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人格责任是德日刑法理论中以相对意志自由论为根据,折衷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提出的一种归责方法。人格责任由行为责任和人格形成责任两个层次构成。基于责任判断的伦理性和整体性标准,人格形成责任不仅作用于量刑,也影响定罪。刑法理论上,大陆法系的刑事责任与我国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但人格形成责任的理论仍然可以在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惯犯从重处罚及过失累犯等问题的解释与创新上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格责任是德日刑法理论中以相对意志自由论为根据,折衷道义责任论和社会责任论而提出的一种归责方法。人格责任由行为责任和人格形成责任两个层次构成。基于责任判断的伦理性和整体性标准,人格形成责任不仅作用于量刑,也影响定罪。刑法理论上,大陆法系的刑事责任与我国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但人格形成责任的理论仍然可以在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惯犯从重处罚及过失累犯等问题的解释与创新上为我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缺失,认为当代大学生人格中存在着道德信仰缺失、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不平衡、权利与责任的分离、认知与行为的脱节、自强意识淡化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将儒家君子人格论运用于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行为动机的进程与划分以界定刑法中行为动机的内涵为前提,刑法中行为动机与通常意义行为动机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与犯罪意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实质之争,学界有责任的要素、人格责任、情节等几种观点,相比较而言,情节说较为可取。通过对行为动机的形成过程、类型与期待可能性的实质的分析,可以发现行为动机与期待可能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即各类行为动机以期待可能性为桥梁,影响着行为的定罪与量刑。行为动机原则上属于刑罚减免情节,例外的可作为出罪情节。  相似文献   

5.
对于行为与构成要件的关系,存在着"构成要件论"与"行为论"的争议,前者主张在构成要件阶段评价行为,而后者要为行为本身单独构建一个阶层,由于行为概念本身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机能,为实现这些机能,应当采取"行为论"的观点。对于行为概念,仅在大陆法系中就存在因果行为论、社会行为论、目的行为论和人格行为论等学说上的聚讼,其中,人格行为论由于结合了存在论和规范论两方面的考虑,因而在实现行为概念的各项机能方面显得较为妥当。同时,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由于缺乏专门的行为概念研究,而造成了体系上主客观的失衡和评价对象的缺失,因此,应该借鉴人格行为论的观点在犯罪构成之前确认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性质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 ,以规范责任论为核心要素。期待可能性理论与规范责任论、心理要素 (故意、过失 )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刑事立法 ,指导刑事司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舍勒研究中有关人格是否是实体的争论开始,进而将人格存在规定为“行为实体”,并通过对作为“爱的秩序”的“行为实体”的进一步讨论来规定人格的存在样式,即“人格生成”.这种“人格生成”与人格的“个体规定”和“自身之爱”紧密关联在一起,或者说,只有通过人格的“自身之爱”和“个体规定”,“人格生成”才得以可能.人格最本真的存在样式,并非某种静态的“人格存在”,而是动态的“人格生成”.  相似文献   

8.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规定,文章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法律后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对公司而言为公司独立人格在特定法律关系中被否定;对股东而言为其有限责任的否定,股东因对其滥用公司法人格行为造成的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与公司之间为不真正连带债务关系,股东为终局责任人,存在共同滥用行为的股东之间则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承担的责任以其不当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为限。  相似文献   

9.
刑法的价值应当包括正义、自由和秩序这几个基本价值。前期古典学派以自由为刑法的核心价值,后期古典学派以正义为刑法的核心价值,实证学派以秩序为刑法的核心价值,却都忽视了刑法的其他价值。因此,刑法理论应当同时体现刑法的三大基本价值,即保持刑法价值均衡。以自由和正义为刑法的核心价值定罪时会强调行为因素,以秩序为刑法的核心价值定罪时会强调行为人因素。追求刑法价值均衡在定罪时必然要同时考虑行为因素和行为人(人格)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美尚未赢得独立存在的地位与价值,审美也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感性化、生理享乐化的特点与趋势,而孟子不仅明确地将审美从人的感官之乐引向了道德领域,而且最早对人格美及其层次作出了明确的价值规定与区分。孟子将道德审美同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理性与心理需求联系在一起,并把审美融入了道德人格的培养,这样,孟子将人的生命从一种动物性的存在,提升到了道德性的精神存在,从而突出了人格的主体性,使其人格美论具有永恒的价值与魅力。现代人在实现其对主体意义的重建、确定人生存的内在根基、超越物性束缚时,应汲取孟子人格美论中的思想养料——人格意识、自律意识、超越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人格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归宿。通过作品中反映的异化本质,能使读者更进一步领悟作品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对保持人格完美这一培养过程对学生人格完美的塑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代工业经济推动了以资本为纽带以财产为重要要素的近代法人人格的产生 ,从而推动了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到了现代这种人格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危机。知识经济的产生动摇了其经济基础 ,也直接导致了现代法人人格 :个体自由意志系统整合人格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具有坚定意志的国民.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理想、信念的淡漠,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人们的意志人格存在严重缺失.意志人格的培养,有助于摒弃知足常乐、不求进取的传统人格;有助于削减市场人格带来的危害;有助于减轻市场经济带给人生的压力;有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人格和教师人格的内涵入手,阐明了在词源和人格的研究上中西方的差异;运用历史的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代教师对理想人格——圣贤人格的理解与追求;论述了中国当代教师模范人格的价值导向功能;回答了什么是当代教师最高理想人格及它与圣贤人格的差异,与模范人格在层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某些人格成分在压力应对过程中的中介调节作用的基本观点,提出压力应对人格概念.它具有衡量或促进身心健康特点,也具有在压力刺激下被激发、被考验或被摧毁的特点.基于压力应对过程的分析表明,压力应对人格结构由自我效能、控制感、乐观倾向、自我控制、自我弹性、挑战、承诺等七种核心成分构成.压力应对人格主要从心理生理机制和行为机制两个层面发挥健康功能.未来的研究也需要从压力应对人格的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获得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人格权的双栖性与人格利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焰 《东方论坛》2004,(3):113-119
文章从公民人格权的定义出发,认为人格权同时存在于私法规范与公法规范中,具有双栖性,这种双栖性本身导致了人格权在公法和私法中不同的人格利益保护(虽然人格利益的字面表述相同).同时也提出针对人格权的双栖性问题,人格权的保护不是单纯依靠公法或私法能解决的,而是应由公法、私法共同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格系统的人格培养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认的人格系统 ,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针对人格系统各成分 (包括人格倾向、人格特征、自我意识 )的人格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开领了有宋一代的士风、学风和文风,为当世及后代确立了一种新型的"人格范式",这一人格范式影响和培育了有宋一代的士人人格,对宋代文化的影响巨深。作为学者型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政治活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造就了他完备的理性人格,使其人格结构具有他人所不具备的历史理性、批判理性和实证理性的人格要素。研究和总结欧阳修的理性人格,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欧阳修人格范式的理解,而且对于现代人格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格理论在文化人类学中是关于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理论,人格魅力是理想人格对同文化的人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施加的影响力.蔡元培的人格是为中国知识阶层普遍所认可的魅力人格,笔者用文化人类学中关于人格理论的某些观点,结合蔡元培的人生阅历及其厉行改革取得的成果对中国新型文化教育的影响,来解释人格与文化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蔡元培在中国文化教育领域里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个性教育突出教育对象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心的个性专长 ,具有独特性、非重复性、创新性教育的特征。比较于共性教育之优劣长短 ,适应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 ,从个性化教育方式、课程设置、教育管理、评估模式等方面 ,探索个性教育之运作模式 ,培养个性鲜明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