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民族经济研究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纯 《民族研究》2001,(3):79-84
本文通过对西方民族经济研究的历史传统介绍及其研究内涵的总结 ,指出民族性对民族经济发展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强调对西方民族经济的研究应注重历史与发展的二重性 ,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重视民族经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族群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概念在西方的变化作了一个简要追溯.通过追溯和考察,得出的认识是(1)族群这个概念的兴起是与民族的普遍疆域制度化,种族、部落等"东方学"概念的衰退相连带的.(2)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诉求和政治承认上.(3)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拥有区域自治权利,因而不应该轻易把他们改称为族群.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认为,族群是偏重于文化特征的概念,民族是偏重于政治的概念。广西历史上就已经形成了12个各自具有共同历史来源、文化上各具特点并内部认同的族群,经过民族识别,这些族群被确定为民族,使他们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但是,这种民族认同是建立在族群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与它们的学科分散性特点相对应 ,其理论来源是多元的 ,其中又与早期民族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以及以涂尔干和韦伯为代表的经典社会理论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文章分别就此做了分析 ,然后指出 ,这些早期理论根植于 18世纪至 2 0世纪初期波澜壮阔的民族运动和复杂的民族问题实践 ,已涉及到当代民族理论探讨的大部分内容 ,对当代民族理论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民族成分日臻多元,族际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问题、移民问题、民族和种族歧视再次凸显,造成社会矛盾频发,也让各国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政策。本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做了粗浅的梳理,总结了包括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内的几种主要民族政策,并分析了其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研究,也有利于为我国民族政策提供更好的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7.
西方国家民族成分日臻多元,族际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民族主义问题、移民问题、民族和种族歧视再次凸显,造成社会矛盾频发,也让各国开始反思自己的民族政策。本文对西方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做了粗浅的梳理,总结了包括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内的几种主要民族政策,并分析了其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对西方国家民族政策的研究,也有利于为我国民族政策提供更好的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8.
论族群与民族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族群概念的引入和使用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族群概念的界定是多义的 ,有的强调族群的内涵 ,有的强调族群的边界 ,有的是两者兼而有之 ,但简明准确的界定可以概括为“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 ,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族群与民族的区别是 :(1)从性质上看 ,族群强调的是文化性 ,而民族强调的是政治性 ;(2 )从社会效果上看 ,族群显现的是学术性 ,而民族显现的是法律性 ;(3)从使用范围上看 ,族群概念的使用十分宽泛 ,而民族概念的使用则比较狭小。族群与民族的联系是 :族群可能是一个民族 ,也可能不是一个民族 ;而民族不仅可以称为族群 ,还可以包括若干不同的族群  相似文献   

9.
Ethnic group(族群)、Nation(民族)与中国的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族群与民族概念的争论入手,揭示族群概念的引入是关于中国民族研究的深入。指出以族群替代民族是不能有效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的。由于中文"民族"一词已为民众所熟悉并在实际中不致引起误解,族群与民族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运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民族是人类脱离血缘关系的氏族和部落组织后必然的客观存在.民族共同体的存在是多样性的.民族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共同体,在记忆基础上的自我认同意识是其存在的基础.作为人类个体,民族和公民身份是每个人必然具备的社会符号.民族共同体称呼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其属性,用"族群"代替中国的"民族"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族群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族群与民族、族群意识与民族意识已经成为民族研究的主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着再次对“民族”与“族群”概念、民族意识与族群意识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接着对美国和我国所采取的族群政策的变化进行了一番仔细比较分析;对解决族群矛盾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只有淡化“族群意识”,加强各族群之间的文化认同,遵循族群发展的自主性和客观规律才能较好地解决我国的族群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比较系统的民族主义理论学派,即"原生主义","现代主义"、"族群-象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全面梳理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的脉理,把握各个学派的理论内涵,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西南地区彝族(Sani)的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装饰被使用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以探讨"民族"是如何被装点在民族旅游活动当中的.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认同是一个结构性的概念,表现为个人的归属感以及群体文化结构和集体记忆的延续。在族裔同质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融合,在宪法上体现为人民主权条款。在族裔异质国家,民族认同区分为主权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两个层次,前者在宪法上体现为人民主权与主权民族自决权的统一,成为国家合法性的基础;后者在宪法上表现为对少数民族主体性的尊重和特殊性的保护。在我国,主权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并行存在,并且主权民族认同度高于国家认同,因此有必要在《宪法》中采用"中华民族"的表述。  相似文献   

15.
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认为,当前"族群"和族群理论的应用在一定范围内泛滥,有取代"民族"概念的趋势,应该引起注意.两个概念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互相取代."族群"概念应是"民族"概念的补充,是对"民族"的细化研究.准确地把握它们的含义和关系,有利于正确地指导民族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观点进行了整理归纳.近年来,我国民族问题研究不断深入、成效显著,学界就很多热点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研讨,但也还存在着观点上的分歧与争议.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就是关于"民族"与"族群"的概念之争.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问难"族群">一文,其中多处针对笔者的几篇文章提出了评议和"指正",应该算是对笔者几篇文章的一个回应,这是令人高兴的.然而,仔细读后,又颇为失望,"问难"一文所质疑的着眼点并未涉及笔者文章的实质内容,除了一些"大而化之"的评论外,但凡触及具体问题不是对笔者原文的"误读"(或"未读")就是"误批".惟一令人感到需要回应的问题,是"问难"作者针对笔者文章中质疑"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而提出的新论断.为此,笔者决定就"问难"一文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18.
汉语"民族"概念虽然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并带来使用和交流的诸多不便,但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宽泛,所显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欧美各国语言的相关术语不能比拟的。它能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综合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民族共同体的共性,揭示民族过程的规律与趋向,适应不同学科民族研究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族群"概念的泛化使用会给我国民族研究带来困惑,不赞同用"族群"来取代"民族"。  相似文献   

19.
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郝瑞 《民族研究》2002,(6):36-40
李绍明教授曾在《民族研究》 2 0 0 2年第 2期上发表《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一文 ,对于笔者历年来在一些论文中所表达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并援引了笔者和他都做过研究的彝族来作为例子。本文对李绍明文章做了回应 ,认为他的有些论点是可以接受的 ,有些则涉及对族体理论的不同观点 ,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畲族在历史上有"畲民""瑶人""峒人""山哈""輋人"等不同称呼.建国初,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国家决定实施民族识别政策,经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后,1956年,畲族被确定为一个单一民族.从此,畲民获得了一个确定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