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我们全面研究广西地方史和壮族史,甚至宋庆历史时,常常会涉及到浓智高这个历史人物。过去史学界对侬智高的问题曾经进行过多次的讨论,但对许多问题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试就侬智高的国籍问题以及他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的性质问题,谈些个人肤浅的意见,就正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侬智高是中国人,而不是交趾人由于侬智高曾经被交趾统治集团强派充任广源州知州,宋史又把侬智高列入《广源州蛮传》,而广源州又是今越南高平省的一部分地方,所以侬智高的国籍问题引起了人们许多争  相似文献   

2.
侬智高的传说是侬智高起义的历史见证,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侬智高既是一位本领非凡的好汉,又是一位智慧超群、勇猛顽强的统帅,更是一位备受壮族人民景仰的领袖。  相似文献   

3.
史称宋代的壮族首领侬智高是一位“能属文”①、“善用兵”②的人物。纵览壮族古史,象他这样文武兼备的人物是不多见的。然而,翻开中国汉文古籍,侬智高却足足被骂了九百多年。时至今日,赞颂者有之,贬骂者亦不乏其人。究竟侬智高是该赞颂、肯定的人物呢,还是该贬骂、否定的人物?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在这里谈一些粗浅意见,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宋仁宗皇佑四年的壮族反宋领袖侬智高,在归仁大战败入大理后结果如何?在我国现行的多数大学教材中几乎是众口一词,言其不知所终。如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认为:“侬智高本人逃往大理,不知所终。”而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也只谈到,“侬智高焚益州城(今云南昆明境内),由合江口入大理国”。由于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笔者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仍认为侬智高的下落是“一宗历史疑案。”近期翻阅有关资料,认为侬智高的下落似可根据前人史料做一定论了。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壮族地区远在秦汉时期就在中原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唐代,在壮族居住的边远地区,建立了五十多个羁縻州县。宋代,壮人侬智高在广源州(羁縻州,今属靖西县)起兵反宋失败后,宋王朝将支持它镇压侬智高的邕州三十六峒的壮族首领封为土司(亦通称为土官),有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同发遣、权发遣等土职,使之“藩篱内部,障防外蛮”。这些“其酋皆世袭”的州、县、峒凡五十余所(参见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以下简称《虞衡志》)。同时,还分封随狄青镇压侬智高而来的二十七名将校为土司,也得世袭。从此,广西壮族地区(主要是桂西,包括左、右江及红水河、龙江中游地区)便出现了土司制度。元明两代,土司制度日臻完善。其间,土司的设置也有了一些变化。明代,土官最多时达一百九十多人。  相似文献   

6.
侬智高是壮族古代史上一个著名人物,研究壮族历史甩不开其人。过去,研究侬智高的文章很多,然因所凭以立论的史料未能加之以必要的辩正,常公说公理,婆说婆行,争持不下。为使研究得到一个接近事实的结论,对有关侬智高的史料和认识作一粗略的考辩,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壮族历史有不少问题至今没有廓清,本文仅就何时跨入文明门槛、是否经过奴隶制和侬智高起兵性质略谈浅见。笔者认为,考古材料和古籍记载表明,壮族发生阶级分化的时间比预料的要早,至迟商周之际部分地区即已跨进文明的门槛。进入阶级社会后是否经过奴隶制?通过对考古材料、语言材料、民间文学艺术、文献记载等的综合分析,壮族是经过奴隶制的,但不是希腊罗马的典型奴隶制,也不是一般的家长奴隶制,而是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可称之为家族奴隶制。侬智高反宋既非农民起义,也不是民族战争或地方割据,而是一场反对蚕食,反对割让,保境自守,力争内附,以便完璧归宋的爱国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8.
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宋朝广南道邕管羁縻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发动了震撼岭南、影响深远的反对宋王朝的战争,历时一年。对于侬智高的这一军事行动,是正义之举,还是非正义之战,有关史学工作者存在肯定、否定和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三种不同的意见。持否定意见的同志其所持的观点,归纳起来,似可名之曰:落后社会制度反对先进社会制度论;赏赐多于剥削论;分散抵抗辽夏力量,割据岭南分裂祖国论。对于这些观点及其例证,我是不敢苟同的,并认为,一些同志否定侬智高,就是从这些错误的前提推导出来的错误结论。笔者不揣浅薄,试就上述几个观点略加评述,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从人被“文化”入手 ,考察壮族先民思想文化的萌发 ,阐述壮族社会原始文化风尚的特点 :已学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已懂得制造和使用舟船及牛、马车 ;在制度文化上还未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产生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 ;在风俗习惯上推崇断发文身和“拾骨葬”  相似文献   

