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沃石窟作为北魏义邑窟的典型代表,其造像体现了此期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的特点,代表了北魏洛阳民间造像所取得的新的艺术成就。其中一号洞窟题记总结了时代造像的一般审美理念,体现了时代宗教美学理念指导下的艺术标准,表现出佛教造像的程式化的审美定式和追求艺术创新的美学要求,揭示了佛教造像艺术的审美过程和美感实现的一般规律。这在洛阳地区北魏石窟造像中还是第一次发现,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平城时代结束,洛阳时代开启,从此北魏历史上“洛阳—平城”两都格局正式形成.迁都后的洛阳新政盲目追求“文治”而忽略“武功”,使得素为用武之地的平城逐渐被摒弃于汉化之外,这些依旧保持着鲜卑旧有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平城力量借六镇为乱之契机,将北魏政权推人了灭亡的深渊,立国百年的北魏政府很快在以平城为中心的恒朔势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3.
北魏经孝文帝“汉化”改革,确立了本朝的陵寝制度,使得曹魏时期衰落的陵寝制度重新获得了流行和发展,并为之后隋唐时期陵寝制度的成熟与繁荣打下了基础。北魏陵寝制度体现了各民族各区域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传承汉制的同时带来新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北魏陵寝制度的成熟和确立经历了金陵、方山永固陵、洛阳制度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的成书和北魏佛教的兴盛息息相关。由于北魏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提倡,举国民众追求佛事达到狂热的状态。本论文试图探求北魏皇族、百官积极营造伽蓝的深层原因以及分析民众热衷佛事的几种形式,以期考见《洛阳伽蓝记》成书的宗教背景。  相似文献   

5.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文学的代表作,它诞生于语言发展变化较为显著的中古时期,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洛阳伽蓝记》中的成语为研究对象,从来源、类型、功能和修辞等方面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又从社会背景、时代文风、作品和作者的实际情况这四个角度进一步探究了这些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考古发现揭示,北魏墓葬动物殉祭率在平城时期有一次跃升,但到了洛阳时期又有显著下降。殉祭动物组合中羊、牛、马等比较常见。殉祭动物个体数量盛乐和洛阳时期较少,而平城时期较多。北魏墓葬殉祭动物部位以牲体为主,头/蹄以及整牲数量较少。平城时期殉祭动物摆放位置或方式最为多样化,有棺外前部或侧部、壁龛、棺内或墓道等。出土殉祭动物的墓葬形制在不同时期有明显变化,盛乐和平城时期以土洞墓为主,洛阳时期则主要为砖室墓。北魏墓葬动物殉祭习俗的形成和变迁,可能受到了农耕-游牧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以及民族融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北朝与北方少数族强敌柔然的战和关系与双方的势力消长看,从北魏平城时期与洛阳时期对柔然军事斗争的情况看,再从明堂制度的变迁以及北朝只有北魏平城末期在平城南郊建成明堂的实际看,《木兰诗》都只能是始作于北魏平城末期迁都洛阳之前的作品。有关《木兰诗》若干零星问题的解读,亦有助于理解《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年代。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古时代丝绸之路的畅通,北魏时期的洛阳曾经受到西域文明深度的熏染。其间文献史料的记载及地下各式文物的面世,曾给洛阳地区浸染西域文明历史信息的揭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学资料。该文对洛阳地区北魏上述两项文化史料作出系统的考察,进而为当年这一地区人文时态的斑斓夺目,勾画出一个全景式的蓝图。  相似文献   

9.
北魏陵寝制度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睿 《南都学坛》2009,29(1):41-42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迁都洛阳以后,北魏的陵寝建制受到了中原地区家族葬的影响,而通过对方山永固陵的研究可以看出,迁都洛阳以前,北魏帝陵的墓室结构就沿用了中原地区自汉以来的传统形制,在陵前立石殿、石碑、石兽、石阙的做法更是与东汉时期盛行的墓祭礼俗密切相关。但是,将墓地与佛寺结合起来,则是北魏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0.
~~赵暄墓志与都洛北魏朝廷的道教政治因素@赵振华$洛阳古代艺术馆!河南洛阳471023~~~~[1][北齐]魏收.魏书[N].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朱亮,洛阳出土北魏墓志选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相似文献   

11.
北魏时期 ,洛阳是全国寺院最集中的地区 ,其原因在于这一地区的寺院具有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形成途径。众多的寺院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是拥有庞大的寺院经济 ;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洛阳寺院的社会生活又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北魏金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金陵是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的皇陵。在史书记载中,北魏金陵有云中金陵、盛乐金陵和金陵三处。虽然这三处金陵至今尚未发现,但笔者认为,云中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一带,是北魏早期的皇陵;盛乐金陵应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西北,是北魏定都盛乐时所建的皇陵;第三处没有冠以地名的金陵则应在今山西省左玉县的大南山一带。  相似文献   

