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皇甫谧<高士传>是对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的古今八代的隐逸高士所作的传记.在<高士传>中,皇甫谧将隐逸作为审美对象来现照,表达对隐选人格的赞美,其叙事注重人物性格塑造,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魏晋的隐逸观念更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
皇甫谧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已毋庸置疑,但是对其祖籍安定朝那的地理位置却众说纷纭,本文对目前的一些主要说法进行了论述分析,并肯定了宁夏彭阳之说。  相似文献   

3.
西州逸士皇甫谧从小随叔父迁居新安,在河洛文化的熏染和自身的努力下,终于成为魏晋著名的学者.虽然皇甫谧是一位不愿做官的隐士,著述也多已亡佚,但他的思想和成就是处于时代前列的,其文学思想尤其是赋学观念既与时代风气大体一致,又有所超越,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三都赋序>突出地反映了皇甫谧的赋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针灸学家皇甫谧小时候顽劣异常,被村里人称为“霸王”。同乡的人都认为他是个蠢材,不堪造就。 抚养皇甫谧的婶婶恨铁不成钢,便将贪玩的他赶出了家门。谁知皇甫谧到外边弄来香瓜、甜果等东西,洋洋自得地献给婶婶,想用这番“孝顺”来平息婶婶的盛怒。  相似文献   

5.
对皇甫谧是否作《三都赋序》这一长期争执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怀疑皇甫谧作序的资料的质疑 ,借鉴和吸收上世纪 30年代初朱东润先生对陆机生平的研究成果 ,提出并证明皇甫谧《三都赋序》作于太康二年 (公元 2 81年 )《三都赋》初稿撰成之际。  相似文献   

6.
皇甫谧卒年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甫谧卒年新考徐传武《晋书·皇甫谧传》:“(谧)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卒,时年六十八。”关于这个记载,各种版本的《晋书》(房玄龄等撰本)未见有异文,散佚的各种旧《晋书》辑本(如臧荣绪本、王隐本、虞预本、朱凤本、谢灵运本、萧子云本、萧子显本、沈约本、...  相似文献   

7.
皇甫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甫谧是魏晋时期一位很有建树的学者,他不仅在史学方面成就突出,而且对于文学、医学、天文历法等学科也有颇深的造诣。然而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皇甫谧都相当的不幸。在世时,他除了忍受家境窘困、恶疾缠身的折磨外,还要抗拒统治者的威逼与迫害。去世后,卷帙繁富的著作陆续散佚,许多重要的学术思想和贡献已为后人所鲜知。更为荒唐的是,一生坦荡正直的皇甫谧竟被人加上编造《伪古文尚书》的恶名。因而,尽量地搜集整理有关皇甫谧生平及著述的资料,对于他的人格与风格,史学与史观  相似文献   

8.
《三都赋》的撰年及其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思《三都赋》很可能撰成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只有将撰年定为295年,才能与左思一生事迹基本相符。唯史载卒于晋武帝太康三年(282)的皇甫谧曾为《三都赋》写序,此则与295年赋成之说不合。对此矛盾现象,可作两种解释:(一) 皇甫谧所见可能为《三都赋》未定稿,并据此写序;其后左思又向张载访岷邛之事,对赋继续加以修改,方成定稿。(二) 由于皇甫谧文才平庸、后半生身体瘫痪,加之皇序与左思自序在主旨和结构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所谓的皇序是否为皇甫谧所写,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9.
胡春丽 《理论界》2009,(10):111-114
毛奇龄是清初著名的学者,生平交游颇广.对其交游群体进行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毛奇龄的生平、心理、思想、创作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本文就其本集诗文及相关资料,将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乡贤、患难之交、贵族权要、博学鸿儒、友生弟子等五个群体来考察毛奇龄的交游概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经历,皇甫谧和他的籍贯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皇甫谧籍贯为安定朝那(今宁夏彭阳县),汉唐历史典籍里记载是清楚的。1000多年前的朝那县,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符号,但仍应该让它来承载和见证曾经的历史。历史经历不能拷贝,它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后人们不应以经济意义上的浮躁态度来对待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一生中交友无数.比他年长二十岁的著名学者、诗人杭世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袁枚和杭世骏在交游历程中,惺惺相惜,互存作品,相互称赏,关系十分亲密.两人也经常就一些文学问题进行讨论,其中既有相同的看法,又有不少的分歧.他们的友谊从认识开始一直持续到杭世骏去世,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12.
李洪波 《殷都学刊》2008,29(2):81-85
周密是宋末元初的笔记撰述大家,他的笔记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各层面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文学、历史价值。周密的家学传统影响着其笔记撰述的原则和理念,父祖辈岁编日记的“家乘”、“日录”,为周密本人的笔记撰述提供了资料来源与撰述典范。而周密丰富的阅历和广泛的交游,对其笔记撰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识养成和资料积累上。  相似文献   

