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平和著作 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享年73岁,2002年6月10日在牛律大学去世后,欧美各大报纷纷刊出讣告,悼念当代社会这位离经叛道的“另类”道德哲学家。《纽约时报》说他有闪电般的智谋,是同时代英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英国每日邮报》说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英国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质疑了哲学的本质和历史。  相似文献   

2.
英国前首相梅杰——打杂工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是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平民首相”。他是一名马戏团演员的儿子,也是英国历史上读书最少的首相。迫于家境,16岁时他离开了学校,在社会上打杂以补贴家用。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运气入主唐宁街10号。不过,执政的辉煌也让梅杰有诸多无奈之处,比如说他任首相期间每月工资是9500美元。他下台  相似文献   

3.
傲慢与偏见     
克里斯蒂是英国的短跑名将,他使英国的短跑载入史册,他本人也因而成为上百万黑人青年的楷模。然而克里斯蒂傲慢的性格并不为众人所接受。公众对克里斯蒂感受比较复杂:他们崇拜克里斯蒂的体型、天赋和特殊气质,却讨厌他的傲慢。  相似文献   

4.
强音 《职业》2012,(22):28-29
DJ,是时下青年追捧的很酷的职业。"我很喜欢疯狂的夜晚和酷酷的舞蹈。"这是一名老外在北京一胡同担当DJ的独白,他的名字叫汤米·巴顿,今年39岁,是英孚教育的英语老师。身材高挑的巴顿来自英国。用他的话来讲,他很高傲,因为他是英国人;  相似文献   

5.
莫里斯·弗里德曼是一位从事中国研究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他的研究主题涉及婚姻、家庭、宗族、民间宗教等诸多领域,其中,对中国东南地区宗族组织的卓越分析使他在英国社会人类学界声名鹊起,他在贯通人类学和汉学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更是令人肃然起敬(Firth,  相似文献   

6.
英国伦敦市内萨维尔街14号是一幢不起眼的小楼寓,这里的主人是一位年逾古稀但不失当年风度的时装设计大师,他就是人们号称英国第一的哈迪·埃米斯爵士。50多年前,他用一把尺子和一把剪刀在这里做起了他的服装裁剪生意。就在这里他先后被女王封为爵士和授予骑士勋章。如今,88岁的哈迪仍然思维敏捷,头脑清醒,对时下流行的款式仍能提出精湛的评议,他最新设计的花尼套装款式仍受英国上层女士青睐。并且,还有人将他的款式作为高级奢侈品收藏;哈迪的男装款  相似文献   

7.
英国《卫报》网站近日报道:在历史上,墨索里尼是用恐怖方式统治意大利的独裁者、与纳粹德国结成灾难性同盟的人物。但他的履历中以往不为人知的部分已浮出水面:即他作为英国间谍的短暂经历。  相似文献   

8.
伦敦市民塞尔吉奥今年67岁,在旅游行业已经工作了40年,目前仍在当地一家旅行社供职.他告诉记者,他原本计划两年前按时退休,以便享受生活.但是,前几年旅行社生意不景气,再加上他的一些投资亏本,欠了很多债,他不得已又工作了两年.他说,他今年也没有退休的打算,接着干半年再说. 在英国,像塞尔吉奥这样到了退休年龄仍坚持工作的人不在少数.英国就业研究所近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英国65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已超过100万人,占该年龄段人口的10%,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为3.4%.预计到2015年,英国将有150万65岁以上的老人仍坚持工作.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有志于文学创作,但他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得力的亲戚可攀。他向英国所有的出版社和文学报刊投稿,得到的却是743张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从事写作。他曾对朋友说:“不错,我正在承受人们难以相信的大量失败的考验,如果我就此罢休,所有的退稿条都将变得  相似文献   

10.
李想 《职业》2007,(7):4
几周前认识一个小兄劳,他在英国上学,圣诞节期间回国,正好看到了介绍我创业的电视节目(BTV),和我聊了一下,便似乎中了邪,前几天回英国收拾了所有的东西,就回国准备创业. 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内疚死了.他放弃了英国的学业,选择了一个万分之一成功率的事情来做简直是愚蠢到家了.  相似文献   

