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希金既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塑造了达吉娅娜、奥尔加、奥涅金、连斯基等具有独特个性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屠格涅夫的作品与普希金的写作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继承了普希金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且用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的一天,我心情不太好,甚至有些消沉。我努力工作,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上司又诸多刁难。我当时有一个好朋友奥尔加,她在我们工作地点附近的一家医院当义工。这天她找我来,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车,但我需要给‘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基于特有的道德认知和塑造能力对主体作出善恶评价或形成与善恶相关的印象。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也不同于历史形象、文化形象等概念。"道德"作为名词限定"形象"时,"道德形象"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而当"道德"作为形容词来限定"形象"时,就有"道德的形象"和"不道德的形象"。道德形象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形象和集体道德形象。道德形象与人类道德生活密切相关,道德形象对个体和集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与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下对中国形象的表述有所不同,他对中国既有由衷的赞赏和褒扬,又有诚恳的批评和建议。罗素在其"中立一元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避免了"乌托邦化"中国形象和"意识形态化"中国形象两个极端,然而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仍然是典型的西方人在西方现代性危机背景下注视中国时流露出来的欲望和恐惧的体现,这对现今西方社会的中国形象表述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离骚》中,屈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灵均"形象。"灵均"形象的塑造背景,主要体现在国家危机、社会思潮、政治困境、身体焦虑等四个方面。"灵均"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哭己不幸的失意者形象,而且还是一个歌己不屈的反抗者形象。只有当这两种形象共同存在时,他才是屈原自我形象的完整投影。如果说前者形象引发了后世文人对屈原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与同情,那么后者形象才真正引起了后世文人对屈原的不屈精神产生崇拜和追求。  相似文献   

6.
运用自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调查问卷",调查韩国团队游客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结果表明:韩国团队游客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总体评价比较高。在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各因子的评价上,韩国团队游客对杭州的"自然资源"、"历史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认可度较高;对"旅游活动"、"娱乐和夜生活"的评价相对较低;50岁以上组群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受要好于年轻组群;回头客与初次客相比,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有更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形象色彩被视为词语的附加义,现有文献对"形象色彩"的研究存在命名缺陷、条件范围偏窄等问题."形象"无法涵盖形象色彩的条件类型,引发形象感的不仅有五种外觉,还有三种内觉和数量,所以用"具象"更为合适;判断形象色彩有无的依据是对事物的共识和词形的具象作用;形象色彩是汉语具象化造词的动机和结果,与方言色彩、历史色彩等其他附加义有本质差别;复合词的形象色彩很复杂,语素的多义性与形象色彩的有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形象是和人类的文明相伴生的。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形象是现实世界的存在方式。而人们对形象的反思必然要形成形象科学。历史之初的形象科学也就是后来人所说的哲学。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哲学逐渐独立化而成为智慧学,但围绕逻辑的自适性也形成了一定的封闭性。这些哲学都多少带有"经院"的痕迹。为了克服概念的演绎所带来的惰性,人类必然要追随形象的发展使哲学"回归"到形象科学。当然这不是简单的返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形象科学将在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基本问题上给与全新的回答。她以形象生态体系的内在建设性为主导线索,以把握"完备的客观性"为依据,在形象内在矛盾的展开中引导人们正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可操作性"蕴涵到她的基础理论中,从而真正实现"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罗旋的短篇小说集《含笑》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探析作者笔下的四类女子形象:"妖妇"形象,"天使"形象,"大地之母"形象和当下"双性同体"的新女性.文本对客家女性塑造,既表现了作家的地域意识和客家情怀,但也流露出传统男性视域的狭隘.  相似文献   

10.
尽管国内对于旅游形象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缺乏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探讨.文章以重庆市民为例从旅游形象三个连续链的角度探讨世博会的完整旅游形象.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评价都是正面;在世博会的三个连续链整体形象方面,重庆市民认为"美食小吃"、"商机/贸易"、"嘈杂/人多""特色展品/各国珍宝"和"冷漠"也是世博会的形象,而这些在封闭式题项中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1.
在晚清中国人眼里,英国不再是夷模鬼样的异国形象,相反成了"乌托邦"理想国。文章通过比较早期驻英使臣郭嵩焘和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对英国形象的塑造及其对英国和本国关系的摆放,论述了晚清去"夷"化后的英国形象。郭嵩焘笔下的英国成了一个处处胜过本国的典型的"乌托邦"异国形象,而薛福成则把其亲见的英国塑造成一个能够与历史上的中国媲美的"乌托邦"形象,以此方式尽可能地保存和维护了关于本国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以《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和《成都商报》三张有影响力的报纸2009—2013年期间关于图书馆的报道为依据,分析我国报纸对图书馆报道的数量、篇幅、立场与议题,归纳出图书馆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三家报纸在这5年来建构的图书馆形象为:"知识天堂"、"边缘化文化机构"以及"管理不善"的图书馆形象。为了有更好地发展,图书馆除了苦练"内功"之外,还需要提高对自身的媒介形象重视程度,不断改善自身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3.
旅游形象再定位是建立在原有旅游形象基础之上的继承和更新。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以"山"、"海"、"江"、"泉"、"石"、"榕"为核心要素的自然资源及以闽都文化和宗教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对福州旅游市场的调研表明,福州的旅游形象定位并不鲜明,温泉资源是福州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资源,目前福州最突出的旅游品牌为温泉旅游产品及海峡西岸中心旅游城市的打造。本文通过对原有旅游形象定位的评析,保留"温泉古都",并结合资源、市场、产品分析,认为"海西福州,温泉古都"符合福州旅游的最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的作风建设有两个理论视角.一方面,从作风与素质关系的角度看,应该从提高行政官员素质这一根本点着手,对"德才兼备"的素质要求作出新的诠释.另一方面,从作风也是形象的角度看,应该着力塑造我国行政官员的"责任形象"、"公共形象"、"理性形象"等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15.
"鲁迅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符码,其生成过程与现代中国的动态语境密切相关,深刻地勾联了阐释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形态。"鲁迅形象"是由自塑和他塑合力而构成的公共形象,对其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考察可为探索现代中国发展的社会史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使新移民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形象.新移民文学一方面通过对"刻板化形象"的解构与"世界公民"形象的重构来摆脱"东方主义"话语的束缚,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根"意识的追索与终极关怀的探求实现了其自身对主题的超越,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的共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型"以地球圈层构造模型为类比,以"源像"和"化像"为次级形象体系,以"硬形象"和"软形象""我象"和"他象"为再次级形象体系,呈现了一个融整体观、动态平衡观、辩证观和建构观为一体的国家形象生态体系。基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和碎片化不足,遵循自内到外、由主体到客体的基本建构逻辑,建构的是一个三级形象体系结构,以期形成更加系统辩证的国家形象观。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中“士绅”形象的隐喻意义和结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民初的士绅在鲁迅小说中的形象内涵,一直缺乏认真研究。士绅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实际担负着隐喻传统文化"规训"力量、文化控制的意义;同时,作为"他者",士绅在鲁迅小说中起着形成"平民"形象内涵的对照物、结构小说模式的独特功能。从对士绅形象的研究,我们将发现鲁迅作为"平民文学"的主创者之一对传统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和洞察力度。  相似文献   

19.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20.
旅游形象的传播整合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形象的传播问题在"眼球经济"时代对旅游业的发展显得越为的重要,针对旅游形象传播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旅游形象的传播整合策略,即形象定位策略、口碑传播策略、节事传播策略和空间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