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泽让 《源流》2015,(4):18-21
一提到解放军,人们会马上想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联想到初创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其实,这一称谓是由我国南方的一支游击武装——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最早宣布并使用的。1945年1月19日,这支游击武装宣布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解放军"称谓。1945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实施西征战略行动,在广西、云南  相似文献   

2.
"解放军要跟着中国核心利益走",最早是军事迷提出来的。比如说,解放军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就提出:未来解放军的任务绝对不是现在说的防卫国土,而是应该跟着中国的核心经济利益走,中国核心经济利益到什么地方,解放军的力量就应该覆盖到什么地方。现在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灾的壮美画卷里,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温暖了全国13亿人民的心。在这张被命名为《最柔情的微笑》的照片上,一个帅气阳光的解放军战士怀抱一个北川灾区婴儿,解放军战士无限怜爱的低头浅笑和婴儿仰望这个身穿橄榄绿的解放军叔叔的天真表情,刹那间定格成抗震救灾壮美画卷里最柔美的瞬间。  相似文献   

4.
《源流》2015,(4):8-13
1月19日上午9时,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粤桂边分会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南路子弟代表逾300余人,在广州三寓宾馆隆重集会,纪念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70周年。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历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史。革命前辈前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怕千难万险,勇于奋斗牺牲的精神,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5.
李沅  董波 《金陵瞭望》2009,(10):40-41
南京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盛况 1949年4月23日当晚,35军全军在浦口大举渡江。除了广为人知的“京电号”小火轮以及渡江“十勇士”外,下关岸边的南京人民也积极行动,迎接解放军入城。江南汽车公司的工人闻讯后,纷纷把保存下来的各色汽车开赴江边,迎接队伍。茫茫江面,一时浪花如雪,船只如梭。人民解放军很快在下关江岸胜利登陆,并迅速控制了狮子山、紫金山等高地。  相似文献   

6.
身陷囹圄1944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部队领导率领部分主力部队从中山县五桂山区挺进粤中,我随队出发。1945年1月,挺进部队正式成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我仍在粤中部队司令部任书记(即秘  相似文献   

7.
巴渝古代民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渝人民在很早就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通俗民歌"下里巴人"和"竹枝词",起源于农事的民歌演唱"薅草锣鼓",也在汉代就已定型。这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民歌质朴清新、通俗流畅、含思宛转,经历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变异,它们曾是巴渝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巴渝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8.
李昌森 《中华魂》2020,(3):32-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十九届四中全会如是说。"人民"是四中全会公报的高频词。"高频词"是靠温度锻造的,少了温度就成不了"热词"。习总书记说得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周扬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开启了文学与人民结合的航程,但那时还是"人的文学"的时代,文学大众化只是使文学走向民间,"平民"只不过是"市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真正"人民文学"新时代的到来,因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如果没有思想感情的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民文学.周扬认为,"人民文学"创作只有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审美需要和审美情趣出发,才会有为人民所关心的内容,为人民所喜爱的新的民族形式,才会有艺术性和大众化高度结合的艺术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周扬提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扬"人民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并列,这里的"实际"、"实事"要理解为"事实",并且事实具有直接性和可靠性,由此"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价值事实在"实事求是"中更为重要。从价值事实中求"是",这个"是"就集中体现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事求是"的最终标准。人民利益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最高标准。由此人民利益标准就成为"实事求是"的最高标准中的核心。人民利益标准既是"实事求是"的最高标准,又是"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因而就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高标准的核心。只有坚持人民利益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1日,当陈尚明老人从电视上看到我强大的空军编队飞过天安门时,心情激动,热血沸腾,两行热泪止不住在历经沧桑岁月的脸上流淌。思绪又将老人拉回到五十年前,他驾机起义,投入人民怀抱的那一天——1949年10月16日。 为混饭误入“国军” 陈尚明是山东汶上县陈家村人,家境十分贫寒,5岁那年,父亲病故,连口薄棺材都买不起,母亲变卖了所有家当,埋葬了父亲,之后带着他们兄妹三人,沿村讨饭为生。17岁那年,听说当兵有饭吃,有衣穿,陈尚明就想投奔解放军,但苦于找不到解放军,为找碗饭吃,不得已于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7,(8)
十六岁那年,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了。少年的我虽不明"解放"的含义,但对北京城内的陡然变化感到了莫大新奇与兴趣。大家欢呼,扭秧歌,打腰鼓,欢迎解放军进城。在众多的解放军队伍中,那英姿飒爽的女兵,对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贪婪地跟随女兵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渴望自己也能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国梦",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突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毛泽东的人民动力观强调人民是实现梦想的动力、是梦想的受益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是实现"中国梦"依靠力量的理论依据。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人民群众,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色天露山     
许活宁 《源流》2022,(9):52-53
<正>天露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通二梁公祠)位于粤中“屋脊”开平市大沙镇岗坪村,地处海拔1250米的天露山腹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武装斗争根据地之一。1944年2月24日,从新兴县蕉山战斗突围出来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撤退到夹水榄坑村休整。3月下旬,经过重新整编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一团,由罗范群、谢立全、刘田夫率领,回师大沙夹水岗坪村,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根据地。岗坪农民梁木荣、梁伦祥、梁坛福等10多人自动组织援军工作组接济部队。  相似文献   

15.
海博 《山西老年》2013,(8):19-20
关于解放军的称谓问题,最早出自刘少奇1944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军委高干会议上的发言。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继刘少奇和中共中央军委较早提出解放军的称谓后,比较集中的是毛泽东于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和解放区军民展开全面反攻以后:8月11日,朱德提出"山西解放军";8月13日,  相似文献   

16.
谈同情心     
方文 《北京纪事》2009,(1):55-55
同情感是从内心滋生的爱心,是普世的情感,有了它就有助人为乐,就有与人为善,就有形成正义感为人民尽力的基础和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爱者仁之始,仁者爱之推"。古人说"恻隐之心人皆  相似文献   

17.
田居俭 《中华魂》2008,(10):16-19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覆灭和"文化大革命"的名存实亡,一个敏感而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怎样评价发动和领导这场"文化大革命"的毛泽东,怎样评价从遵义会议开始就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这是关系中国当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无法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步调,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指针.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核心和主旨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人民立场的研究和关注度持续攀升,就"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等思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深度和广度及研究内容、方法和视域方面仍存在薄弱之处,需从研究概念的规范性、研究内容的系统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不断予以优化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战士董存瑞英勇牺牲以后,有关他的文学叙述就开始"层累"式地出现.歌剧《董存瑞》率先通过对本事材料的增添和虚构将董存瑞纳入了"人在历史中成长"的因果序列,长篇小说《董存瑞的故事》以更细致的本事删增使"历史"在董存瑞形象上"道成肉身",电影《董存瑞》则通过"嘎孩子"的性格提炼,将"历史"夯实在个人的"主体的利益"之上."非虚构的虚构"原则,使董存瑞形象始终游移在传记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  相似文献   

20.
机遇爱潜伏     
苏海涛 《老友》2013,(8):1-1
麦家是著名作家、著名编剧,尤以创作谍战小说著称,人称"中国谍战剧之父""新智力小说领军人物"。他创作的《解密》《暗算》《风声》等谍战小说深受读者欢迎,2010年他更是凭借小说《解密》获得当年的茅盾文学奖。麦家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在军校的学习、生活为他以后的军事谍战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说起麦家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