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伟志 《人才开发》2008,(10):52-52
“科学人才观”的基本意义 1.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之首要组成部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认为“是人就能成才”.以人为本才有根基。以人为本的目的之一是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就是人才。“人的全面发展”是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互为因果、高度一致的。以人为本还有一个目的是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才是首创精神的体现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为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而去建立一个宜人的氛围。人才是发展的依靠力量。因此我们说.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2.
人才学是以人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如何理解和把握人才概念.显然是人才学研究中必然要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人才概念是人才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支点。  相似文献   

3.
傅红 《人才瞭望》2006,(6):15-16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人才战略成了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重要战略。在2003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强调要大力实旌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旋人才建设战略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颁发,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才工作有了一个与时俱进的行动纲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从全局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来做好人才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 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人才工作的泱定》。强调树立科学的人才 观,为做好人才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这 是人才工作理论的重大突破。做为人力 资源工作者必须不断深入地理解它的精 神实质,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平时,我们对人才的理解是那些“德 才兼备的人”、“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或 是某些“有特殊专长的人”。对这一概念 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标准。有的以学历、 职称为标准;有的以业绩、成绩为标准; 当然多数人认为即要看学历、职称,又不 惟学历、职称,主要看业绩。这种看法比 较全面,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理论上说 清问题。  相似文献   

5.
阿明,就是尹文明,人称“瓜子大 王”,男、36岁,上海三明食品 公司的董事长、新评选出来的“上海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又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在他带领下创办起来的上海三明食品公司,经过12年的发展,净资产从1987年的8000元猛增到现在的8000万元,增长10000倍,三明食品公司生产的“阿明瓜子”名扬中华,声震海外,去年销售额超过3亿,三明公司的利润和上交的税收也问鼎全国炒货业。从1997年起,三明食品公司作为唯一的炒货企业,跻身“上海工业500强”;去年“阿明”品牌在全国炒货行业…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蓬勃开展。如何结合实际,提高对人才的认识,从而具备科学的人才观,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强弱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古今中外,都对人才问题有所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思想。我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根据前人思想及具体国情,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笔者分析了科学人才观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了使科学人才观顺利实施的对策和路径,力求将科学人才观的先进理念转化为建设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怎样认识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人才的 重要性以及重视人才的迫切 性,谁也不怀疑人才效应与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但在实践中对如何认识人才却众说纷坛。例如,有人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为各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指超越自我利害关系而又能驾驭某一群体的人;还有人认为,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或较高职称和职务的人;再一种说法是,人才是指具有从事某种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邓小平同志说:“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就把人家埋没了。”按照小平同志的教导,我…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人事人才工作关系广大干部群众和各类人才的切身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负责人事管理和人才开发的人事部门,应深化认识,明确方向,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统领,积极创建和谐人事,努力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和谐人事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王斌 《人才瞭望》2013,(11):59-59
2013年以来,信阳市潍河区人社局开启“四条通道’、促就业惠民生,截至6月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46人。农村劳动转移就业46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  相似文献   

11.
科学人才观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创性地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科学人才观,为新时期加强人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把握科学的人才观,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 认真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 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是指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为基础.以党管人才为原则.以“四个尊重”为方针,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以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为目的.以充分实现人才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胡慧平 《人才瞭望》2005,(12):94-95
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似乎只有长处才是可用的,短处只能避之。其实,长处与短处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科学引导,短处同样是人力资源配置的“闪光点”。一位专门从事人力资本研究的学者说过这样的话:“发现并运用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60分.如果你想得80分的话,就必须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这个人的缺点和不足。”这话既有新意又富哲理。  相似文献   

15.
杨玉萍 《人才瞭望》2006,(10):12-13
高技能人才是指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具有真才实学的高级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产品和技术更新日益加快,正在成长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建设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6,(6):59-59
一些应聘者总在琢磨GE(通用公司简称,下同)的人才观,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哪些素质可以和GE的人才标准相匹配,那么GE在招聘人才时更注重什么样的素质呢,据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王晓军介绍,GE用人注重三方面的素质。第一,从技术专业方面来讲,这个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标准是不是符合GE对招聘岗位的基本要求。第二,应聘者的道德品质是不是和GE的价值观——坚持诚信、渴望变革、注重业绩相匹配。第三,要看应聘者有没有潜力,GE在招聘员工时不是只为一个招聘岗位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培养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7.
人往往是在经过了一番沉痛的教训之后.才能悟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原湖南省嘉禾县委书记周余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因强制拆迁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以后.他在反省书中写道:“人常说,无私即可无畏。但反思‘嘉禾事件’,我的第一个教训,就是‘无私也要有畏’。对待党纪国法要‘有畏’,对待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要  相似文献   

18.
略论邓小平的人才观张秉义一、邓小平人才观的基本内容1、客观公正,识别人才。客观公正地评价人了,正确地识别人才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历来反对求全责备,早在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他又说:“……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改革...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人才观彭沛荀子(约生于公元前298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生活在七雄争城夺地、烽火连天的时代,荀子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曾游访齐、楚、秦、赵等国,当过齐国稷下学官和楚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县令。荀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郑州两会期间社会和谐稳定,新密市人社局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排查力度。组织专人对近年来本单位、本系统信访隐患.特别是有可能发生的重点信访案件、重复信访案件、集体上访案件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和梳理,做到案情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信访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二是加强网格管理.变上访为下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