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崇 《阅江学刊》2013,(6):141-145
《论语·阳货》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有特定所指,不是指全体女性。这句话之所以会产生很多误解是由《论语》创作时的语境丢失造成的。但具体指哪些“女子”和“小人”,在现在没有可靠的材料的情况下不便于作主观猜测,付诸阙如可能是更为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1 《三国演义》将智力高低、人才优劣描写成国家兴亡的主要原因。小说虽有天命、天意、天数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思想,但统观全书,还是重在人事,重在人谋,生动形象地将智力高低、人才优劣描写成国家兴亡的主要原因。 东汉是怎样灭亡的?小说开头第一口就提出“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以致天下人心思乱”,正如诸葛亮在反复“叹息痛恨”中总结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小说一再揭示:在诸侯混战中,如其说是军事、经济实力的较量,莫如说是智力的竞赛和人才…  相似文献   

3.
曹禺坚持“剧本永远定不了稿”,“使它(剧本)慢慢好起来”的创作态度,对《雷雨》多番修改.新中国成立以后,曹禺推出“开明版”.作者通过对鲁大海与周萍等人物的修改,强化阶级斗争,着意突出剧本中的光明力量,暴露与鞭挞资产阶级的丑恶,却造成了人物性格单薄、缺乏历史真实的困境.“开明版”的失败虽然是在曹禺“一腔热情”主导下完成,但也与历史语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殖民主义与西方汉学:一些有待讨论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松建 《浙江学刊》2002,(4):191-196
西方的汉学研究一百多年来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人们在为此而欢欣鼓舞之余,很少会平心考虑下述问题汉学作为兴起于十九世纪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一门学科,它所提供的关于中国的“知识”是否转化为西方列强殖民中国的一种“权力”?汉学家笔下的中国形象究竟是对于历史的真实表述还是权利关系支配下的人为的虚构?本文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西方汉学可以说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的产物,而它反过来又服务于而且强化了这种殖民扩张的需要;通过对这种“知识”与“权力”的互动分析,西方汉学中曾经存在过的一些殖民话语因素有可能会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女性作品中的自我迷恋与自我封闭也是女性写作中寻找“自我”的一种表现。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女性写作 ,在“自我”形象上的姿态是一种“寻找”和姿态 ,是失落之后的重新面对。而 90年代的“自我”形象又有所不同 ,在经历了确立、重建与进一步的认知之后 ,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自我”开掘走向更为深化的局面 ,其个性之丰富 ,姿态之鲜明都是此前女性写作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其中还有一些迷失 ,但从根本上说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努力 ,女性“自我”形象的发展仍然无可否认地证实着女性对自身性别的认知正一步步走向更为真实与深刻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王璐 《生存》2020,(10):0088-0088
苏轼被一帮嫉妒文采的小人所诬陷身陷“乌台诗案”。苏东坡的人格是高贵的,即使那些小人步步为营,他不是让小人收拾的服帖乖巧,而是去寻找自己。《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对苏东坡文人品格的高度肯定。《苏东坡突围》从语言艺术角度来看,余秋雨的语言风格多样新颖,修辞的使用是他散文的一大特点,我从“赞苏轼”和“贬小人”两个方面,来分析《苏东坡突围》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7.
诗学文本中城市形象的迁移所具备的话语潜能,不仅能够开发出地域美学的建构意图,也关系着文化权力结构的修改过程。通过梳理中国新诗的发展线索发现,“北京”从各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中脱身而出的诗学形象,与新诗发育中的阶段性特征形成了奇妙的互文。“北京形象”在新诗中经历了三次明显的迁移:一是作为隐喻符号,从强调“文化”滑向对“国家、乡土”的强调;二是作为意识形象,从被附加“大语境”转为现代文化的“内核引领者”;三是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由视觉景观向自然景观的还原。“北京形象”的审美迁移话题背后,关联着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进行自我安放等诸话题。  相似文献   

