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饶应祺署理新疆巡抚。在其抚新期间,内忧外患,对新疆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很大威胁。为此,他一方面精心料理边务,安定边疆;同时对于新疆的开发也甚为关注。为了发展新疆的经济,率先办理新疆矿务,提出了一些开发新疆矿产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尽管受时势所限,许多实践活动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但其开发新疆矿产的尝试,对于后来边疆地区的开发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朝统一漠西蒙古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此后,又相继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和张格尔之乱。清末同治朝时,新疆地区又出现了动荡,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的入侵以及沙俄侵占伊犁,使得清朝在新疆的统治面临崩溃。综观整个清代,在清朝保卫甘肃、统一新疆、平定叛乱、收复领土的过程中,哈密一地始终都是清朝经略新疆的支点和依托,也是保卫中原地区的屏障,起着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制定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公共政策系统入手,分析了新疆地区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针对特点概括出了新疆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是新疆地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10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特殊支持政策,为新疆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新疆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进行研究,尤其是通过对新疆地区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我国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地区,研究该地区外商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对于制定合理的外资利用政策和进出口贸易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新疆地区外商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了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外商投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一种正的长期均衡关系,即贸易创造效应,且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新疆地区外商投资是引发出口贸易的原因,而进口贸易则解释了外商投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清季新疆屯田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政府统一全国后 ,在新疆实行了内容不同 ,制度各异的屯田制。清季新疆屯田加速了新疆地区农业的发展 ,也促进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1884年新疆建省,促进了新疆社会发展,使近代新疆社会变迁达到了顶峰。收复新疆失地、经济实力增强以及讨论和制定建省方案,为新疆社会变迁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新疆社会变迁构建了全新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废除腐朽落后的伯克制,在边疆民族地区慎选官吏,改变了分而治之的民族隔离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制度开始走上近代化轨道,增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巩固西北边防。  相似文献   

8.
1759年清代统一新疆后,为加强对这个多民族地区的统辖,针对回疆特有的民族、宗教与文化制定了单行法规--<钦定回疆则例>.作为清代少数民族立法的重要成果,<钦定回疆则例>在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新疆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的民族法制 ,在以前历代民族法制的基础上已臻于完备。清代除总的制定了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民族法规 (《理藩院则例》)外 ,又先后分别制定了青海 (《西宁青海番夷成例》)、西藏 (《藏内善后章程》等 )、新疆 (《回疆则例》)和西南“苗疆”(《苗汉杂居章程》等 )地区民族法规。这些民族法规既有其“统一性 ,又有其不同之处 ,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法规各有其特点。清代的民族法规 ,对于加强边疆地区的统治 ,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和平安定 ,保证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大家庭的巩固 ,都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左宗棠既办过洋务,镇压过农民起义,又平定过阿古柏在新疆策动的叛乱,抵制过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因此史学界对他的评论多偏重于洋务和军事,而对他在政治方面的成绩却很少论及。左宗棠在同治七年(1868)以后进入甘肃和新疆,光绪六年(1880)离开甘肃赴京,在甘肃、新疆期间是颇著政绩的。笔者试就此问题谈点浅见。一、整顿吏治账济饥民减轻百姓负担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甘肃灾害频繁。据《皋兰县志》记载:同治“十一年三月地震,  相似文献   

11.
1884年11月,清朝设立新疆行省.首任巡抚刘锦棠采取了政治安边、军事强边、经济兴边、文化固边等一系列措施,标志着新疆防务建设的全面展开,使晚清新疆防务建设达到顶峰.建省时期的边陲新疆,成为晚清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杨应琚在雍正、乾隆朝两任西宁道、陕甘总督,他在西北为官期间正值清军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及处理善后事宜。任职期间,他调整了西宁府、安西和新疆东部的军政建置及陕甘总督管辖范围,并在西宁地区、肃州、巴里坤、哈密、乌鲁木齐等地组织屯田,大力发展边疆文化教育和其他利民措施。从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促进了西北边疆的发展,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和平与发展问题关系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联着整个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和平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军事伦理范畴 ;二战后随着核武器的发展 ,维护和平、避免战争是有其可能性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我们反对以武力或以武力威慑来解决国家利益分歧 ,主张武力的防御性、自卫性原则 ,在军事安全领域内也同样开展合作、对话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利用森林树木构筑军事防御工程的传统。出于军事防御功能的需要,围绕着与辽、金、西夏、吐蕃、大理等接壤的边境,宋王朝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以及江淮、荆襄地区进行了大量森林植被的培植和保护。从时间和覆盖的范围来看,两宋边防林的形成是宋王朝刻意经营的结果,边防林的建设与保护一直是两宋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边防林的营建时断时续,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两宋边防的安定,并对边境百姓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动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我国提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现状,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动员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武器装备信息化;着重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动员能力;形成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工业;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国防是最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国家是这一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国防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协调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在参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必须与长治久安战略统筹起来,实现发展与稳定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关系的失衡和脱节是多年来新疆形势不断恶化的根本原因。要发挥经济带对新疆工作的积极作用,必须从增强长治久安的基础出发,实现有群众基础的稳定和广得民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屯垦是我国用于治理边疆的一项特殊的手段,在古代西域的稳定和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中总结了从西汉至清代各代屯垦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屯垦地点多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军事扼要之地,受西域内外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屯垦的重心逐渐由南疆向北疆转移,如此的空间转移也带动了清代以后北疆城镇群带的兴起。自然影响力和政治驱动力是屯垦发生的两类动力因素,探求其作用机制,认为这两类因素是古代新疆屯垦规模之大、屯垦时间之长、屯垦成效之明显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富弼重视从整体上、全局上看待军事问题:统筹整体军事布局;统筹国防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治安;居安思危,积极备战;反对宦官监军;理顺军事管理体制;师出有名、反对行刺等。富弼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清代同治年间陕甘回民大起义对甘肃地区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关系到清廷在西北的政权统治及甘肃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清末乃至民国初期甘肃社会的发展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陕甘新驿道沿途为中心,对同治回民大起义后甘肃地区的堡寨兴废、民众生活、军队建设等方面状况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此次大起义破坏了甘肃地区的经济,减少了人口,但同时也给陕甘新驿道沿途部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风气带来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