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站在现象学方法的高度,对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行现代解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人学的崭新实质。马克思通过对自然主义人学的批判,对人的本质的现象学还原,对人的本质的意向性结构和主体间性的分析,以及对人-自然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实现了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探讨的一次革命。马克思在本体论上第一次把对人的存在的研究提升到了现象学的层次,而在方法论上又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等人阐发出来的一系列现象学思想。我们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社会性与“先验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为了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为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必须首先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在科学原则上体现为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在价值原则上体现为追求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在“批判—超越”精神上体现为改变旧世界的革命实践活动;在阶级立场上体现为关注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在“动力—生成”论上体现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崇尚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在“反思—前导”上注重用先进理念引领革命实践;在研究方式与视野上体现为注重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盟;在“体系—方法”上体现为扬弃体系,重视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那里,经济范畴作为一种"形式规定",总是以特定的自然物质存在为载体,并反映和体现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在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的思维方式上,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衣钵;但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马克思则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唯物主义的新路。如果说黑格尔的理论是一种"精神现象学",那么,马克思的理论就是一种"生产关系(或经济)现象学"。前者探讨作为本质的精神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后者则探讨作为本质的生产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这一"本质观",使得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不仅同古典经济理论而且同形形色色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也为深度剖析诸如"效率"、"财富"等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针对理性形而上学人学研究的主要缺陷,当代生存论路向的人学研究应贯彻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本精神,重视现实的个人及其现实生活世界在本体论上的基础地位,并以它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现象学的方法真正回到现实中来,从而实现“改造世界”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蕴着深刻的人学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升华。六中全会强调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这就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从理论层面引向现实层面,提出了人学理论实践化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现在唯物史观中,恩格斯曾把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但是,在马克思的时代,人学具有鲜明的理想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价值、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尽管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把人的生命需求和生活存在作为理解现实人的出发点,也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通过对传统理论人学的系统批判,变革了以往认识人、解释人的逻辑与方法,开创了实践人学的新领域,推动了人学研究的革命.其人学革命具体可表述为"理论人学"向"实践人学"的范式转变,跳出了先验预设的形上实体陷阱,完成了实践哲学路向的本体论,也即感性生活的实践生成本体论.因此,揭示马克思人学道路的转向,对于真正厘清马克思的人学观,准确把握马克思实践生成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补入的对黑格尔的批判,并非是一般地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而是用费尔巴哈的人学现象学来进行的改造。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立场背后的人本主义具有的非历史的根本错误。这里,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与以后《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中对同一对象的批判在焦点、主题、重点上都有重大的异质性。此时,马克思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人学现象学进一步深化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他对黑格尔的批判还停留在对黑格尔的主体与客体能动的辩证关系的一种人本主义的改写  相似文献   

8.
陈琳 《江汉论坛》2007,40(4):64-67
马克思撰写的博士论文有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带来了人的出场;博士论文对"原子论"和"自我意识"的关系的分析,体现了马克思的人在本体论上自由的思想;博士论文对人的感性生成即人的实现的说明,体现了马克思认为人是创造性存在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人学发展史上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即从决定论的"异化"劳动的人学逻辑到创造论的"现实的个人"之人学逻辑."现实的个人"为科学的人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的现代化发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内涵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性、发展变化性,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价值追求是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功能导向;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在全球现代化背景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立足马克思人学经典,重新梳理和再认识马克恩人学理论的逻辑内涵、路径与现代价值,对于推动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颖姣 《齐鲁学刊》2006,3(5):122-126
“经验”与“必然”在传统哲学中的对立,引发出我们对“马克思的‘经验’的方法如何获取其普遍必然性”这一问题的思考。马克思把一切先验的东西拉回现实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将对“先验”的无意义追问搁置起来。这种做法体现在他的哲学中就是:搁置了对“需要”必然性的追问,将其呈现为人类现实的解放运动;把充分彰显于生活中的人的“现实的需要”,作为更根本的动力源,承接历史发展的各阶段,科学地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历程。由此,“现实的需要”以其独特的客观性,为马克思的“经验”的方法提供了牢靠的必然性依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个人与其所拥有的众多属性的关系出发,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的思维方式做了一番较为系统的考察,得到的基本结论是:马克思早期所树立的关于人的价值理想是个人所拥有的丰富的资质和禀赋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理想所反对的是把具有丰富属性的人变成一种片面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人论富于反本质主义的意蕴;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赋予了这一价值理想以“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本质,在其后的思考中,在为人的价值理想探寻现实道路的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为物质生产活动,规定为资本及其运动的必然逻辑,从而回到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轨道上。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人论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3.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都从“类”的角度实现对黑格尔哲学的“唯物主义”颠倒。但两者的“类理俗’存在根本差异:在理论基础上,费尔巴哈从“感性直观”出发,马克思则从“感性活动”出发;在理论内涵上,费尔巴哈的人是“自然人的共同体”,马克思则认为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理论归宿上,费尔巴哈着力于虚幻的“宗教批判”,马克思则强调现实的“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长福 《河北学刊》2004,24(1):50-55
本文从个人与其所拥有的众多属性的关系出发,对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的思维方式作了一番较为系统的考察,得到的基本结论是:马克思早期所树立的关于人的价值理想是个人所拥有的丰富的资质和禀赋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理想所反对的是把具有丰富属性的人变成一种片面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人论富于反本质主义的意蕴;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赋予了这一价值理想以"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本质,在其后的思考中,在为人的价值理想探寻现实道路的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为物质生产活动,规定为资本及其运动的必然逻辑,从而回到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轨道上。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人论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批判是马克思学说的本质内容,也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存在论意义,并据此揭示这一批判的原则高度,是把握马克思学说之当代意义的关键。应当纠正对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三种较为流行的误解,以便能够在资本批判这一时代课题上展开马克思思想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对话,这是今天的马克思研究者们的基本使命,目的在于为哲学在当代的革命阐扬来自马克思的重大启发,以从根本上探寻一条走出当代文明危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现象学方法诠释人的主体性,从而把主体性问题推进到实践生存论境地。  相似文献   

17.
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马克思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三个直接来源"外,对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的清理与批判,同样构成马克思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的命题,表达了对宗教的批判在马克思理论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宗教批判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当深入理解马克思:他的实践转向和物质生产转向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创了哲学关心人类问题的新时代。从通常被作为“唯物史观”的内容中,指出它所蕴涵的深层的人类性、人类学的东西,从而认为马克思关于历史的理论,实质上是关于人类世界的哲学理论,是关于人类合理生存并走向自由解放的哲学理论。这一新的理解,既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意蕴,又有助于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出场:关心各民族向“世界历史”的发展并合理地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学说的称谓反映着我们对马克思学说本质规定性的理解。从马克思的文本和原初语境出发来理解,学界对马克思学说的五种称谓既都不太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也有碍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学说的本质。马克思对自己学说的称谓是唯一的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早期所树立的关于人的价值理想是个人所拥有的丰富的资质和禀赋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理想所反对的是把具有丰富属性的人变成一种片面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人论富于反本质主义的意蕴;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赋予了这一价值理想以"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本质,在其后的思考中,在为人的价值理想探寻现实道路的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为物质生产活动,规定为资本及其运动的必然逻辑,从而回到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轨道上。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人论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