8.
濂、洛兴起是宋代学术史中的重要时期,但濂、洛并举不过是后人所加,在历史的场景中,真正形成自己的学术圈并成为强势话语的是二程洛学.在古都洛阳,人员、文化活动等相对集聚的实存状态中,以程颢、程颐等为代表的士人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形成了自己的言说范武.作为一种私学,当洛学面对着作为意识形态强制色彩浓重的新学时,洛阳的地域、人脉的政治取向为洛学在北宋的崛起提供了盲说的权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艺术美与环境美并没有呈现出一种对立的姿态,而是统一于绘画之中。从环境美学研究的角度看,北宋的山水画作品最具研究价值。宋代郭熙基于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环境观,其中对可游、可居山水的重视成为他思想中的独特之处。从北宋山水画作品中的点景人物、人工建筑以及家畜形象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强烈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0.
启蒙是西方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思潮,在启蒙的视域中考量卢梭与马克思的承继关系,能够彰显两者在思想上的承继关系,并凸显他们对于启蒙超越的不同维度.卢梭和马克思都对启蒙精神进行了反思,并通过不同的路径实现了对于启蒙的超越:卢梭在政治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批判,提倡公意,追求良知、道德自由;马克思则在经济学语境中实现了他对于启蒙的超越,把启蒙问题转化为了“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问题,并在对于资本逻辑的批判中塑造了一种新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结构、智能系统、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影响下,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变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艺术主体虚拟化、虚拟主体间性的形成,展示了艺术生态的转型:数字化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让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依附于特定的地点,不同的“语境”近在咫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创造和重置“语境”的过程中,艺术作品变得具有“非物质性”和“交互性”,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不再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而是“交互”和“对话”的互动关系,此时的艺术主体不再是孤立封闭的形象,而是动态开放的形象,艺术主体间与欣赏者之间成为艺术共生平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民”一词在东西方语境中早已有之.西方语境下的“人民”话语,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密不可分,原本就具有公民、个人、国民的法律内涵.在古汉语中,“人民”原为民氓,指的是与君、臣相对而存在的平民大众.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汉语中的“人民”才具备了现代法律话语的意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精英们希望通过运用民族传统思想和价值来丰富马克思主义,通过“人民—群众”路线以克服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在“七五宪法”中将“人民”作为一个绝对的整体、一个完全的意识形态称谓,尝试通过人民权威在实践中的确立,以确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在法律领域内将人民与敌人对举、人民与整体相连的实践,使得法律语境中的“人民”脱离了个人、家庭和种族的基础,导致了法律与人民性的背离.同时,作为绝对整体的“人民”在法律中的地位不断被神化,使得法律的权威难以树立,规则秩序失效,权力不断膨胀,而作为个体的人民的基本权利也就不能得到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文艺规律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文就作家的经历、创作激情和灵感等主观因 素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试作一些探索。                 一 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总是以他们对艺术典型的独特的创造载入文学发展的史册。 正如别林斯基说的那样:“在真正艺术的作品中,所有的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 有任何形象重复其他形象,而是每个形象都有其各自的生命。”①自然,文学创作中的 独创性必须是真实的,不是作家的任意编造,不是以意为之。诚如黑格尔所说:“独创性是和真正的客观性统一的,它把艺术…  相似文献   

14.
北宋中叶振兴国家财政的主要措施赵云旗北宋中叶以后是中国历史上号称“积弱积贫”的一个时期。“积贫”是指国家财力的严重亏空,“积弱”是指对辽、金战争中的屡屡失败。《宋史·食货志》载:宝元中,“计江、淮岁运粮六百余万石,以一岁之入,仅能充期月之用”。当时的...  相似文献   

15.
作家文化形象不是真实作者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也不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隐含作者的形象,它是由作家、读者、批评家共同建构的作家的公众形象.本文从批评的角度,论述了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及其机制.毫无疑问,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是以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为基础的,但批评家自我的融入和批评家所属文化的"社会集体想象",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作家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他者形象.要使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公正性,批评应走向开放的多元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金朝与中国史上其他北族朝代同样是种复合体制的朝代,即“胡汉”杂揉的多元文化的时代,除女真本族与北族传统的社会文化外,还有汉族社会与汉文化的影响.金朝及其他北族朝代和汉族与汉文化间的关系始终是历史上的重要课题.以金朝而言,不但是继辽及北宋所建之国,而且更进入淮河以北的中原之地,北宋华北深厚的汉族社会基础及文化无疑是促成女真“汉化”的主要因素.汉族传统学术文化与北宋型学术文化是金代不论北族或汉族都共同所接收,则金人对所承绪的社会、文化如何看待?对异代前朝的看法如何?是个被忽略但应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就笔者所见,金人对辽、宋的政治、社会等史事极少提出看法,而谈论多在于汉、唐时代.对于北宋士大夫倒有些许看法,但其看法在于文化学术方面,而又以文学为主,这是颇为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7.
符丽芳 《唐都学刊》2001,17(2):54-56
"君子人格"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这也是目前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个论题.在<论语>中,孔子从道德涵养、政治理想、义利之辩这三方面君子、小人的区分中探讨分析了"小人人格",指出"重利轻义"是小人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8.
张琦 《北京社会科学》2003,(4):96-100,118
本文试图从自我认同的角度来解读过士行的剧作“闲人三部曲”中的“闲人”形象。“闲人”的痴癖是个人的生活仪式 ,是他们自我命名的媒介 ,借此免于沉默无声 ,实现对平凡黯淡人生的超越。尽管生存于当代 ,但“闲人”认同的却是传统文化及其人格形象 ,这种向传统文化的寻求庇护 ,为的是使自己免于裸露在时代的震荡中。在关于人的有限性、人在世界中的位置的问题上 ,“闲人”在将各自的痴癖推向极致的同时 ,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 :僭越与敬畏。  相似文献   

19.
韩渝 《东西南北》2008,(11):16-16
湮没在历史中的不只是真相,还有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在中国,杨家将的一门忠烈深入人心,而潘仁美则是一个大奸大佞的小人。这个遭人痛恨的潘仁美在历史中真有其人,只是名字中间少了那个仁字,名叫潘美。只不过,这个历史中真实的潘美,却是一位足以被后人敬仰的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20.
晏子,姓晏名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晏子春秋》(以下简称《晏》)是以晏婴为中心人物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晏》中的晏子已经不是历史上的真实原理,而是艺术上典型。 (一) 晏子虽然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之一,但除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广为流传外,其它关于晏子的传闻就鲜为人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从分析晏子的形象特征入手,探讨一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