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油气田开发工程最大的特点是风险因素多,不确定性大。期权理论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前沿技术。借鉴看涨期权定价模型推导的原理,构建了油气田开发工程投资期权价值模型和油气田生产运营期权价值模型,建立了投资临界油价和废弃临界油价的方程,举例说明了临界油价和期权价值的求解方法,分析了临界油价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影响船舶经济性的因素,选取在油价剧烈波动下误差最小的必要运费率RFR为评价指标,并运用ARCH模型对国际油价进行波动性检验,发现油价呈现ARCH效应,提出了在油价剧烈波动下论证船舶经济性的方法.同时,应用油价剧烈波动下船舶经济性评价的案例,验证了其优越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油价剧烈波动下船舶经济性验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经历多次剧烈波动,对于油价波动原因的分析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话题。首先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历史进行梳理和阶段性划分,然后对国际油价波动的结构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采用SVAR模型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般供给冲击和短期外部因素冲击均会对国际油价波动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并不大。相比而言,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超过供给冲击,而且以经济活动指数衡量的一般需求冲击并未造成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这说明,国际油价的异常波动与我国近年来对石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模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燃料油与国际基准油WT1油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价格已与国际接轨,并已经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正逐渐形成影响国际油价的“中国标准”,但是与国际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了解我国燃油期货价格与国际油价之间的一致性与相互影响程度,努力提高我国在石油相关产品中的定价能力,对于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1年1月至2014年10月国际石油价格和中国石油进口量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结果显示,油价与石油进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油价对进口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价格的影响。目前国际油价跌势迅猛,石油大量进口不会造成油价反弹,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这次油价下跌的进口契机扩充石油战略储备,石油企业应进行资源整合并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6.
国际油价预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在油价预测方面不能如愿以偿.大部分预测结果都是错误的,国际油价变化往往与专家预测正好相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经济学理论有问题,也不能说明油价预测所采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造成这些预测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很难将影响油价变化的各种因素准确地量化,因为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系统.本文分析结论如下石油资源预测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可采储量又同油价密切相关;石油需求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但是油价和石油需求之间相互变化关系并不十分敏感;没有一种天然资源能够直接替代石油;外在力量干预世界石油市场,使石油优先开采顺序理论遭到破坏;石油资源控制主体目标各异,石油市场行为就不可能"循规蹈矩";石油投资中"沉没成本"概念,造成传统投资理论"失败";政府"卡特尔"行为难量化,油价预测模型缺乏"智能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PEC主导的限产协定效果的显现,下半年国际原油市场持续攀升。2018年的油价将延续2017年的走势。从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因素、美元汇率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方面,对2018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综合考虑影响油价涨跌正负效应,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原油供给和油价影响因素态势发展下,2018年油价将会相对稳定,全年或将出现阶段性大幅度涨跌,但是整体还将保持上升态势,预计Brent、WTI原油均价将会达到54~64美元/桶和52~62美元/桶。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国际油价高位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的。通过定性分析和油价预测发现,油价高位运行态势将长期维持下去。高油价对石油产业下游石油化工和石油精炼产业的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2004年和2005年石油化工和石油精炼行业的利润和国际油价数据为基础,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出与合成材料产业利润增量最大化相对应的油价水平以及与石油精炼产业盈亏平衡点相对应的油价水平。结合国际油价未来走势,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和石油精炼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对2016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因素的主要作用,在产量相对过剩情况下,尽管2015年油价已经下跌至成本价水平,但2016年油价整体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预计2016年Brent、WTI原油均价为40~50美元/桶,并且两市明显价差将消失。  相似文献   

10.
