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能够完整地演唱八部《玛纳斯》的史诗演唱大师,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位· 《玛纳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它广泛流传于柯尔克孜民众之中,是一部口耳相传的口承史诗。这部史诗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抗击入侵之敌的英勇事迹,每部史诗描写玛纳斯家族一位英雄的事迹。史诗《玛纳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玛纳斯》是指史诗的第一部《玛纳斯》,此部主要描写英雄玛纳斯的英雄业绩;广义的《玛纳斯》是指包括第一部《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依》、第三部《赛依铁克》、第四部《凯涅尼木》、第五部《…  相似文献   

2.
《玛纳斯》是一部口承史诗,通过史诗演唱者的演唱活动,《玛纳斯》才得以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演唱史诗的民间艺人被称作“玛纳斯奇”,在史诗《玛纳斯》的传承与传播中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史诗《玛纳斯》的传承大致可分为家传与师承两种方式。家传在《玛纳斯》的传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吉尔吉斯斯坦有位名叫加额拜·考捷克的玛纳斯奇,据说他的七代祖先都是玛纳斯奇,世代相传,他是家族的第八代玛纳斯奇了。居素甫·玛玛依演唱史诗的本领也得益于家传。我国另一位著名的大玛纳斯奇艾什玛特·买买提从小得到家传,他父亲买买提是一位…  相似文献   

3.
亚瑟·哈图是《玛纳斯》史诗学术史上的关键人物,是第一个将乔坎·瓦利汗诺夫和拉德洛夫搜集记录的《玛纳斯》史诗译介到英语世界的学者,为《玛纳斯》史诗学向西方学术界的延展搭建了一座桥梁。哈图一方面在译文中附有拉丁转写,使英语读者能感受《玛纳斯》史诗的口语特征;另一方面,还完成了大量的注疏性工作,对史诗文本背后的民族文化知识和相关的学术信息进行了梳理汇总,使读者对19世纪柯尔克孜族的史诗传统有全面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玛纳斯》史诗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4.
柯尔克孜人民中史诗《玛纳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三大史诗之一。 《玛纳斯》是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满负盛誉的一部宏伟的史诗。《玛纳斯》学者们一致认为:“《玛纳斯》是用纯洁精美的歌演唱的一部长篇历史叙事诗,是柯尔克孜人民的一部百科大全书”。它反映了柯尔克孜的历史、语言、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理想和愿望、欢乐和忧愁。是一部语词丰伟、有权威性的英雄故事(史诗)。 《玛纳斯》史诗产生于何时,对此,史诗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宝贵瑰宝。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是其中一部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一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专题讲座是一门本科全校性选修课,《玛纳斯》教学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个普及性教育。我们从课堂实践出发就其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教学法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针对化的设计,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宝贵瑰宝。柯尔克孜族《玛纳斯》是其中一部英雄史诗,与《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一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专题讲座是一门本科全校性选修课,《玛纳斯》教学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个普及性教育。我们从课堂实践出发就其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教学法和教学方式进行了针对化的设计,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史诗《玛纳斯》属于口头文学,其传播方式有两种:口头传播与文本传播。由于口头传播范围有限,文本传播成为史诗流播范围得以扩大的重要途径。论文探讨史诗《玛纳斯》口头传播局限以及文本传播成因,从史诗的搜集、记录、整理、出版、翻译等方面评述域内史诗文本传播的发生、发展过程,指出对于"活形态"史诗来说,口头传播是其根本特征,但如果缺少文本传播这种方式,史诗很难形成跨民族、跨地区、跨国界传播态势,这对于《玛纳斯》史诗的"世界化"无疑是一种损失和缺憾。  相似文献   

8.
《玛纳斯》有70多种译文,吉尔吉斯斯坦也曾出现过两位《玛纳斯》演唱大师,但是,其中一位只演唱了第一部《玛纳斯》,另一位演唱了三部《玛纳斯》。他们都早已离开了人世。其他的歌手很多,然而,他们一般只会演唱《玛纳斯》的片段。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能够完整地演唱八部《玛纳斯》的史诗演唱大师,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位。居素普·玛玛依的存在,被国内外学术界认为是一个奇迹。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有什么主要特点呢?与其他的《玛纳斯》异文相比,除完整性之外,居素普·玛玛依的唱本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保留的…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合奇县是我国柯尔克孜族著名史诗《玛纳斯》的重要流传地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化蕴藏,自古以来这里就成为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宝库,20世纪内涌现出了世界闻名的《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以及其他数十位《玛纳斯》史诗歌手。对这样一个特殊地区开展全面的田野调查,在大量第一手资料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和总结《玛纳斯》传承、发展规律,进而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鲁王》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大新发现,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1.
《玛纳斯》在柯尔克孜人民群众中家喻户晓。一代代柯克尔孜人听着《玛纳斯》从孩童长大成人,一代又一代的柯尔克孜人听着《玛纳斯》离开了人世。唯有史诗《玛纳斯》与柯尔克孜民族长存。著名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在《玛纳斯》的序言部分这样唱道:奔流的河水有多少已经枯干,绿色的河滩有多少已经变成了戈壁,多少人迹罕见的荒野又变成了湖泊河滩,平坦的大地冲成了深涧,高耸的山崖变低塌陷。从那时候起啊,大地经历了多少变迁:戈壁上留下了石头,石滩又变成了林海,绿的原野变成河滩,山涧的岩石已经移迁。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  相似文献   

