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问题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分层抽样50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心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缩写为SEM),研究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相关影响.提出大学生对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心理健康因素、心理应对方式,其次为父母教养方式的间接影响;人格因素也对网络依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今网络发展迅猛,网络文化愈加丰富,网络正剧烈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影响.教师应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和网络特点,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利和弊,探索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和网络心理疏导技巧,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树立自尊、自信和自律意识,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与习惯,增强心理防范,保持网络心理健康状态,让网络为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的 ,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同时并存交错影响的复杂状态 ,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理智认识网络的挑战和影响 ,采取相应对策 ,防止和减少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文章就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分析、探讨,在充分肯定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正面影响的同时,着重指出网络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如何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认为网络本身的固有特性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相关.探讨了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以及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人格危机,对青年大学生正常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人格危机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自我情绪控制、情感体验、意志力、个人言行约束等方面.我们要采取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省教育;建立多级网络人格危机防控体系,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利用绿色网络文化培养和塑造当代青年大学生等措施,帮助青年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外界各种刺激的增多,青年大学生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应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那就是如何维护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青年大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外在环境因素对其心理的影响,对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生活便利的同时,其参与人群的广泛性、传播方式的及时性、信息来源的庞大复杂和良莠不齐,给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逐渐出现。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利用网络心理疏导法、网络心理咨询辅导法、网络自我心理调节法等方式方法,以及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网上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疏导途径,解决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网络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而在众多的"网民"中,大学生则是其中的主力军,因此,网络带给大学生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地把心理健康与网络问题结合起来,维护与保持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让大学生以更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重要渠道,网络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从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心理特征调查入手,通过实证统计和定性访谈,分析归纳了90后大学生典型的网络行为及心理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网络生活化、便利性、休闲娱乐化和互动平等性等都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最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促进90后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既为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科学地分析与把握互联网对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思想、人格四个层面上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网络应用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特征以及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高校应从占领网络思想教育主阵地;推动“两课”教育进网络;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校园网站特色建设五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进一步开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介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文化生活空间,同时也为人类建构起了新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极大的影响着当代人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频繁的一个群体,其行为方式受到了网络媒介消费的深刻影响.现今网络媒介消费中存在很多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十分盛行,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尤其是深寓其中的跨文化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需要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信赖心理、侥幸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退缩心理等五种影响大学生成才的消极心理因素及其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克服这些消极心理因素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具有独特性,即自我意识显著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际交流网络化,生活环境社会化。这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和个人原因。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针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运用激励鼓舞方法,以引导他们在各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设备网络终端,已成为各种思潮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消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从学习主体心态的类型、学习主体心态的分层结构影响学生心态的主要因素及优化学生学习心态的策略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调查研究,归纳出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习心态具有相互共存、相互影响、相互传动效应和时代趋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整体消费并水平不高,尤其是城乡大学生消费结构差异明显的事实,这种明显的消费差异行为及消费结构差异对于城乡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农村大学生中,人情消费偏低程度与心理落差及多重性格形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人情消费水平越低可能出现的心理矛盾越多。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被卷进游戏文化的漩涡,这不仅可能影响到其中少数人出现极端性的心理问题,而且可能削弱相当一部人在正常方向上的激情投射,并使其在沉溺之中将不良影响扩散到更广大的学生群体之中。现今太多的游戏都包含了不同性质的诱导攻击性的内容,沉溺者接受这种不断重复的心理刺激,有可能影响到其不当攻击性心理的逐渐积淀,并使其在特定刺激下爆发的可能性增强。游戏沉溺与厌学心理之间还有着明显的蔓延相依关系。鉴于游戏文化问题对大学生已经形成的负面心理影响,对其进行调控则是社会与学校必须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