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据浙江省温州市“6·26”毒品销毁暨禁毒社工宣誓仪式上透露,目前,温州市共到位禁毒专职社工697名,占全省禁毒社工总数的46%。 截至今年5月底,温州市共破获涉毒案件5230起,破获贩毒案件80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66名,查处吸毒人员4426人次。仪式上,逾150公斤毒品被封贴并宣布销毁,100多名禁毒社工参加了现场宣誓。  相似文献   

3.
《职业》2012,(13):18
美墨边境是毒贩和各种凶杀犯罪十分猖獗的地区。然而,墨西哥一名20岁的犯罪学在读女生葛希娅,正在接受维持一个边境小镇安定的任务,而这个小镇是著名的毒品交易小镇。据称,这个小镇最后的市长在接到来自毒品贩卖集团的死亡恐吓之后,于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3975名。据国家禁毒委介绍,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0%。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向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毒品不知给多少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展禁毒斗争,扫除毒品祸害,是中国政府的历史责任。当前,一场禁毒人民战争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一、吸毒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毒品,这个世界级的恶魔,在消形匿迹30多年之后,又重新肆虐于中华大地.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国际与海外贩毒集团勾结大陆贩毒分子,疯狂地从毒品王国“金三角”、“金新月”等地走私、贩运毒品,假道中国,或在中国境内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加工毒品,使中国的吸贩毒现象日趋严重.据《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1988年至1989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查获毒品犯罪案件4485起;1991年查获这类案件8395起、贩毒分子18479名;1992年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701起,查获涉案人员28291人,逮捕毒品犯罪分子7025名;1993年查获毒品犯罪案件2619起;1994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8033起,抓获涉案人员50946名,逮捕涉案人员73734名,逮捕毒品犯罪分子12990人;据《法制日报》1997年1月18日报道,1996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87000多起,查获涉案违法犯罪人员110000多人,缴获海洛英4000多公斤、鸦片1700多公斤.“冰”毒(甲基苯丙胺)1000多公斤.毒品大量流入中国,致使吸毒人数迅猛增多.《中国法律年鉴》提供的资料表明,全国查获的吸毒人数,1989年为7万人,1991年为14.85万人,1992年为25万人,1995年为52万人.另据有关方面统计(《人民公安报》1997年3月27日第一版),目前全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  相似文献   

6.
幻觉是一种较严重的知觉障碍,其感受逼真生动,能引起人的忧伤、惊恐、愤怒、逃避甚至攻击别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应。某高校大三学生,随同学一起吃饭,饭后不适,回到宿舍吐酒后出现幻觉。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通过排查,排除毒品,该突发事件得以妥善处理。云南靠近世界毒品生产基地之一的"金三角",早在2004年就查获在校大学生吸收新型毒品,这种"巨大的安全隐患"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深思、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会所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娱乐场所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型毒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种娱乐场所中。有关资料显示,60%以上的娱乐场所存在不同程度的吸、贩毒问题,娱乐场所逐渐成为新型毒品的"集中地""俱乐部",公安部禁毒局资料统计,仅2014年一年,我国查获的新型毒品很大一部分毒品均被各种"俱乐部"消化。但是由于娱乐场所的内部环境相对复杂,出入人员鱼龙混杂,流动性强,特别是科技的发展给一些娱乐场所、私人会所的保安均配备了无线传输设备,给我们的日常检查和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何获取情报信息,有效地打击娱乐场所的毒品犯罪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名残疾人,但身残志不残,曾取得过优秀青年创业者的称号。然而,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使他飘飘然起来,在他人的引诱下开始沉迷于毒品。自尊心较强的他,深知毒品的危害,先后十多次自愿戒毒,但收效甚微。如今,在选择了药物戒毒后,他能否再—次站起来?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毒品吸食者和毒贩博弈,每次帮教对象尿检的结果是阴性,我们赢;呈阳性,就是毒贩赢。""罂粟花是美丽的,但人们将它果实中的毒物制成毒品后,它变成了丑陋的恶魔,将人的灵魂吞噬……"这是一位自愿戒毒者在他的日记中发出的肺腑之言。每每读到这段撼人心魄的话语,我就仿佛看见那一个个因为毒品的诱惑和蹂躏而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的身影,这更加让我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相似文献   