12.
史诗《玛纳斯》,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它千百年来,在柯族人民中间,由专门演唱《玛纳斯》的民间歌手——“玛纳斯奇”靠着口头演唱,一代一代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不断再创作,成为今天的规模宏伟、色彩瑰丽的英雄史诗。它深受柯族人民的喜爱。人们虽然不止一次、十次、百次地听唱,每当节日或劳动之余,还是要邀请“玛纳斯奇”来演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仁钦道尔吉、郎樱主编,被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列入“中国史诗研究丛书”第一批书目的5本著作出版。它们是:《格萨尔论》(降边嘉措)、《江格尔论》(仁钦道尔吉)、《玛纳斯论》(郎樱)、《南方史诗论》(刘亚虎)、《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斯钦巴图)。2000年6月9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中国史诗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98岁高龄的民间文艺学泰斗钟敬文先生会上这样评价: 典型的史诗是人类早期的东西,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时期高级阶段的产物。当然,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位于新疆天山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史诗《玛纳斯》的主要流传地域。阿图什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它又是南疆的一座文化名城。我曾多次去过阿图什,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1965年,那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文联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到单位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到设在万里之遥的新疆阿图什的《玛纳斯》工作组报到,参加《玛纳斯 》的翻译工作。那年,我24岁,刚走出校门。7月底到单位,8月底便提着一个装满春夏秋冬衣物和书籍的大箱子启程。我坐了5天4夜的火车,到了乌鲁木齐。在那里停了一…  相似文献   

15.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初探吴兰,白晓清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柯尔克孜主要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黑龙江省富裕县达满柯乡五家子村和富裕牧场各分场居住着部分柯尔克孜人。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形式多...  相似文献   

16.
壮族古代社会文化的瑰宝——评《布洛陀经诗译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史诗之国,各民族的史诗异常丰富。除早巳蜚声海外的藏族《布萨尔王传》、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外,彝族的《梅葛》和《阿细的先基》、纳西族的《创世纪》、布努表瑶的《蜜洛陀》、苗族的《苗族古歌》、拉祐族的《牡帕蜜帕》等,在国内外也都享有盛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的《布洛陀经诗译注》,不仅为我国史诗宝库又添一新瑰宝,且为壮族古化历史和社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7.
多少奔腾的河水已经枯干, 多少绿色的河岸变成了戈壁滩。……平坦的大地被冲成了深涧, 高耸的山峰崩落塌陷。从那时起呵, 大地经历了多少巨大的变迁! 唯有祖先留下的史诗, 仍在一代一代地流传。……著名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开头就是这样唱的。这部规模宏伟的史诗与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传》一起,被誉为我国民族民间三大史诗。它以巨大的容量、迷人的色彩,昂然步人世界民间文学之林。  相似文献   

18.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断言中国没有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的出现,不仅说明黑格尔的过于自信,更填补了我国史诗的空白.《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对《格萨尔王传》的研究笔触由初期的研究延伸到有关宗教、民俗、军事组织制度,甚至具体到神灵系统、数字等更为广泛而又细致的研究领域.本文所涉禁忌,属于宗教民俗范畴,作者拟就《格萨尔王传》中禁忌民俗事象,略述一二,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藏族、蒙古族的《格斯尔》,卫拉特蒙古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我国英雄史诗的三大高峰。解放以来,对三大史诗的搜集、出版,批驳了中国没有英雄史诗的谎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前几年《江格尔》已经用托忒蒙古文、回纥蒙古文陆续出版。现在我们计划把《江格尔》的全文用汉文译出来奉献给广大读者,目前其第一卷本出版之际,我们回顾我国对《江格尔》的搜集出版里程,展望未来的研究,并简要介绍卫拉特人的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读出神圣史诗的冲击……──灯下读《玛纳斯》札记茜子德高望重的巴卡依汗王有年轻、可爱、英俊、勇敢的独生子巴依塔依拉克,他多次荣立战功,深受人民爱戴。在与卡勒玛克的激战中,他冲锋在前,不幸右臂中箭,手中的战斧失落,被敌人击砍落马,头颅着地。当巴卡依老人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