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师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其交互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师生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归因,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又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师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归因模式、制约因素和对行为动机的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师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交互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影响;(2)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对教师教学成败归因的影响。探讨师生对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及其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烟台随机抽取大学生1219人,探讨了大学生对交往成败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交往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大学生交往归因中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显著,年级因素只在IUC、ESU两项原因上存在差异,性别因素只在ESU一项原因上存在差异;大四学生在愿意邀请的主动性上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女生更愿意邀请他人,交往成功后的期望明显高于失败后的期望;大学生在交往成功后更多地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失败后更多地产生了消极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经过定量分析后发现,失业人员将失业现象主要归结为"企业"、"领导"和"运气"三个方面的因素,而且在归因过程中,失业人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和一定的性别差异;失业人员与在职职工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认知差异。本文还着重针对这些研究结论进行了归因解释,并从思想观念、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原因等方面对这一心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查并考察高中生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特点,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作指导,运用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根据不同课堂成就情境对高中生进行归因训练,结果表明:高中生对课堂成就情境的成功归因为:努力、策略、能力、教法、难度、家境和运气;对课堂成就情境的失败归因为:努力、策略、难度、教法、运气,能力和家境。与对照组相比较,这些因素,除家境外,均在课堂成就情境中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改变高中生课堂情境的成败归因倾向并增强高中生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其学业成绩。同时,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是影响归因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业不良学生在成败归因上存在归因偏差、消极归因倾向比较严重。教师应针对其消极归因倾向,采取归因训练等措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6.
李冬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112-113,126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245名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英语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和情境因素;(2)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其英语学习成败的归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将英语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归因进行比较后发现,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英语学习的成功依次归因为努力、情境、运气和能力,而将失败依次归因为努力、情境、能力和运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和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感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工具的方法,回收61份被试问卷,分析了西北民族大学蒙英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情况,旨在探讨不同归因倾向对民族生学习成败归因心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内控特征的学生成绩和外控特征的学生成绩之间有显著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内控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努力程度因素优于其它两个因素;能力高低因素特征的学生成绩和身心状态或情绪因素特征的学生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内控因素中的努力程度与各外控因素之间有显著差异,努力程度因素优于其它外控因素;研究还发现11名学生有习得性无助感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调查了郑州市部分中学初一到高一四个年级的749名学生。运用有关量表,测量了他们的学习适应性、16种个性因素和智商,搜集他们的语文、数学及外语成绩。影响中学生归因的内部因素主要有:A.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状况。它们与学习成败的努力归因呈正相关,与学习成败的运气归因呈负相关。B.个性因素。影响学习成败的能力归因个性因素有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激进性、乐群性、敏感性、幻想性、有恒性;影响学习成败的努力归因的个性因素与有恒性、幻想性、世故性、紧张性、独立性;影响学习成败的难度归因的个性因素有持强性、世故性、独立性;影响学习成败的运气归因的个性因素有紧张性、有恒性和自律性;影响学习失败的运气归因的个性因素有持强性、敢为性、幻想性、有恒性、自律性、紧张性、激进性。C.智商仅对成功的能力归因产生影响。D.归因与身心健康呈正相关。E.学习成绩与能力的运气归因呈负相关,与其它形式的归因无关。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对学习成败归因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运用有关量表 ,测量了郑州市某中学初一到高一四个年级的 749名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心理。发现从初一到高一各年级的中学生在失败后的归因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性别差异也表现在失败后的归因 ,其差异从初三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10.
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美国心理学家Weiner认为成败主要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等方面因素。大学生对自己成败归因的方式不同,对其自我意识、学业成就、情绪、人际关系、就业等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中国学习者外语学习负动机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心理控制源理论,对12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内部因素是中国学习者负动机的首要因素,心理源内外控者在内部因素上的表现没有差异性,但外控者比内控者受外部因素影响程度大,负动机影响因素反映出了学习者的归因倾向。从归因视角探究负动机影响因素的产生根源,发现除文化及学习背景的差异外,学习者的个性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引导学习者形成合理的归因风格才能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成绩归因的调查显示:努力、兴趣和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在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民事归责原则是民法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学者几乎一致认为荚美国家的民商法特别是合同法的归责原则从来就是严格责任原则,而且大陆法国家也有朝这方面发展的趋势,我国的民事立法也采用严格责任原则。从法理、国外法律的规定、相关判例、国外法学界的论述和相关立法技术的比较来看,结论则截然相反。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以过错责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语本族语学者在SSCI经济管理类期刊上所刊发的研究论文以及我国学者在相应学科所撰写的英文会议论文中立场归因性的对比研究发现:尽管中西学者在立场归因表达方式上总体趋势一致,但是他们在显性、隐性和模糊三种归因手段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本族语学者,国内学者不善于利用不同立场标示语来恰当地传达自己对命题内容的评价。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回避以显性的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又不善于利用隐性和模糊立场归因手段来谨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可见恰当地表达立场是国内学者进入国际学术圈时应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主体不同、原因不同、对应罪状不同,是战争赔偿与民间损害赔偿的主要区别。两者不容混为一谈。日本政府拒不谢罪与赔偿,不但违反了国际法也违反了《中日联合声明》,构成了新的国际不法行为。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迫使受害者不得不拖着伤残老病之躯,东渡日本力挽狂澜再次“抗战”,他们的成败是中日两国能否世代友好下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6.
话语立场反映言者对命题内容的主观意向。基于中国和美国大学生议论文语料,从形式、语义、归因、位置四个方面比较二者立场表达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整体上过度表达立场,尤其是立场(半)情态动词、介词短语、状语子句过度使用,立场词汇贫乏,在句中位置不够灵活,过少表达认知来源或角度,主观立场过多,文章主观性强,有悖于书面语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立足于在心理学的层面上,从归因偏差这一独特的视角来重新解读和审视管理决策。在管理决策中,若能对所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结果作出理性、客观的归因判断,则会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组成人性的任何要素都具有个体性、群体性及类性。个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之间的关系及类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分别就是个体人性之间、群体人性之间及类人性与其他物类性之间的关系。个体性、群体性及类性三者之间不仅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存在互相平衡与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发展观的本质和旨归在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价值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人的全面发展"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和价值尺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