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8年7月,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围绕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再认识的问题,与会代表解放思想,各抒己见,展开自由争论.一方面,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僵化的理解,进行了批评性分析,指出这是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深入研究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就如何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对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新见解.在会上,笔者谈到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多样化的哲学体系,从结构上看,它包含着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比较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苏联式的体系。但是,越来越表明它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要求。 不言而喻,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编写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具有高度科学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专著和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矛盾论》是他论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代表作,它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矛盾论》完整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体系《矛盾论》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的贡献,是它第一次完整地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的哲学,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外壳,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拯救了他的活生生的辩证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明确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溶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  相似文献   

4.
适应时代要求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反思录》评介袁理10多年来,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又对实践唯物主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研究,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识。王金福同志的《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哲学体系及其模式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模式需要相应地改变,这既是实践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要求。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模式是本世纪30年代从苏联传来的,它基本上是斯大林的哲学模式。当今时代,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如果不改革传统的哲学模式,就难以在精神上代表现时代。张国祺同志所著,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一书充分表达了这一要求,它是我所看到的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这个问题的专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朱波 《理论界》2011,(11):4-7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写于1846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诞生地和发源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态。它所阐述的唯物史观原理,它所确立的社会发展观,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观察人类社会结构及发展规律的指导原则和科学方法。可以说,它是社会认识方法论的"宝库"。本文试图回归原著,追根朔源,谈谈《形态》中的社会认识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对旧哲学的突破首先是方法论的突破张义生唯物辩证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结构上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进行考察。本文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它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8.
目前许多哲学教科书,在说明构造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时,一般都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来源于恩格斯。但是,当我们对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作深入的分析和考察之后,就会发现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仅不是来自于恩格斯,相反,它与恩格斯所理解的哲学也有许多不同。因此,本文主要就思格斯所理解的哲学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费尔巴哈论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因为它彻底摆脱了费尔巴哈,确立了实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费尔巴哈论》则是恩格斯晚年为了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这两篇著作,论述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与一切旧哲学体系的区别。其他经典著作,如《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是批判其它哲学体系的产物,因此亦有不少这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就是站在现代化科技成就的基础上,面向中国和全球问题,努力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时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世界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的世界,没有一个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无法适应这个世界。因此,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繁荣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就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根本宗旨、理论基础,以及我们所建构的哲学原理新体系,谈一些认识。 (一) 当前,我们探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根本宗旨:为了更好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与改造当代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目前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科学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必要作些改造。改造或者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是要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所阐明和体现的哲学体系,另外去建立或创立其他什么哲学体系,而是要改造一下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三十年代的一批哲学家们所发明的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至今还是我国唯一的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这一哲学体系,使之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对哲学的迫切需要,早已是时代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4.
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和逻辑起点的探讨存在分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统一的。但是,历史起点不一定是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必然是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生产范畴。生产范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体系区分开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归宿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和逻辑起点统一于生产范畴。  相似文献   

15.
陕大海 《江汉论坛》2002,1(2):12-15
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分析马克思哲学实践范畴的形成、涵义以及它在哲学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实践范畴是内涵最小且不可再分解的范畴,它对整个世界的"解释"(即对哲学中的其它范畴的解释)也就是对它自己的"解释".因此,通过实践范畴的这种"自我运动"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逻辑上是可行的,而这种以实践范畴为基石的哲学体系本质上是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实践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独立的科学体系。乌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杨耕 《中国社会科学》2023,(4):99-121+206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结构”体系,初步形成于芬格尔特等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于米丁等人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弗罗洛夫的《哲学导论》力图建构一种苏联式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卢卡奇力图以“总体性”为根本原则重建唯物主义辩证法,哈贝马斯力图以“社会交往”为中轴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南斯拉夫的“辩证唯物主义派”力图建构科学性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民主德国的柯辛则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凝聚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独特理解,并明确提出“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这一命题;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具有“中国内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刘丹岩、高清海的《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开启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肖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力图以实践的观点为理论基础和建构原则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82年第4期《求是学刊》发表张奎良的《论存在范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一文认为,存在是标志事物最基本的共同特性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含义是对事物现实性的肯定;从人对世界认识顺序来说,存在高于物质,是最广泛的哲学范畴,应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几十年来,从物质范畴出发而展开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改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式转换,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态势.范式转换是一个隐喻,它根源于中国的现代化以及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喻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取得的实践理性的唤起和人的理论自觉这两个主要成果,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性化研究和学术的民间化,并将通过个性化研究和民间学术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一般仍限于对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调整或修补,还远不能总结、概括我们这个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和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人们对此仍然感到不满足。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当历史地、发展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形式,它决不是僵化的和封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