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是国家保障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一种重要政策措施,也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无论是在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还是在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宁等方面,民族乡政府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民族乡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应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本文在分析民族乡政府行政环境和管理职能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乡的实际以及当前国内外政府管理改革的趋势,对民族乡政府管理职能的改革和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民族乡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会成为我们民族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部分,尤其是我国广大中部地区的民族乡。本文在分析中部地区民族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利、弊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浅显的思考,以期能对我国中部地区民族乡甚至东、西部地区民族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具有治理环境复杂性、治理内涵广泛性、治理主体政治特殊性和治理客体非均等化等特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治理环境、治理主体和治理内容等方面,已形成诸多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经验。但是,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基础、治理内涵、治理主体能力、治理模式等约束性条件有待改进。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可从理念现代化、组织和机制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方法现代化去构筑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战略体系并实施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县政府面临中国县级行政机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普遍性问题和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殊性问题的双重压力,其治理具有基础性、民族性、地域性、自治性等特点.民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当代中国民族理论以及现代治理理论为基础,着力解决自治县安全稳定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民族文化发展繁荣问题、县政府职能转变与体制改革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通过完善和创新自治县各项制度机制、协调自治县多元治理主体关系、优化自治县治理方式、繁荣民族文化等路径,着重实现自治县政府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能力、治理主体培育能力、治理方式法治化能力、民族文化发展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民族乡既是特有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又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乡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重庆武隆县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亦然.因此,民族乡必须认清自身的发展优势与不足,整合现有优势资源,挖掘后发优势,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根据当前实际,围绕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在政府主导、招商引资、区域协作、特色产业培育及人才引进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善,这是实现民族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政治形式. 1993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民族乡在经济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目前,我国拥有1200多个民族乡,大多数分布在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比较落后.民族乡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民族乡所辖范围内的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关系着我围民族团结进步的大局,是我国民族工作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立 《民族论坛》2014,(8):9-10
正《民族论坛》: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民族乡举办逢十庆典活动,您觉得对我们的民族乡和民族地区意义何在?李林:民族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民族乡举办逢十周年庆典活动,积极展示民族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心和照顾,也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我市建有15个民族乡,其中桑植县7个白族乡,慈利县7个土家族乡,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2023,(10):39-39
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生活着48个民族,辖有少数民族区1个、民族乡镇9个、民族村88个。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强顶层设计,率先在全省成立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民族领域重大问题,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9.
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乡村社会。新疆南部地区少数民族乡村治理存在"流动困境""公共性困境""治理主体的结构困境"以及"治理创新的困境"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来自乡村社会本身。因此,本文立足于新疆南部少数民族乡村社会的现实基础,针对乡村治理的困境,提出在保持社会内部团结的基础上创造社会外部链接,实现传统社会关系的现代转型、发展社会组织、畅通社会力量参与途径,同时面对特殊又复杂的社会环境要在党的强领导和政府的强作为下多方参与,稳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解决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伴生诸多社会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路经,是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既需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和规范,又需要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结合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充分发挥作用,创新性实践。从县域视角对大理市社会治理中政府"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等条块工作实践加以分析,既能拓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分析视角,也能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履行社会治理职能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艳  陈思颖 《民族学刊》2023,(8):108-116+166
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三治”基础上增加“政治”与“智治”,构建“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不仅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脱贫乡村治理的案例审思,剖析民族地区脱贫乡村治理目前仍存在的现实矛盾:治理主体的逐利性与治理事务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治理手段的先进性与村民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硬治理的外嵌性与软治理的内生性之间的矛盾。在深入分析“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动因,论证“五治”耦合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遵循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规范—治理目标为治理逻辑的“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融合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基于治理实践,提出合理划分主体权责和保障程序公正、转变旧有思想观念和提高治理主体文化水平、强化宏观法律保障和兼具地方柔性约束等解决怒江州脱贫乡村治理现存矛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及197个民族乡,但云南地区各民族团结友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文化不断和谐发展,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现状着手,讨论云南的民族工作中突出的特点和特色以及民族团结文化的原因,并从中发掘、整理、归纳经验,旨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我省已经相继建立了三十七个民族乡,还有一部分适合建立民族乡条件的地方也正在进行筹建。在建立民族乡期间,一些同志曾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即建不建民族乡无用;建立以后,也有些同志感到民族乡与一般乡没有区别。这些认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同时还限制着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纵观有关民族政策方面的研究文章,涉及民族乡问题的不多。笔者在本文中所谈有关民族乡问题的几点拙见,望专家、学者及民族工作者给予多多指教。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扶贫进入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由绝对贫困治理转向相对治理,社会组织将继续深度参与民族地区乡村相对贫困治理。民族地区乡村相对贫困治理具有脆弱性、动态性的特征,需要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组织的深度参与。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在对象、目标、内在逻辑方面与赋权理论拥有高度的一致性。运用赋权理论,通过实施自我赋权、个体赋权、组织赋权、社区赋权,探索社会组织承接民族地区乡村扶贫的路径,提升民族地区乡村相对贫困治理效能,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省,共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及197个民族乡,但云南地区各民族团结友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文化不断和谐发展,为维护我国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现状着手,讨论云南的民族工作中突出的特点和特色以及民族团结文化的原因,并从中发掘、整理、归纳经验,旨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D民族乡领导参加县里的会议,老乡长看各类报表,只要翻到倒数第一页就是自己民族乡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民族乡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大多数还是过着“一根竹梢两头尖,一把干柴点油灯”的贫困生活。1992年,省里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就专门召开会议确定:给民族乡村发展以特殊政策,省财政划出专门资金帮助民族乡村解决生活生产困难,各级政府都要帮助推动民族乡加快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的氛围开始形成。老乡长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常说:只要我们跑,上面政府就会给。于是他请来几个乡村老师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悄然进入了"治理时代",并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和政策创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无疑应该成为我国中央政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对于不同民族来说是一种重新改变各民族人口地域分布的过程。如何应对城市中日益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治理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要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良性互动,使民族地区的城镇继续保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蹇宏强 《民族论坛》2008,(11):32-33
<正>6月28日至7月7日,笔者对永州市民族乡的财政情况进行了调研,深入到永州市蓝山县、宁远县的10个民族乡实地走访,并与市县乡政府、民族、财政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族乡理论与实践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乡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的相当于乡一级的国家基层政权,或者说民族乡是中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较小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的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民族乡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政策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的标志。民族乡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近5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对民族乡还研究得很不够,甚至可以说还说不清民族乡是什么,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困难和问题,既有多年来未能解…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实行分灶吃饭以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独立性明显增强,民族地区政府各项工作目标如城乡建设、财政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等目标的实现,绝大部分要靠政府自己投资解决。为了尽快提高本地区国民收入和创造出新的政绩,地方政府往往把突破点放在扩大投资上。所以,民族地区政府为了取得对更多的投资资源的支配权,以投资决策主体、投资分配主体、投资管理主体等多重身份直接参与和组织地方投资的运行,这样就在投资方面表现出不按照市场规律的行为特征,也即出现了政府投资行为的失范。一、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失范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