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舞蹈发展70年之际,正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建院30年。回顾历史,对民族舞蹈的传承有保护,如田野调查民族舞蹈的"根";有继承,如民族舞蹈高等教育,涵盖本硕博;有发扬,如民族舞蹈作品和舞剧以及民族舞蹈学科的理论建构等。反思当下,民族舞蹈传承仍存在一些问题、传授、保护、继承,推广以及革新中的原生形态民族舞蹈形态变异与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赣傩文化是华夏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将赣傩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设计教学中,既充实了设计教学的内容维度,又拓展了赣傩文化传播承袭的方式和道路。本文以促进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拓展艺术设计多维发展为切入点,深入发掘赣傩文化艺术元素在设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从改变教学思路、深入文化内涵、改革教学方式三大层面探讨了赣傩文化中艺术元素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增强赣傩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生存能力,发展拓宽其创新应用价值;进一步扩充设计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方式,提升高校对设计类人才的输出质量;拓展地域文化继承与发扬新途径、新方式的探索,进一步推动赣傩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舞蹈发展70年之际,正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建院30年。回顾历史,对民族舞蹈的传承有保护,如田野调查民族舞蹈的"根";有继承,如民族舞蹈高等教育,涵盖本硕博;有发扬,如民族舞蹈作品和舞剧以及民族舞蹈学科的理论建构等。反思当下,民族舞蹈传承仍存在一些问题、传授、保护、继承,推广以及革新中的原生形态民族舞蹈形态变异与民族舞蹈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下,在影视剧中植入古村镇以衬托故事情感基调的手法越来越普遍.古村镇作为一个文化场所,依赖影视剧的大规模受众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而影视剧塑造的"古村镇形象"与古村镇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对古村镇的原生形态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如何在满足"他者"的体验追求、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并传承古村镇民族传统文化,保障民族利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下,在影视剧中植入古村镇以衬托故事情感基调的手法越来越普遍。古村镇作为一个文化场所,依赖影视剧的大规模受众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而影视剧塑造的"古村镇形象"与古村镇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对古村镇的原生形态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如何在满足"他者"的体验追求、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并传承古村镇民族传统文化,保障民族利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龙君 《民族论坛》2007,(8):61-61
<正>近年来,凤凰县依托原始的自然生态、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是,随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原生民族文化的传承逐渐出现断层,加上低层次的旅游开发造成对民族文化的表层利用和扭曲表现,又使民族文化的真实性、原生性、完整性和文化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因此,抢救和保护凤凰的民族民间文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也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保护,就必须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傩文化又被称为巫傩文化,它是远古宗教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和衍生,又通过民族文化的交融、互补以及多次的传承和演变才形成了先进难能可贵的艺术形式。而贵州少数民族繁多,各民族间的文化与其他地域相比,更加多姿多彩,其傩文化的体现更具风格特色,同时也将中国傩文化展现得更加全面。傩文化的精髓、傩戏的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重要载体是傩戏面具。其原始古朴、独特而神秘的艺术特性,粗狂狰狞、神秘怪诞的造型形体和五彩斑斓,独具审美的民族用色,不仅包含了古老文化的精髓,又具有古朴独到的外型特质。如何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并且将其文化发扬推广,体现傩文化的民族性、精神性,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福泉地方戏是中国傩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历史悠久。为了发扬这种文化,应当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本文以黄土哨阳戏与天生桥灯夹戏为研究对象,介绍福泉市地方戏的传承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木偶戏始于1993年,首先由木偶戏传承人姚连成发起,成立了克拉玛依木偶戏剧团。该戏团这几年曾数次荣获本地和全国的奖项,以姚连成为代表,先后培养了50多位木偶戏传承人。但伴随着影视艺术兴起、传统戏剧受众群体日益老化、木偶戏其工艺流程复杂,有几十道工序,且工序要求很高,难以用现代技术所代替。剧团常作公益性演出,却在后继乏人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之下,传统戏剧的处境堪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的传承而存在,传承是核心,传承人又是传承的灵魂。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差异在于,前者传承过程不存在"传承人",而后者的存在与传承离不开传承人,也就是说传承人消失,原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不复存在,因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就是关注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未来。本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对该木偶戏剧团传承人姚连成的生活状况、社会声誉以及传承状况进行考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可行性数据整理与保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傩文化又被称为巫傩文化,它是远古宗教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和衍生,又通过民族文化的交融、互补以及多次的传承和演变才形成了先进难能可贵的艺术形式。而贵州少数民族繁多,各民族间的文化与其他地域相比,更加多姿多彩,其傩文化的体现更具风格特色,同时也将中国傩文化展现得更加全面。傩文化的精髓、傩戏的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重要载体是傩戏面具。其原始古朴、独特而神秘的艺术特性,粗狂狰狞、神秘怪诞的造型形体和五彩斑斓,独具审美的民族用色,不仅包含了古老文化的精髓,又具有古朴独到的外型特质。如何运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并且将其文化发扬推广,体现傩文化的民族性、精神性,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辽宁方言是辽宁地区生动的地域文化载体,是辽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增强辽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辽宁方言的概况与生存现状出发,概述了保护与传承辽宁方言的意义和价值,并探析了辽宁方言保护与传承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保护与传承辽宁方言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辽宁方言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民间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和保护是政府、民间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民间民族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数字化工作也一直是研究热点。文章首先阐述了云南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带给云南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启发;最后从加快传统数字技术在民间文化数字化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复原保护,加快数据库和信息使用平台建设,以及利用数字技术集成创新促进民间文化产业化四个方面提出云南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考察了旅游中的民族文化整合与传承问题,结合具体个案民族文化主题项目"印象·刘三姐"对旅游环境导向中的民族文化和符号进行了以文化整合过程和结构的解析,以其中的民族文化元素山歌的原生、再生、衍生方式加以阐述了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6.
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7.
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制作工艺精良,是民间年画中的精品,同时也是中华年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传承和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杨柳青工艺变迁的基础上,提出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并结合工艺与时代发展两大元素,提出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制作工艺精良,是民间年画中的精品,同时也是中华年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传承和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杨柳青工艺变迁的基础上,提出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并结合工艺与时代发展两大元素,提出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进程中,多重因素会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对其保护与传承形成消极影响。只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时调整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选择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路径和设计,才能达到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建筑文化遗产是在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应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合理保护。文章通过对瑞士多个地区城镇建筑文化的参观学习,总结瑞士建筑风貌及主要特点,研究瑞士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结合中国贵州省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发展现状,思考中国城镇建设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共存,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