10.
干栏建筑是一种人类古老的居住形式 ,干栏建筑在我国范围内的存在的历史及在我国范围内不同的地理分布情况被广泛的探讨 ,展示了干栏建筑这种传统建筑形式的演化状况 ,为干栏建筑研究提供了一种基础的事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湖新村”大型居住区是20世纪80年代南京的城市“明星”,但是到了2000年初,该社区就已经衰落.2003年以来,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空间改造.十年过去,这些改造有成有败,其中“败”的成分居多.文章围绕空间改造与居住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对南湖新村改造进行了剖析:南湖新村空间改造的集体失效,并非在于设计本身,而在于其最初的居住者(下放户).作为被历史遗忘的一群人,空间改造触动的是他们的集体记忆,激起的是其本能的空间抵抗.正是这一“弱者的游戏”,消解了政府空间改造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百色学院学报》2007,20(6):137-140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无国籍女人无国籍女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族群【王晖,黄家信】2007.1人类学视野中的“无国籍女人”———以广西大新县A村为例【李娟,罗柳宁,龙耀】2007.1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流变及其思考【罗柳宁,龙耀】2007.1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民众立场: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遗产成败的关键【罗树杰,韦国友】2007.1积淀在汉民族心灵上的道家思想【徐杰舜】2007.1论壮族民间传说中的侬智高【凌春辉】2007.1文化适应:社会变迁中靖西山歌文化的选择【陆斐】2007.1从关公的“生命史”看汉民族的精神片断【熊迅】2007.1历史上岭南诸神考源…  相似文献   

13.
读了武文同志在《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的《“鸡招”考释》①一文,使人获得启发和教益。壮族民间仍十分流行崇鸡的习俗,本文想以桂林壮族地区人们崇鸡习俗的表象为例,探讨其源流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就笔者的所见所闻也谈及其它地区壮族和兄弟民族的崇鸡习俗。桂林壮族多居住在边陲山区,他们是越人的后裔,经过历史的演变和民族的融合,他们  相似文献   

14.
广西那坡县壮族节庆“响囊海”仪式及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嗝囊海”不仅是广西那坡县壮族重大的民俗节庆,也是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阿同”的交往活动媒介,是中越边境少数民族对七住杰出的民族女英雄怀念、敬仰而演变过来的一种祭祀活动。“嗝囊海”节庆期间,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以歌传情,尽享欢乐。其仪式音乐简单质朴、韵味悠长。  相似文献   

15.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但在当今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承载城市历史的空间不断遭到改造而丧失,各种城市记忆“错位”与“遗失”使得人们对曾经熟悉的家园感到不知所措.如何保护城市意象,在大规模城市更新的趋势下同时又能延续城市文脉,引用城市更新和城市意象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以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大桥区域“长桥饮马”为例,通过对其随历史演变的过程分析,试图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建立“长桥饮马”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吊脚楼(干栏)的分布和起源 唐元稹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自注: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巴人是今鄂西土家族的祖先,“阁栏头”就是吊脚楼,通称干栏。元稹诗记述鄂西土家族人有住吊脚楼的传统,说明原因是山多平地少,而且使他联想到巢居,大致猜到了吊脚楼的起源。 干栏居住方式是一个世界现象。人类古文明所及之区几乎都有干栏踪迹,遗留至今者大致以热带较为密集。中国干栏分布状况以云、贵、桂三省为中心,川南、鄂西、湘西、粤西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越南的壮族、布依族、侬岱族等台语支民族广泛使用经汉字改造的记录本民族语言的方块字,经研究,这一文字系统有一定的区域性,麽公是此类文献的主要著作者,而麽公起先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服务,与土司政权关系密切,主操祭祀活动,后来也逐步服务于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8.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近来兴起的“以房养老”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关注。本文归纳城市居民“以房养老”的三种方式,以供养老。移居郊区,出租市内住房有人认为城市是年轻人“打拼”的世界,并不适宜老人居住。因此,有些老年人就选择了“以房养老”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傣族的三个社会分期切入 ,对滇国和滇越的内在联系再进行了深入探讨 ,指出滇即越人早期对“干栏”的称谓 ;滇国 ,即居干栏的越人之国 ;滇人 ,即以干栏为祠的越人  相似文献   

20.
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内容十分丰富。在文化属性上,它体现了鲜明的稻作文化或说“那”文化特征,反映了壮族宗教信仰的内涵,展示了壮族的认识水平和民族心理。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