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绿色产业。西藏面临着旅游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发现西藏现存的一些制度安排,如正式约束中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对非正式约束的作用重视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制度实施机制等,会给旅游业开发和管理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旅游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规章等正式约束,重视和发挥非正式约束的作用,强化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实施机制,这样才能实现西藏旅游业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生计资源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社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贵州黎平黄岗侗族社区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呈现出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耦合。其生计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举措及文化策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真正的生态保护在于,选用最适用的文化对特定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7.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关于西部大开发一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藏族传统文化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论述 ,并对当前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张天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2):179-180
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日益突出。因此,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保护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是为解决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环境保护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381名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内蒙古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内蒙古文化的传承增加了难度.文章以内蒙古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评估了文化具有的价值,分析当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内蒙古鄂托克旗生态移民的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是历史悠久的畜牧业大旗。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草场退化、沙化现象严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为了缓解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从2002年起鄂托克旗逐步计划和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一年多来,生态移民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移民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对鄂托克旗的生态移民、移民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作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农业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正确认识农业资源开发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提高农业综合开发保护层次,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服务现代农业;要提高农民素质,倡导农村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西部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4%。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民族地区达6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4。3%。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资源。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新形势下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安全,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进步的标志。但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民族地区既是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系统相当脆弱的地区。近年来,民族地区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对资源的无序、过度等不合理开发,已使那里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和突出。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学界对原生态文化给出了多种定义。在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实践活动中,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形式都坚持了文化及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人居空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西北少数民族聚落生态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各少数民族在聚落选址、建筑材料利用、庭院布置、屋舍装饰等方面,注重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强调人群聚落与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植被状况的契合,积累了一整套善于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经验,形成了因循自然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聚落生态文化,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机制。这些传统的聚落生态文化,对西北地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草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之一。我国政府为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分别于2011—2016年、2016—2020年在全国主要草原省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等)向维护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牧民予以生态补助奖励金。新形势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如何在现有实施成效基础上达到保护草原生态与维护牧民生产生活相平衡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以达茂旗草原为例,总结前两轮政策的实施成效,深度挖掘前两轮政策实施背后政府层面和牧民层面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第三轮政策的实施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经济水平的发展在不断提升,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和物都不断的在被商业化渗透。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更是将商业化视为重中之重。就在商业化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烈的情况下,出现了因过度商业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要想让商业化在未来的设计之路越走越稳,我们需要将现阶段的商业化与生态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现地环境及生计活动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初步阐明当地农田及草地利用相互促进的土地利用机制,进而阐明该机制之产生与政府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还探讨了该地牧民土地所有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