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是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社会因素,网络与认知观念是社会资本的两种主要形式.当前,社会资本经济学正在形成之中.本文对社会资本概念、社会资本经济学的行为假设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许振明 《社科纵横》2007,22(12):10-13
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所以,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同时,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但是,社会关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并被固定化、制度化,就会规范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略论社区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巨盛 《社会工作》2011,(20):43-45
社区社会管理事关居民切身利益,更关乎更大地域性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和繁荣,其意义绝不可小觑。社区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否能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是否能善于组织和发动社区居民,重点在于推动居民的民主参与、民主自治,充分发挥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力量,真正从改善民生角度,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手段、管理内容和管理队伍方面不断加强创新,惟其如此,方能真正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洪君 《学术交流》2001,21(3):11-14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有何异同?二者又是如何转换的?转换的"中介"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把两类规律统一起来,又指出了其根本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表明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最关键的是"两类规律"可以相互转换,其"中介"是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法、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是社会调节机制内的一些基本形式。它们具有各自特定的起源与发展、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法的社会调节直接以社会客体为内容,要求社会主体尽可能精确地把握社会客体及其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客体必然性对于社会主体活动的刚性限定。政治的社会调节具有权威性,以制度的形式安排一定社会中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以政策、规章等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的社会调节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是从社会主体需要的角度判断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而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主体对客体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和利益所产生的体验。艺术的社会调节通过主体对人类创造的客体即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来实现,在非强制的、自由的状态下,使人际关系得以优化,构建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和谐。宗教的社会调节带有神秘、虚幻的色彩,但曲折地反映了人类不甘心长期受制于外部必然性的挣扎和对自身生命力量充满希望和理想的内在信念。  相似文献   

6.
路遥同志的中篇小说《人生》塑造了一个当代农村青年高加林的形象。乍看起来,小说叙述的是高加林抛弃农村对象刘巧珍,又爱上县城干部子女黄亚萍的故事。但细细品味起来,作品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如果从社会的角变来剖析一下高加林的形象,我们可以嗅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在他身上交织着时代变革所引起的追求和矛盾。同那些站在时代的前头的先进典型不同的是,高加林属于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上的一类  相似文献   

7.
略论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一生的思想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过渡到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从哲学过渡到社会理论的时期。1929年,马尔库塞在德国弗赖堡重新开始学术生涯的时侯,是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接受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几年后,他则逐渐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到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均简称《手稿》)公开问世,他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这时,他与海德格尔的关系也已分裂,但并没有完全抛弃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而是企图超越他的非历史的存在本体论的界限,把关于人的存在的“实在的意义”引入“人生在世的分析。”因此,他又致力于把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力  相似文献   

8.
1 有人曾企求我国的治安状况能恢复到五、六十年代那种几乎“夜不闭门,路不拾遗”的水平。但是为这一目标而作出的五、六年的努力的结局,正冲击着这个向后看的保守的观点。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三年“严打”抑制和整治了“文革”以来出现的治安无序状态,明火执仗的流氓强奸、聚众斗殴和其他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有所减少;另一方面与进一步开放搞活联在一起的新的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社会控制○艾军技术与社会控制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技术是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等等在内的操作体系,具有人们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所谓社会控制是社会对个人或集团的行为所作的约束,人们通常把风俗习惯、道德、纪律、法律、宗教、艺术以...  相似文献   

10.
田启波 《探求》2004,2(1):26-30
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移民现象,随着城市化过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移民的道德价值观念必然发生嬗变,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全面剖析了移民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演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宋朝磨勘制度是中国古代考课制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宋朝官职制度新的统一体系中,配合默契,运用灵活,在巩固宋朝的中央集权,笼络官僚士大夫,完善官职制度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特点。因此,从宋朝政治的历史背景上去把握宋朝磨勘制度的特点,以及形成诸特点的社会历史原因,对于深入研究宋朝的官职制度是极有必要的。本文在研究宋代磨勘制度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就宋朝磨勘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原因,加以初步的论述。宋朝磨勘制度作为宋朝考课制度的一个补充,是宋朝官职制度中官、职、差遣分离现象的一项必然产物,专门用于宋朝官员在叙迁本官或寄禄官阶时的审查和考核。唐朝的考课制度是在唐朝官制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考课制度中发展最完备的。唐代自武德、贞观中正式制订考课法之后,除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韦伯以合理性概念为中心发展了自己的社会理论,并运用了法律技术、管理技术等社会技术对近代社会进行合理性的分析,从而揭示了其社会技术思想在合理性概念中的意蕴,诠释了社会技术的合理性地位。另外,新教伦理作为社会技术存在者——道德技术,为社会技术合理性提供了道德支撑,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社会技术哲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罗斯法典》既是古罗斯的一部法律文献,又是它的一座历史丰碑。俄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瓦·奥·克柳切夫斯基曾把《罗斯法典》比作“一面好的但是碎了的镜子呗。无论它“破碎”与否,都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当然,这种反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也可能不够完整,不够全面,但如果能加以深入分析,是不难窥出当时社会的基本梗概。为此研究《罗斯法典》产生的社会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关于《罗斯法典》的版本,是研究《罗斯法典》首先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典财产生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版本问题也很复杂。《罗斯法典》最初并不…  相似文献   

14.
网络生存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越地域或时间限制的网络从正负两方面影响着人类世界 ,最终会引发全社会生存形态的深刻革命。这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的到来。人类只有掌握稳定的网络空间 ,谋求有序的社会控制 ,才能主宰自己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认为,作为社会学工作者,我们应当而且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因为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各按其不同社会经济基础的要求,都具有一套社会行为准则。如果该社会全体或者绝大多数成员都能按照这套社会行为准则办事,这个社会就能做到安定团结;也可以说,这个社会有它自己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6.
妇女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既受社会能否提供就业机会、就业选择自由和就业环境的制约,又受妇女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的影响。为此,本文试图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探讨社会流动与妇女就业的关系,为在当前新形势下,改善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一点新的思路。一、社会流动对妇女就业的积极意义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变更自己的居住地点、职业、社会地位等等。它通常包括两种流动:一是水平的社会流动,即指人们在社会地位不变的情况下变更了自己的居住地点或职业;二是垂直的社会流动。这是指在社会存在等级差别的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从较低的社会等级上升到较高的社会等级,或从较高的社会等级下降到较低的社会等级,可称之为向上的社会流动或向下的社会流动;即使社会上不存在等级差别,职务的高低之分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从较低职务改换为较高职务或从较高职务改换为较低职务,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垂直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控制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的正常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今天,如何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良好社会秩序,保证改革、开放、搞活形势的发展,需要运用社会学关于社会控制的理论去研究。本文就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社会控制的一些问题试作探讨。一、农村社会控制需要村委会  相似文献   

18.
陈劲松 《浙江学刊》2001,(3):112-114
每一个社会都具有对其内在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变迁的控制样式.儒学社会中,这种样式即表现为伦理控制.  相似文献   

19.
略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学术交流》2002,17(3):9-11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 ,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预见的目标———人的现代化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它的内在界限。为了克服这个界限,早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运动开启了对“外界”的内在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又以构建“消费社会”来实现对“主体”的内在化,进而把整个经济过程都纳入资本内部。20世纪晚期以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资本的内在化运动达到极致,资本主义进入“控制社会”阶段。在控制社会中,大数据技术不仅掌控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并且以精神政治调节主体对资本的依从性,由此造成更严峻的生存异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吸纳既再生产了自身关系,也孕育了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