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疍民到“市民”:身份制与海洋渔民的代际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国建 《新疆社会科学》2011,(4):129-135,168
文章通过对一户海洋渔民三代流动的考察,认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代际流动经过了一个由“显性制度安排下的结构性流动”到“有限的自由流动”,再到“隐性制度安排下的‘自由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变迁的主轴是以户籍为核心的身份制。但真正能改变个体社会地位的是依附于身份制的资源分配制度,而不是形式上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保障退捕渔民生计是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效的关键举措。鄱阳湖渔民生计经历了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渔业为主到鱼米渐丰、围垦初兴到农进渔退、退田还湖到禁捕退捕等历史转型,分别对应自给自足、复合性配置、高度集中调控与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变迁。生计转型与资源配置变迁是共生演变的关系,二者遵循历史、实践、生态的互动逻辑,依托倒逼、缓冲、适应三重“驱动—反馈”响应机制。为实现退捕渔民生计多样化、市场化、生态化可持续转型,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政府的关系,构建退捕渔民“上岸、转产、致富”的生计保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渔民翻身碑     
我们渔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为了能生活下去,曾于民国九年发起组织成立渔业联合公会.从此,我们的组织扩大了,发展到文、荣、即、牟、海、莱、胶等县.我们开始团结起来,那时我们做到的,有渔民互济、互相尊让、反抗官府、土豪的敲诈等.当时地方士豪劣绅与旧官府勾通,企图按设渔税,进一步的剥削压迫我们,我们在忍无可忍的地步下,随起而反抗,进行斗争.如沙窝斗争、浪暧斗争,当时反动者们(如姜家庄的姜占五)为了镇压我们渔民的反抗,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22,(2):196-205
长江流域禁捕是我国资源生态保护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是保护长江母亲河并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鄱阳湖区渔民退捕意愿和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实地调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渔民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渔民退捕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对退捕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的结论。建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创业扶持、加强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来提升渔民退捕后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确保长江大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127-134
鄱阳湖古渔村管驿前渔史较早,渔民以水神信仰为主,村里的晏公庙历六百余年,庙内水神众多,有晏公,有萧公,有金龙四大王,有定江王,有杨泗将军等,晏公庙是鄱阳湖众水神的集合,晏公庙会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人、水、鱼之间的和谐相处,渔民水神信仰与晏公庙会具有禳灾护民、稳定社会秩序、繁荣地方经济等主要社会功能,同时,映射出鄱阳湖水上社会群体——渔民的内心世界与精神渴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我国南海海域周边一些国家侵渔事件的频繁发生,南海护渔维权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热点问题。渔民在维护我国领海安全和海洋权益、南海正常渔业生产活动以及推动南海问题的科学解决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渔民整体综合素养偏低、渔业发展本身具有脆弱性,以及渔业管理制度法规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因此,需从加大财政对渔业倾斜力度、完善渔业管理的制度与法规、分类引导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构建和完善渔民社会保障政策等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有针对地提高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运用定量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的基本发现是,频繁的流动和工作更换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重要的群体特征.虽然起初的流动更多地是因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并不是每次流动都是针对原有起点的一次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一种倒"U"型的轨迹,即前几次流动是垂直的向上流动,但当流动次数达到某个特定的值以后,无论是流入地、职业类型、流动原因还是获得新工作的途径,都呈现出逆向选择或向下流动的特点.因而,流动虽是一个不断寻找更好发展机会的过程,也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反而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1989年度全市渔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的全面统计汇总资料,全市渔民(不含国营渔业职工及兼渔的农民)人均收入为1142元,劳均3223元,户均3873元,分别比上年下降500元,1364元和1733元,降幅分别是30.45%,29.74%和 30.91%。建国40年来,由于渔业生产不稳定性的特点,渔民收入波动是常有发生的,但年收入下降幅度超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作为其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失海渔民则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更严峻的是,他们面临着诸多的社会保障问题,诸如人群队伍的壮大但社保覆盖面小、艰难的职业生存状况和窘迫的生活状况。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失海渔民了解和利用社会保障政策以走出职业发展困境和生存生活困境,并引导、监督政府制定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5,(3):17-26
几百年来,海南琼海渔民在耕耘南海的同时,以约定俗成方式,给南海诸岛的岛、洲、礁、沙、滩等各种地质构造形态分别取上了俗名。琼海渔民为南海诸岛记取俗名的基本做法是,以当地海南话白读字记写,同时兼顾音训、义训、拟象化构词、句法构词等基本语用手段。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中最基本的子市场,也是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发展劳动力市场,很有必要弄清楚各类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本文主要在江苏各类劳动力流动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来研究探讨这一问题。假定绝大多数劳动者是将收入变量作为决定其流动与否的最主要因素;假定劳动者能够自由流动,那么引起劳动力流动的初始动机,主要来自于不同职业(或产业、行业、部门等)之间的预期收入差异。对这种收入差异的分析,要借助机会成本概念。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为做某件事而牺牲掉的其它机会。对劳动力要素来讲,机会…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国际流动,也叫做劳动力国际化,它的含义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各国间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别于历史上由于战争时期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迁徙。其基本特征,是带有商业色彩,并受市场法则的支配。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虽从汉代就已开始,清代(前清)又有较大的发展。但劳动力国际流动形成潮流,乃至成为一种制度,则始于近代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中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动因自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亦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破除了天朝大国的梦幻,进入世界国…  相似文献   

13.
郭荣祥  包云 《学术探索》2012,(8):101-104
大学流动有其特定的含义、性质和类型。衡量一所大学是向上还是向下流动,主要的方式是对大学进行评价。大学流动受制于众多的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因素,弄清这些制约因素,有利于大学流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梁康保 《南方论刊》2008,(2):55-55,54
春节刚过,记者在广东省渔政总队电白渔政大队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广东省最大的渔港之一——博贺渔港进行采访。在采访中,记者看到300多艘渔船安全有序地停泊在港口,渔民们忙于维修渔船和为节后出海捕鱼做准备。正在维修渔船的渔民高兴地 对记者说:“博贺渔港有今天的繁荣,广东省渔政总队电白渔政大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5.
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地域流动和社会流动两种。在中国,人口流动又可以分为改变户籍的永久性人口迁移和不改变户籍的暂时性人口流动。工业革命以来的实践证明:人口流动和迁移是各国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人口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采取直接转移或间接转移的...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农民的分化与流动陈家骥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又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二是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这个大背景下,出现了所谓的中国“民工潮”,那它就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和中国民族的特色。一、农民流动是农民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省人口流动现状的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动方式存在盲目性,人口流动聚集产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流动人口就业率高于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就业身份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人口流动在城市、产业、接收水平上分布不平衡。针对这些特点,应采取制度建设、信息网络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等政策措施,促进山西省实现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的逆向流动及回流对策张文贤一、引言德国学者鲁·施托伯格从社会角度把人力资源流动分为四类:1.不可避免的流动,包括死亡、残废、退休等造成的自然减员;2.社会必要的流动,包括因服兵役、派出学习、执行突击任务、犯罪服刑等流出;3.社会允许的流动,包...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年浙江省居民社会流动问卷调查,本文从"代际/代内"、"水平/垂直"两个角度分析了浙江省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总体情况。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的整体流动性都较高,代际流动大于代内流动;但职业流动与社会地位流动都表现出底层以水平流动为主,上层以"精英再生产"为主;中层以上社会地位较封闭,流动多发生在邻近阶层。因而,人们对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流动机会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20.
陈跃华 《南方论刊》2004,(11):12-1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农村人口的流动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只有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村劳动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流动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