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讨论几成热潮。本文拟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方法论原则作些探讨。一我国哲学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意见。第一种意见以传统的教科书为代表,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本刊从1986年第一期开展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的讨论以来,受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使得这个讨论遂渐深入,这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无论就其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既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它涉及的理论内容最基本而又最具体,范围也很宽广。除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关系外,还涉及与技术改革的关系,社会改革的特点,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方式及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特点等等问题。就目前的讨论看,在将社会改革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这一点上,意见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其他问题上还有许多不同意见,好些问题尚未触及,如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究竟有那些丰富的理论内容,都是值得讨论的。本刊热诚地希望同好者赐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材建设是开好思想品德课,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材内容作一下探讨研究。 一、教材内容极应调整 1、存在的问题 目前,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①教材内容不固定、不统一。从笔者所掌握的教材和有关教材建设的文章看,这个问题相当突出。首先,教材内容究竟由几块和哪几块组成,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权威的分法。沈阳师院刘云翔认为思想品德课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修养学为其基本内容,它包括共产主义理  相似文献   

4.
(一)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讨论中,常常涉及到恩格斯的一些著名沦断、特别是《反杜林论》中的有关论断。而在理解上义众说纷纭、分歧很大。因此,深入研究以求完整准确地把握恩格斯的思想,对于这个讨论无疑将会起到促进作用。 1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哲学也在不断发展,哲学的对象、内容和性质也在不断演变。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概括了两千多年来哲学发展的历史,指出在以往的哲学家那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哲学内容现代化、哲学理论体系科学化的大讨论中,哲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什么?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这部分主要探讨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一般特点、存在方式、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等,从而构成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内容。另一部分是关于物质世界普遍规律的一般应用,即主体对客体的关系的规律。这部分主要  相似文献   

6.
在哲学改革的讨论中,人们对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材普遍感到不满意。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体现出哲学应有的方法论功能,而主要是提出了一些分析社会的具体结论。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难免带有很大的变更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原理本身,不仅是体现一定社会历史观的理论,而且也具有方法论功能。历史唯物主义是人们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思维逻辑去分析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形成,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方法,或者说这些范畴、原理是运用一定方法的结晶。事实上,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且是所有的科学,其中包括那些实证科学,本身既在内容上揭示某种本质和规律,又内在包含方法的意义。人们掌握了这些理论,就以这些理论所具有的思维方法、逻辑范畴和思想内容指导人们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任何  相似文献   

7.
1、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研究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认识论性质的科学,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论,也有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本体论。各种观点直陈纸面,众说纷纭。而进一步廓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性质,是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为此,本文向持“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观点的同志求教一个问题,以求把讨论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何领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编写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哲学教材,这是哲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问题展开了争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界解放思想、百家争鸣,重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理论界讳言异化问题,哲学书籍几乎不提这个问题。报刊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也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异化”这个概念真的被马克思抛弃了吗?难道在哲学中它不应该占据一席地位吗?对欧美哲学界讨论得如此热烈的异化问题,难道我们应该长此保持沉默和冷淡的态度吗?否!异化问题的研究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很重要的,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不注意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是可惜的。本文不拟全面讨论异化问题,只想着重研究一下马克思著作中异化劳动的概念,以及它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0.
哲学对象,是哲学这门学科存在的根据。它决定了哲学的性质,同时也规定了哲学的基本内容。关于什么是哲学对象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几年来,在我国哲学界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论者对哲学的对象是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界说表示异议,提出了如下观点:(1)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而主张哲学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真理与价值关系的问题,哲学界正在开展讨论,这是哲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但我们以为,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也应当从更广泛的范围,即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我们主张:不仅真理具有价值,而且一切认识都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讨论一门课程教材的体系,先要确定这门课程的名称与内容。因为名称不同,内容则异,体系也随之而变。中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名称,现在尚有争议。有的主张叫中学语文教学法,有的不同意这个名称,而主张叫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这个问题不先解决,教材体系问题就不好讨论。因此下面先从名称谈起。一九八一年下学期以前,我是主张用中学语文教学法这个名称的,后来认识有了变化,否定了这个主张,认为还是叫中学  相似文献   

13.
孔扬  姜大云 《理论界》2011,(6):94-95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它在唯物主义的演进中实现了从直观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从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革命。我们主张把这一世界观革命的实质概括为"对世界进行历史化理解",它具有复杂而深刻的形成基础——历史的前提、思想的前提和阶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哲学界讨论哲学的改革问题,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想法。我认为,要恢复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活力,必须做到体系多样化、内容现代化、观念开放化、功能适用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哲学界中,有一些同志主张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提法。这个论断,本来是毛泽东同志概括出来的。他说:“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转引自《光明日报》1978年9月10日刊登的周培源同志的文章)“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提法,诚然可以继续讨论,但是,认识论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却是哲学动态中显而易见的趋势。我认为,最重要的不在于引用某一论断来确立某种提法,因为在经典著作中也可以找到其它不同的论断,真正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应着眼于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认识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真正的哲学吴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是哲学界多年来讨论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先考察时代与哲学以及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时代的关系。时代与哲学时代概念要反映的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各种社会现象和过程的总体、本质特...  相似文献   

17.
礼法问题是研究儒法斗争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年来讨论儒法斗争,在儒家主张礼治,法家主张法治这个问题上,大家的看法基本上一致。但是,到底什么是儒家所主张的礼,什么是法家所主张的法以及礼法的来龙去脉,还没有弄清楚,甚至还有若干糊涂观念。为了坚决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彻底地肃清王张江姚“四人帮”在历史科学领域内的流毒和影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认真地讨论一下,是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历史过程中的主体选择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在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讨论的新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与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理解有关,而且涉及到主体选择的社会历史依据,这就是历史过程中的偶然性、多种可能性和非严格决定性。承认历史过程中存  相似文献   

19.
一前年制定哲学社会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的时候,在北京的哲学工作者提出在哲学颁域内一些同自然科学密切关联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认为哲学领域内这个重要方面也应该积极发展并对这个方面的研究确定了一个名称——自然辩证法。但在讨论这个名称的时候,就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志主张叫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讨论中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所以,在规划草案中把这两个名称都保存了下来:既肯定了“自然辩证法”这个名称,同时又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感到,改革不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首先,改革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改革作为把旧事物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变,使之能够适应客观情况的过程和手段,剥削阶级可以用,被剥削阶级也可以用,但在不同阶级手中进行改革,就会有不同的涵义:剥削阶级掌握政权时实行的改革,是被迫对被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