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诚信"是我们社会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用 语, "建设诚信市场"、"共筑社会诚信"曾是一时 间十分流行的口号。其实,在任何历史时代,诚信都 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 没有了诚信就意味着没有了一切。因此,早在春秋战 国时代,那些有见识的思想家便反复地强调:"言不 信者,行不果"。  相似文献   

2.
吴志菲 《老年人》2012,(9):20-22
2012年7月1日,在香港特区成立15周年之际,梁振英正式就任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我们不是小岛的房客,我们是一家人,即使没有共同的背景,但我们的下一代有共同的未来……"面对公众,梁振英发表了就职感言。在香港,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振英哥",是一位"大众民主时代的草根政治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种提法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它正在随着时代的潮流从理论走向实践,更多地影响着我们中国教育的发展。那么,这种提法到底有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中国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到底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本文我将结合王策三教授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来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陈轩创作的小说《最美不过夕阳红》语言流畅、构思精巧,折射出"挂号难"、"看病难"等社会热点问题;并没有从群情泄愤、饱受诟病等方面去描述,而是集中笔墨赞美了我们伟大时代的"正能量",使读者俨如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过去,那些没有家庭背景,或者其貌不扬,再或者没有什么文化层次的男人,往往在找伴侣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却找不到对象,我们称他们为"剩男"一族。时代变迁,现在反而一些高学历、高素质、家庭背景好的男人,同样也会落得一个"剩男"的称号,都市中的"剩男"一族生活又是怎样?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6,(Z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  相似文献   

7.
创意十足的网民发明的"被字句",近来很红火。从"被自杀"、"被自愿"到"被就业",一路走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如何"的。当"被××"走红网络时,有网友戏言,我们已经进入"被时代"。这既让人感慨,又透着太多戏谑的自  相似文献   

8.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全球实力受到冲击,霸权地位下降。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看来,本轮金融危机实际上意味着"美国时代"的终结,世界从此进入"后美国时代",全球治理将由中美共管或多极共管。国内甚至还有一部分所谓"鹰派"色彩的官员和学者,鼓噪中国很快将在经济乃至军事上全面挑战美国。但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波虽然强烈,但并没有对美国全球实力造成根本损害,现行国际体系也并未进行根本调整,其他国家尚无力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  相似文献   

9.
灵魂信仰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世人对灵魂的见解却从来没有统一过,更没有出现一个以"灵魂信仰"为教义之核心的经典之作,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继续对"灵魂"的探讨,更没有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相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各自不同的灵魂观却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也使"灵魂"——这世界上神秘的一员,成为了在卷帙浩繁的文学著作里的常驻之客。由此,我们便不由得要谈一谈灵魂观以及由其而导向的灵魂的精神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消费,我存在”——影像生存及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消费社会,消费认同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构成解读"我/我们是谁"这个问题的关键.本文力图从消费认同的视角展开关于"我们"的解读.首先,勾勒"我们"的生存背景--影像时代;其次,对身处影像时代的不同"我们"群体的生存状态予以描绘;最后,从符号消费的自我建构角度揭示了影像生存幕后的支配因素及其可能引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义 《职业》2016,(6):65-66
在当前,以"微"为名的事物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我们进入了一个"微时代".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与认知.在愈演愈烈的"微"时代,我们的教学也应当借助"微"力,让课堂充满"微"力.本文就微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烧烤时代,既有新疆人饶舌叫卖的"街头巷尾式烧烤",也有餐厅饭店的"集约化烧烤"。这种烤肉形式的多样化,说明了一个问题:从野蛮到文明,吃肉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爱好。而要说南美风格的烧烤,满眼望去都归于一个字——肉!在今天,也没有什么比烧烤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社会已经由"读文时代"进入了"读图时代",图像、影像、网络等视觉信息冲击着我们的眼球,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技工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新媒体、新事物,如何培养技校生的语文视觉语言能力,给技校生以正确的指引,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求学时代1960年8月,吴志强出生于上海。少年时期赶上了"文革","整个中学,我学了七次工、五次农,根本没有时间读书"。但是这没有扼制他养成酷爱读书、勤学不倦的良好习惯。"文革"结束了,吴志强高  相似文献   

15.
资源消费问题目前看法不一 我们对这个星球资源的消费是否正以牺牲后代的幸福为代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似乎从来就未取得一致.有人直截了当地表示会危及子孙后代的经济前途,而有人干脆地说没有影响.还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在误导人们,因为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足以表明资源上的冲突将只会存在于"我们"和一些未来的"他们"之间.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大量的极度贫困人口生活在本应不断富裕的地方,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即使处在同一时代的人们,也存在着资源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优越,但本该更轻松的育儿环境却被一种叫做"起跑线焦虑"的情绪笼罩着,不仅困住了家长,也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欢乐童年。但是,起跑线上的输赢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起跑线"这个命题呢?多大牺牲都值得,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真要卖"?老公盯着购房协议,犹豫地问我。我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小花园,那里的花正郁郁葱葱地开着,想到以后再也没有地方让我养这些花了,不禁有点难过,但牙关咬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6,(Z1)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人所共知的。语文课应当承担人文教育功能和语言交际功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语文的工具性除了传统教育一再强调的"听、说、读、写"功能外,还应跟上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发展它的工具功能。我们的时代已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市场经济时代、全球化时代和终身学习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在这种多元化的时  相似文献   

18.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丰富的时代,这是最匮乏的时代,在今天,我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多的娱乐方式,可是却有着比任何时代分贝更高的声音在喊:"没劲,无聊!郁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有了多得可怕的俱乐部,会所,食府,KTV还是那么没劲儿?难道我们都不会玩了?  相似文献   

19.
《女性大世界》2005,(6):50-51
在这样一个物欲时代,我们发现幸福感的增加并没有和我们物质的增长成正比。我们被眼花缭乱的生活观所驱赶,我们活得越来越累,活得越来越不够快乐,到底是为什么?也许该到了反思我们生活观的时候了。当现代人历经了物质尘嚣后,可能更喜欢一种温暖的,质朴的,简章的,健康的生活,一个纯棉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20.
正母亲经常和我们讲发生在她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她讲的关于"老戏迷"的故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母亲那时候还小,村里有一个从外地逃荒来的人,我们这里管这些人叫"跑盲流"的。他是外来户,自然没有他的土地,只好在村里的煤窑出苦力。他每日几乎都是窝头就着咸菜,再加一碗汤,终日里不见细粮,更别说荤腥了。他爱抽烟,自己又买不起,只好弄些劣质旱烟卷着抽。赶上村里开个群众大会啥的,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拿一把扫帚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