油价预测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价预测是一项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对油价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准确预测油价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不同供求特点下的原油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借此解释了形成各种油价波动形式的原因,对油价波动的内在规律性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本文还考察了油价在历史上的变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总结了在石油市场基本成熟和供大于求条件下油价波动的若干运行规律.本文试图为进一步探索油价运行规律,指导油价预测实战尝试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将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准确预测国际油价趋势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长期趋势多步预测模型, 设计并开发了国际石油价格长期趋势预测系统(LOFS)。该系统的应用证明:LOF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未来国际油价的变化趋势, 但预测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参数(小波波形、峰谷选取严格度、波动检验量常数)。基于计算实验的思想, 提出了一套确定参数的方法, 并据此预测了2013年Brent原油价格的走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实际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埃克森、美孚、壳牌三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六个方面的特点,阐述了投资资本回报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三家公司的年度报告数据,重点探讨了1991-2002年石油价格与投资资本回报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首次定量测算得出了投资资本回报率与石油价格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定量分析了其两个主要内在原因,一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投资主体为勘探与生产业务投资,二是石油销售的利润是国际大石油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在基本上处于长时间高涨态势后又在近期保持了趋势性低迷。现有国际油价走势的研究难以对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国际油价走势给出充分解释。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双重定价悖论或许能够对新世纪国际油价走势提供另外一种有效分析视角。英国Brent原油价格日益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基准油价格,但其所处区域市场的原油产量却逐年下降,直接导致Brent原油价格上扬,Brent原油价格通过基准油价格制度带动整个国际油价上涨,并在扩大效应的支撑下放大了国际油价上涨幅度。国际油价上涨和高位运行需要建立在旺盛的石油需求基础上,一旦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出现不振甚至萎缩,国际油价就会大幅度下降,出现低迷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油气定价方式是油气行业竞争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定价方式的改变将显著改变油气企业的收益。假设政府通过选择三种油气定价方式(市场竞争形成价格、价格绝对固定、价格相对固定)改变油气行业竞争环境,对双寡头企业在每种价格条件下的新市场和成熟市场进行管道共建共享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形成价格条件下的新市场和成熟市场,企业之间均能够实现管道共建共享;价格绝对固定条件下的新市场,企业之间能够实现管道共建共享,成熟市场则需要进一步考虑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和收益;价格相对固定条件下的新市场和成熟市场,企业之间均不能够实现管道共建共享。因此,推进油气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油气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管道重复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国际原油均价较2019年大幅降低,震荡幅度显著扩大。展望 2021 年,从基本面和非基本面着手,分析全球经济、供需、美元、期货、地缘政治和能源结构等因素未来动向,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进行整体展望和预测。预计2021年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原油价格将震荡上行,但需警惕突发事件的短期冲击,Brent、WTI原油均价预测结果在44~54美元/桶和41~51美元/桶范围。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前,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而复杂, 下行风险显著。受此影响, 国际原油市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 在回顾2012年国际原油市场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从原油市场供需基本面和非基本面形势两个方面, 较为系统地展望了原油市场发展态势, 并对2013年油价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指出, 欧元区经济和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恶化是2013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因此导致国际油价走低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国外期货价格与国内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反映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国际CBOT豆类期货市场与国内DCE豆类期货市场的传导关系、传导路径、传导效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国际豆类期货价格对国内豆油期现货传导作用比国内豆类期货价格更强;DCE豆油现货价格与CBOT豆油期货,DCE大豆1号期货价格与DCE豆油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与CBOT大豆期货、CBOT豆粕期货、DCE大豆2号期货以及DCE豆粕期货价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8.
油价波动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能源利用效率低,这使得油价波动对该省的影响日趋凸现。本文在探析湖南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依据该省的石化产业链分析了油价波动对该省的价格传导途径,同时细致研究了油价波动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文章最后从油价波动预警机制与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原油定价机制逐步市场化,国内与国际油价的关联性大大提高。以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消费物价水平的传导为研究目的,以2007年1月-2015年12月为样本区间,从国际油价对CPI的传导机理入手,依据传导性质划分为直接传导和间接传导两条传导路径,并以此作为研究框架。以协整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Wald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实际传导过程及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消费物价水平的传导包括垂直传导和空间传导。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传导效应在油价波动方向、波动幅度和传导速率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