13.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实行汉化改革,使拓跋鲜卑政权发展至顶峰,史书将该阶段政治稳定、国家强盛、八方归附的社会面貌称为“太和之风”。洛阳作为国都,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折射了北魏后期的社会现实,是“太和之风”的典型实物例证。考古发现洛阳北魏墓葬墓向坐北朝南,地面有高大封土,都是单室墓,这些方面的统一性分别继承了东汉和魏晋丧葬文化理念。墓葬是否随葬陶俑群、形制固定为带盖方形的墓志尺寸大小具有身份等级差异,说明北魏把汉晋的部分葬俗进一步发展为礼仪制度。而帝陵墓室涂黑、部分陶俑左衽则是保留的北方游牧文化传统。随葬品中所见拜占庭金币、下颌托等,是西域商贸往来的见证。出土的胡人侍从俑和佛教用品,表明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以上各种因素和谐共存于同一墓葬,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当时在汉文化主导下的多元一体格局。墓葬中“太和之风”的形成主要是孝文帝对于洛阳陵墓区的规划、汉与鲜卑势力的持续消长和北魏统治下复杂的人口构成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孝文帝积极主动承继汉晋文化,目的是将拓跋鲜卑纳入华夏统绪中。对洛阳北魏墓葬实物材料的解读,能够直观全面地认识汉文化对北魏政权的影响,为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北魏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与孝文帝之间并无血缘关系,维系二者关系的纽带是政治.冯氏虽凭借孝文帝这张政治王牌攫取了北魏政权,但对孝文帝却心存猜忌,因此多设监视加以压抑.对冯氏压抑的反抗心理,成为孝文帝当政后迅速迁都洛阳的催化剂和重新组建政权的感情因素.从此,皇权取代后权,北魏政治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15.
从洛阳出土的西域鄯乾、鄯月光和于仙姬墓志可知:北魏王朝使鄯善王"世君西夏",任鄯乾为"辅国将军城门校尉"和"征虏将军安定内史"诸职。于阗国主女于仙姬远嫁文成皇帝,居魏宫七十余年,死后陪葬"西陵"。车师前部王长子与其妻鄯月光流寓洛阳,死葬北邙。这些正是北魏时期西域诸国"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万有余家"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16.
墓志表明,元氏贵族的籍贯无一例外都是洛阳,甚至已死亡的贵族也要从子孙的籍贯为洛阳。墓志中籍贯的记录并不规范,这是北魏墓志的普遍情况。元氏贵族分布较为集中,体现了聚族而居的特点,其中最为集中的地方是都乡。北魏洛阳都乡原存在于内城之外,南迁贵族到来后居住于此,景明二年(501年)开始筹建外郭城内里坊,都乡内原有的里,由城外的乡里变为城内的里坊,都乡建制不存,但其名仍存在于籍贯中。  相似文献   

17.
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北方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且不利于北魏政局的稳定。为了维护统治,孝文帝实施了一系列赈灾防灾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开仓赈恤,减免田租;移民就食;问民疾苦,关爱鳏寡孤独者;祈雨;劝课农桑,加大重农力度,实施均田制;建立仓储制度;迁都洛阳;兴修水利等。  相似文献   

18.
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生于北魏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三月,终年三十三岁。他五岁登基,在位二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鲜卑族的一位年青有为的皇帝。他颁行俸禄制,反对北魏官吏贪污舞弊;颁行均田制,促进北魏农业生产的发展;颁行三长制,编订北魏户籍,安定社会秩序;并把北魏国都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改革鲜卑族的旧式衣服;禁说鲜卑族语言,提倡汉语“正音”,以汉语作为北魏通行的语言;改革鲜  相似文献   

19.
洛阳东南约 6 0公里处的汝州温汤 ,是北魏、唐、金诸代的皇家温汤 ,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帝王后妃经常前来洗浴。特别是女皇武则天率群臣在此洗浴 ,饮酒赋诗 ,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和文物遗迹。  相似文献   

20.
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焦作市,佛教历史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在北魏隋唐时期,是平城与洛都、洛阳与邺城的重要通道。该地区青天河摩崖线刻观音经像、悬谷山太平寺石窟及摩崖造像和石佛滩摩崖石刻造像三处佛教遗迹,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对研究西域和中原佛教艺术的融合与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