11.
环球珍闻     
《老人天地》2008,(11):34-35
英国90岁老汉死里逃生14次英国西南部的格洛斯特郡名叫阿莱克·阿尔德尔的90岁老人称自己是英国最命大的人,他14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在当地传为美谈。1926年,8岁的阿莱克头朝下从一棵4.6米高的树上坠落  相似文献   

12.
生蒙是英国资深且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的新闻工作者,他曾任英国王牌大报《泰晤士报》的总编。生蒙能够供职这样的大报并做出骄人的成绩,与他自身具有的能力、素质自然分不开,但能够有这样的机遇,靠的则是他的一次“智慧求职”。 生蒙22岁的时候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新闻专业毕业,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生蒙有着名牌大学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他还是四处碰壁。 为了求职,他从英国本土的北方,一路颠沛,来到了首都伦敦,最后,他走进了世界著名的《泰晤士报》编辑部。 他十分恭敬地问坐在对面的招聘人员:“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相似文献   

13.
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因其剧本《愤怒的回顾》而闻名于世,开创了二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领域。剧中的中心人物吉米·波特是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小人物,在婚姻中,他是地位较低的下层人;在生活中,他是苦苦挣扎的小人物;在现实中,他更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吉米的多重身份使得此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4.
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大师,他曾经是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顾问,在当代社会学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对吉登斯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研究,有助于研究英国、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有助于我们探究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胡夏米见吴其泰如此无礼,当即回复,表示抗议。他说,该文书未有印,未载一句礼义的话,这不符合中国的习惯。如果英国船主回国以后,将那文书交给英国官府,英国官府一定不能忍受如此凌辱,因为事情犯触本国的体面:  相似文献   

16.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其创作体裁之广,鲜有人及。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在戏剧、小说、童话、诗歌和文论领域都留下了惊世之作,然而真正使他轰动英国文坛的则是他的戏剧。其中以《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等4部喜剧广为人们所熟知。透过作品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却能深刻地了解王尔德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艺术家对女性主义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小伙宋扬毅然将英国老人汉斯接到中国养老,他不是爱心泛滥,也不是沽名钓誉,而是因为在13年前,汉斯曾经给了他一个家……2012年8月10日,记者走进宋扬家时,他正在为英国老人汉斯梳头。他小心翼翼地将汉斯的满头银发向后梳拢,梳完头后,汉斯回过身,满意地对宋扬说:"不错,酷!"两个人相视而笑,似朋友,又  相似文献   

18.
英国人格雷格在非洲已经工作了整整12年,他的主要任务,是保非洲野狗不受到自然和人为的侵害。在一次寻找失踪的犀牛时,他驾着轻型飞机坠毁在非洲荒野上,身负重伤的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绝境……  相似文献   

19.
英国查尔斯王储现在风头正劲。当然,不是继承王位。他的母亲——伊丽莎白二世或许长命百岁。这位威尔士亲王以自己独特的途径获得荣誉。他曾因为对着植物说话而被称为怪人,但数年后,他却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环保英雄。自查尔斯开始呼吁更明智地对待环境,并身体力行树立榜样,时间已过去1/4世纪。英国媒体曾称他是疯子和怪人:王子对着植物说话。现在,他看上去一点都不像疯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查尔斯的荣誉得到了公认:他从一开始就做对了。对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充满热情,从起点  相似文献   

20.
新知岛     
《老人天地》2014,(10):60-60
种番茄、当岛主、环球游各国老人的花样年华 英国老人罗德麦特雷斯近日在自家菜园里发现了一颗心形小西红柿。老人称,这颗可爱的西红柿是天然长成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塑形。69岁的他是一名匕首制造商,退休后热爱园艺。他最近一次去菜园察看时,惊喜地发现了这颗心形西红柿。他将这颗西红柿放在网站上拍卖,获得16英镑的收益。他将拍卖所得全部捐给英国心脏基金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