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空间的紧密性、资源的互动性使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社区发展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处于主体地位。本文以桂林市"印象刘三姐"实景式演出中将当地居民看作旅游社区的重要利益主体,并以其为视角中心,结合利益主体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探讨旅游社区居民与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分析多方利益主体间的冲突类型和引发冲突的因素,提出了冲突的解决范式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是让社区居民作为主体力量参与到社区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因此,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在探索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时的关注对象。文章阐述了居民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当前社区居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二者互相依存。在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深入贯彻法制建设,将为社区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保障。在社区参与中,合同等法律手段可以作为相对弱势的社区农民利益保障的手段和渠道,同时也保护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有序经营和合理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建设不应忽略社区传统习惯法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4.
当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社区发展动力时,旅游对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作为传统文化主要承载者和维护者的民族社区传统文化精英,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权力变化并没有得到重视.本文以三亚凤凰镇回族社区为例,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旅游发展及冲突事件过程,从权力变化的视角探讨旅游发展对社区宗教精英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的发展间接促进了村民对宗教权威的认同,强化了宗教精英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权;但在旅游引发的利益冲突中,宗教精英权力出现“外强内弱”的变化,传统权威被弱化,个人能力成为社区调解权力的基本支撑.宗教精英自身具有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旅游现代性带来的权力弱化,为进一步探讨如何破解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延续间矛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评估尼泊尔两个村庄(高山村庄Syabru Besi和Thulo Syabru)实施的优质旅游项目合作试点社区的实施过程与现状,得出社区旅游的理论框架,即必须采取整体发展模式,注重本地社区参与机构建设,才能实现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冯盈霖 《民族学刊》2021,12(11):95-104, 132
疍家是汉族的一个支系,他们依水而生,以船为家,与海水浪花相伴,浮沉于江海之上。疍家舞蹈以海水浪花的舞蹈形态、流动性的舞台调度、疍歌的曲调、精心的舞美设计,营造疍家以海为伴的生活环境,使舞蹈在悠扬婉转的乐曲中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意境美,似一幅水上卷轴,勾画出疍家壮美开阔的人文文化,表现其以水为生、壮美开阔的海洋文化特质;以摇橹、划船、戏浪、织网、耕海等生活动作为基础,结合富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舞蹈道具,如竹编斗笠、长篙、梭子、槟榔等,展现疍家朴实无华、摇曳荡漾的海洋文化元素;以具有象征性的跪拜、磕头、合掌等动作元素为基础,以表意性的腾跃、双飞燕、虎跳等装饰性技巧动作为连接,展现祭拜祈福和与海难搏斗的舞段,表达疍家人海和谐、能拼会赢的海洋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张兵 《民族论坛》2013,(4):54-59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基于此,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大沐浴花腰傣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就是对这一问题所研究和探讨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张兵 《民族论坛》2013,(2):54-59
近年来,在社区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但仅仅考虑社区旅游开发是远远不够的,社区建设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研究内容。基于此,将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强调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和谐社区建设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大沐浴花腰傣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就是对这一问题所研究和探讨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作为景区与村寨叠合的民族旅游社区,民族文化处于一种持续的旅游情境与旅游化生存状态中.笔者将这种情况的民族文化保护称作旅游化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化保护,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说明旅游—生活空间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旅游化保护的空间格局,是民族旅游社区地方再造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与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独特性,旅游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社区的参与合作。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有其积极意义.然而,仅仅依靠社区自身力量主导旅游发展,运行中隐藏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暴露出来,而地方政府出于对整体经济利益的考虑和外来企业对市场情景的良好预期意味着以政府和外来企业为代表的外来利益主体介入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面对外来利益主体的介入,什么样的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是适宜的?能够在维护社区利益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云南梅里雪山雨崩藏族社区旅游发展的个案剖析来揭示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基础.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特色是民族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大"卖点".本文就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通过适度开发民族传统文化,使其在良性变迁中得到传承,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A村为例,分析了其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适度开发策略,并对其实践这一策略的基础条件和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应从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角度着手,探索有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类学"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概念作为理论工具,选择丽江市古城区内的义尚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族群文化"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表征,发现旅游平缓发展为义尚社区族群文化带来"再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交织的局面;旅游发展与社区内各利益主体的集体选择是社区族群文化"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的两个重要因素。最后,探讨了族群文化"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在不同社区的表征差异,并认为旅游的发展并不会完全破坏社区族群文化,也不会抹杀地方的地方性。学术界关于旅游是引起"无地方性"与"非地方"的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视角,解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民族发展的积极效应.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可以削弱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社区参与可以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研究者应该避免夸大旅游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把自身的价值取向强加在研究对象身上.  相似文献   

16.
广西民族旅游开发与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广西民族地区缓解贫困的有效途径,但旅游扶贫功效的发挥必须保障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社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选择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方式、协调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提高贫困人口人文素质,方能有利于广西民族地区贫困缓解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自主作为一种旅游发展中的特殊方法,强调社区居民的利益优先权和决策参与权,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社区自主构建也完全体现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和保护.由于受条件局限,社区自主还需要政府在管理、规划、人力资源、资源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景点通常被视为是在促进乡愁,在那里,游客们被带回到过去,观看文物或历史古迹。它们往往被展示为传统仪式或艺术表演的静态意象。这种文化的商品化可能不是非常本真的,对民间艺术家来说,他们从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往往微不足道。印度社会组织banglanatak dot com发起了"为生活的艺术"(Art for Life)倡议,旨在增加有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农村和地方社区的生活选择,一个成功的策略是将艺术家的村庄发展为文化旅游景区。本个案研究讲述了卷轴画家村Naya、Fakiri歌手村Gorbhanga和住着桑塔尔(Santhal)原住民的Tunta村,这些村庄都位于印度东部。在这些村庄中,游客们与艺术形式的实践者即活着的遗产进行互动,享受到一种民间艺术传统的真实经验。艺术家社区已经有能力创新旅游产品和管理旅游服务。节日已成为推进新旅游景点的重要工具,村落也已成为教育旅游目的地。在此过程中,艺术家的平均月收入大幅提高,同时社区的环境卫生和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文化旅游给妇女和年轻人提供了体面的工作机会。本文指出:旅游发展策略可以复兴遗产,增强社区认同感和自豪感,给当地社区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使社区成员拥有并管理旅游业而非成为旅游业的低端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梳理龙脊古壮寨社区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地区贫困村寨的参与式发展问题,认为整体贫困制约着龙脊村民自主参与古壮寨旅游开发,社区主体居民参与程度不够,非物态的当地社区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展示较少,龙脊古壮寨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可能路径是延伸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消化农闲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社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现代生产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全球文化协商与地方性传统生态知识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西部民族社区内,当地女性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社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的开展在给农村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影响。本文以开展乡村旅游的社区藏族女性为研究对象,在四川省甲居藏寨景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预先设定研究主题,选取社区女性代表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汇总分析,从女性个人认知的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她们产生的社会影响,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