13.
陈诚的家世生平 ,一直存在一些隐匿不清之处。本文据新发现的陈诚文集、家谱资料 ,考述了陈诚的一生 ,对陈诚的祖籍、家世、生卒、登科、仕宦、交游、谪戍北户良乡、与修《永乐大典》、一使安南、五使西域、家居赋闲、晚年起用等生平活动业绩作了系统梳理 ,并附以《陈诚年表》。  相似文献   

14.
屠绅,清代乾嘉年间文人,与洪亮吉、黄景仁等为诗友。其小说好以古涩文字,写荒诞内容。好友陆祁说他"游戏文章都奥衍,猖狂意气剧酸辛"。其独特文风令其名噪一时,究其成因:一是当时社会思潮、学术风尚影响所致;二是屠绅朋友圈内皆好话异;三为屠氏自身修养性格、个人经历所致。  相似文献   

15.
天地人生大舞台——京剧名伶田际云与清季的维新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季戏剧与社会均面临改革,而戏剧和社会改革同样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优伶结交三教九流,与政治从来渊源甚深,清季民初的名伶田际云即其显例。此公一面登台亮相,与文人票友从事戏剧革新,一面广泛交游,凭借出入内廷宫禁之便,相继与维新革命活动发生程度不同的联系。而戏里戏外,情景交融,真假虚实,浑然一体。田际云革新戏剧,与文明戏(即话剧)南北两派的代表关系颇深,其与北派王钟声的交往前人着墨较多,而与南派任天知的关系其实同样精彩。三人在舞台上下的言行如出一辙,浓缩了清季社会风云变幻的时代相。  相似文献   

16.
日常交游是士人群体在地方社会中的重要活动。南宋庐陵士人云集,日常交游尤为频繁。在南宋政治、文学、思想和学术等领域表现全面的周必大,乡居庐陵期间与地方士人交游甚密,中年时期与胡铨"郊居从游几十年",晚年与杨万里的交游被誉为"庐陵二大老",他还邀约同甲、士人及门生到"平园"聚会。他们在实现心理认同的基础上"结群"交游,经由日常的走访、赏花、集会及诗文唱和等,构建较为稳定的交游圈,并在地方社会营造和传承颇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7.
胡绳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云 《云梦学刊》2007,28(6):17-20
学术界对胡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平、学术总体定位、近代史和党史领域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还难称系统深入。胡绳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巨大的开拓空间,胡绳在当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8.
管仲是春秋中期著名的齐相,对管仲之"仁",学界大多认可其尊王攘夷、辅佐齐桓公首霸中原的不朽功业,但对其人格上的不为其主殉死、为仇敌之相、战场上逃败等方面却颇有微词。其实,这恰是管子之"仁"的过人之处。此外,管仲之"仁"还表现为对朋友的真诚爱护,对齐国的深沉热爱。  相似文献   

19.
聂付生 《云梦学刊》2005,26(5):12-16
张兵先生是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学者。他勤奋、刻苦,著作等身,在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涉足的研究领域很宽,话本、小说与文化和武侠小说是其心力倾注的三个方面。他第一次提出的“准话本”概念和小说是一种文化的界定曾在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20.
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大师之一,其所著《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数十种,俱为享誉中外的学术名著。钱先生治学方法具有扩散性、内聚性和时代性三个显著特点。扩散性是指治学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内聚性是指对各类原始文献资料的深入钻研,而时代性则指读书与著书立说时所富有的经世精神。其学术思想归宿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学术生命与中国文化生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