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孔子的“仁者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命题之一.它既是氏族血亲之爱自然情感的遗留,又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存在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讲求"克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仁者爱人"是人的一种本性,"爱人"的内驱力来自于人自身,"爱人"的行为是此本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2.
徽商的人文精神与明清徽州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的人文精神蕴含着儒教精神、血缘伦理和重商心态等极为丰富的内涵。儒教精神强调社会责任,血缘伦理强调家族责任,重商心态主导舆论方向。徽商内蕴的人文精神又被外化为"儒行"、宗族组织和重商文化。这些对徽州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仁爱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道德品质,主张仁者爱人,人人爱人,世界就会充满爱,社会就会和谐。杜甫用他一生的行为实践来丰富并充实着儒家的道德内涵。杜甫诗歌创作始终践行仁爱精神,更重要的是,杜甫又能将自己的仁爱之情推己及人。他在诗歌中寓寄着深厚的爱国之志、忧生之思、民本之心、平叛之愿、怀乡之情,堪称诗人一生政治理想和善良人性的总结。千百年来,杜甫与杜诗得到了后人的无限尊敬与崇拜。杜甫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理想、博爱的胸怀,使其诗歌充溢着感念天下苍生的仁者精神,笔者试从仁者品性、心怀赤诚、情系家国三方面管窥杜甫的仁者之爱。  相似文献   

4.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虽根源于佛教教义,但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的“仁者爱人”与池田的“以生命眼光”看人,均以“人”为中心,以“爱人”为旨归,提倡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墨子的“兼爱非攻”与池田力主以实践的精神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凸显了东方思想家一脉相承的思想源流。而孔儒的忠恕之道与池田的人生哲学所强调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更彰显了以人道主义和平思想为基石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5.
友善是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对友善观的接受与践行状况直接关乎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儒家"仁爱"思想中"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以及"为仁由己""忠恕之道""重信之道""义利之道"等推己及人的"行仁之方"可以为青少年友善观的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以"仁者爱人"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以"为仁由己"培养青少年坚定的信念和积极践行的行为,以"忠恕之道"引导青少年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以"重信之道"构建青少年的诚信品质,以"义利之道"提升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十三经注疏>解为:"言无得以忠信不如己者为友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亦日:"无、毋通,禁止词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据此,学人多解为"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如杨伯峻<论语译注>、许嘉璐<文白对照十三经>等皆持此说.笔者以为这样解释不够妥当,试加以辩说.首先,这种解释与孔子的思想体系不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仁"就是"爱".  相似文献   

7.
仁爱与和谐     
儒家仁爱是建立在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等级基础上的"等差之爱",具有同心圆式的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层层扩展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仁者自爱,身心和谐;孝悌之道,家庭和谐;泛爱济众,人与人和谐;万物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继承发扬儒家的仁爱精神,培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热爱、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相似文献   

8.
朱子在二程仁论的基础上,对于先秦仁学主题作出了全面的思考和诠释,建构起系统的仁学思想.其中,"仁道全体不息"与"心之德,爱之理"两大观念成为理学家论仁的主导思想.陈宓《道南堂仁说》对朱子这两大观念作了进一步的论析,把"生物之心"说与"全体不息"说相贯通,赋予仁道以生生不息之义.把"心之德,爱之理"视作"仁道之蕴",从体用方面分别作出阐释,心之德未发为性体,已发为情用.陈宓还把以公言仁纳入仁道之蕴,并强调通过反躬切己的为仁工夫来践行和彰显仁道之蕴及全体不息.陈宓对于朱子的仁学思想有较准确的理解和细密的论析,其仁说对于朱子仁学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典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精神以道德的心理发生机制和人人间的心理联想律为基点,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及“人”、“己”之间身——心的反观,使己之语言行为的合理性在他人的言行中得以确证,在互相尊重、宽容、理解的基础上体悟自身的道德责任,从而表现出作为“道德金律”在人际关系调节中特有的亲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义学说中,神爱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苏菲学者把神爱观念纳入修行理论,爱被视为苏菲修行的最高状态。在吸纳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苏菲神爱论思想维度不断扩展。10世纪中叶,为避免与正统教义相抵触,苏菲神爱论渐趋哲学思辨,强调爱主和敬畏的结合。自安萨里把苏菲精神纳入到正统教义以来,神爱论在教义学、哲学和诗歌方面得到发展,并被赋予社会属性,转向"爱的宗教",强调爱主基础之上的宗教宽容。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其新特征并存在新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人际交往不但是大学生情感的需求,也与大学生身心成长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应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功能和基本原则,着重阐述了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基本技巧,对提高当代大学生交往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距离需求,分析了增进大学生人际吸引力的途径;并以集体的社会性目标和共同的生活准则为前提,分析了形成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造成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如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也包括主观因素,如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等。大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通过人际关系指导、就业服务等方式减少大学生挫折感。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本文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体系,系统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以及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缺失的原因,深入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对策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 ,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人际交往的知识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往往和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共情训练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多种共情训练程序,设计一套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及人际交往水平的训练方案,将6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的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的干预,对照组的大学生不进行任何干预。结论表明:大学生共情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得到明显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敏感都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和迷恋,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从大学生的学业、人际关系、身心健康、情绪情感等问题上出现的负作用,分析了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心理动态,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网民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如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学校网络监控和管理;增强校园网络的教育功能;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与咨询等,对高校引导学生进行健康成长的人格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层次中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政策支持和文化底蕴。高校应构筑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运行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制度文化发展,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丰富和谐校园精神文化内质,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人际信任水平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社会整体发展的影响和自身成长的局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较低,表现为团队协作精神缺乏、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封闭、心理发展中的失衡,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对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理想和现实产生的差距、来自家庭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大学教育必须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帮助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