10.
环球职场     
《职业》2014,(22):50-51
英国:"无薪工作"越来越受推崇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无偿工作",通过这种途径建立与他人的联系。据悉,这种"无薪"的工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战略手段。28岁的查理·赫恩就是一名无薪工作者,他来自德克萨斯州,自己的家便是工作场所,他的工作是一名市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中国社会导刊》2010,(16):F0002-F0002,F0003
6月2日,一名戒毒人员在福建省福州市则徐中学禁毒宣传活动上现身说法,告诫青少年“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4年,东南亚"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连续第八年呈现上升趋势,西南边境仍是该地区向我国渗透毒品的重点地段,我国的毒品问题仍然在打击中发展、在治理中蔓延,复杂的毒情形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我国所面临的禁毒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多管齐下,治理我国当前存在的毒品问题已迫在眉睫,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毒品问题已成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彝族人民利用传统宗教文化的力量禁毒,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云南西双版纳的"佛光之家"也借助佛法的力量,解决棘手的毒品、艾滋等社会问题。甘肃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有序参与禁毒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事实证明,在禁毒工作中引入传统宗教文化的可利用因素,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成为一名禁毒社工已有七八年,期间我接触了数百名药物滥用人员,看到了很多个人和家庭在毒品伤害中挣扎。不论他们吸毒前的身份是大款、公务员还是普通百姓,除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得以康复外,大部分人就此沉沦。吸毒者戒毒难,禁毒社工的工作同样不易。禁毒社会工作之所以难做,除了药物滥用人员自身生理、心理上对毒品的需求较难克服之外,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社会的支持力度、政策上的不合理因素等,都使得禁毒社工开展工作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5.
出书讲述被囚细节曾是问题少女据《新京报》报道:她曾被囚禁长达10年,沦为一名学校保安的性奴。英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现年29岁的女士坦娅·卡奇近日推出自传《牛奶盒子小孩回忆录》,首次讲述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得不到父亲关心"据坦娅介绍,1996年,年仅14岁的她随学校的一名保安回到他的住所,  相似文献   

16.
面对目前泛滥且难以杜绝的毒品,以及迅速传播的艾滋病,凉山彝族家支发出"拒绝毒品、民族自救"的强烈呼声。家支头领召开族人大会,杀牛杀猪宰羊,打狗打鸡,喝鸡血酒,举行神圣的毕摩宗教盟誓仪式。通过家支力量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进行家支戒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成为民间自救的有效方法和成功的民间禁毒戒毒模式,这是已为实践证明的一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名家庭医生阿特·希斯特说:"你拥有的友谊越多,你就越快乐。而这种快乐对人的身体非常有益。"远离精神压力2006年,芝加哥大学的研  相似文献   

18.
"全球最大家庭"181人,住满4层楼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印度米佐拉姆邦的农村住着一户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家庭。67岁的齐奥纳·查纳娶了39名妻子,全家181人都生活在一栋4层小楼里。据报道,巴克塔旺村是由齐奥纳的父亲查纳创建的,查纳本人也曾娶过20名妻  相似文献   

19.
塔吉克斯坦及其周边国家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制造和转运中心之一。在这一地区内,毒品犯罪与恐怖主义相互交织,不仅给这片地区的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而且还影响到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塔吉克斯坦毒恐合流的原因及相关预防对策来有效控制该地区毒恐犯罪,对我国及周边国家的国家稳定及政治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少年“嗨K”:时尚还是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的“嗨K”族将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视为“娱乐消遣品”。他们大多因为猎奇和寻求刺激而吸食新型毒品,并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毒品的危害性以及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违法性的基础上.阐释了青少年“嗨K”的原因链:冲动性人格-自我控制弱化-社会联系薄弱-犯罪机会-吸食新型毒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