收敛问题。根据少数民族自治州数据的特点,分别进行单向误差构成面板模型与双向误差构成模型估计,并经过检验后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自治州在2000年以来经济趋于收敛,物质资本投入效应显著,但人力资本投入却并未显示显著效应。最后,通过面板随机系数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大体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16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多层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风险溢出的影响。首先,利用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各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其次,基于银行股票收益率间三种相关性,构建了银行多层网络模型;然后,选取多层网络结构中心性指标,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多层网络结构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银行多层网络中,度中心性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介中心性则对系统性风险溢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日益深入,厘清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TVP-SV-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将前沿的经济在险增长研究框架引入资本账户双向开放的经济效益研究中,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深入探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长期经济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1)随着资本账户流入与流出的非同步开放,流入开放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而资本账户流出开放成为打通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机制的关键点;(2)双向资本账户开放会导致金融稳定性下降,但金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没有特定的模式;(3)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对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具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但会通过降低金融稳定性间接地加剧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且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1-2005年5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改革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改革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改革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及其效应,发现不同金融改革政策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放松利率管制对居民收入增长有负向影响,放开资本账户管制,加强银行业审慎监管对居民收入增长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