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汉初文、景两帝重黄老而轻儒术,是在当时的政治统治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实则文、景两帝同样非常关注儒学并实施了相应的崇儒举措.在汉初特殊的思想文化背景下,文、景两帝对儒家经籍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构筑了汉初统治集团的文化知识体系,发展了儒家的政治统治思想;文、景两帝为儒学政治地位的确立也进行了相应的努力,使得儒学在汉初的政治统治中占得了一席之地,为汉武帝时的迅速崛起、以及汉代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论对儒家文化的借鉴孙艺芬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或称儒学)为主体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正确地看待儒家文化在传统政治中的作用及其对现代政治的影响,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点粗...  相似文献   

3.
辽代儒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统治地位与发展繁荣两个时期。辽代儒家知识分子依据儒学的基本精神,建章立制,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著书立说,宣传儒家的政治主张,使儒学成为契丹统治阶级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辽代儒学的发展,对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辽代儒学对维护契丹族的封建统治,提高契丹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缩小其与中原地区的差距,都起了重要作用,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前,中国文化系统的核心依旧是儒学.传统的封建文化笼罩着中华大地.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要受社会的制约,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文化核心的儒学的变化,就与道光年间社会政治的变化分不开的.清皇朝的统治在道光年间也是衰世,林则徐曾经形象地譬喻:"今日之时势,观其外犹一浑全之器也,而内之空虚无一足以自固".在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为清朝"衰世"所呈现的种种景象,忧心忡忡,悲愤叹息,为什么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清帝国开始不停地走下坡路呢?这与他们推行的政策有着重大的关系.因为每种政策都离不开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朱法武 《东岳论丛》2008,29(1):205-206
作为中国古代长期的统治思想,儒家文明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这个论断当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儒学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儒学的家庭与社会伦理观以及国内政治思想的层面,但是对中国古代重要政治现象之一的中国传统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6.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统治、文化教育、 生产劳动、民族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儒学的社会作 用和价值,使其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境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既是儒学走向现代化的一种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形式的体现.二者的结合点,可从人道观、自然观、群体观、实践观、价值观、政治意识、道德观念、经济观念、教育思想、社会理念、国际学说等方面寻找.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主导思想。它本为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并形成其独特的内容,又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直到五四运动,儒学受到猛烈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才宣告结束。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时期内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正由于古代的中华民族有着这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观念、共同的信仰,才能长久地凝聚在一起,保持长期的兴旺发达。所以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  相似文献   

9.
"王权主义"是对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及其思想文化的整体概括,这一论断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鉴于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本文认为应该从合理性与现代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政治思想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某些政治哲学认识和政策性论断方面.不过,思想的合理性并不等于现代性.从政治价值的视角来看,传统政治思想的主体价值结构与现代化理念是相悖的,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在价值准则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思想并不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杨恩玉 《东岳论丛》2012,33(4):77-82
梁武帝的统治思想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前期以儒家为主导,突出表现是他将儒家核心思想忠孝仁义作为施政用人的基本指导原则,大力敦崇儒学,将儒学修养作为重要的选官标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梁武帝励精图治,赏罚严明,为“梁武帝之治”提供了政治保障.他统治后期沉溺佛教,佛教思想压倒儒家,占据主流地位.在此思想影响下,他荒废朝政、一再纵容官员的违法行为,造成纲纪废弛、吏治腐败与侯景之乱.梁武帝还以史为鉴,秉承宋、齐两代的衣钵,重用宗室子弟,维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他接受宋、齐皇帝猜忌杀戮宗室子弟加速前朝灭亡的教训,奉行宽大为怀的政策,一味优容宗室子弟,造成王侯的骄横不法与内讧.  相似文献   

11.
张忠良  张丹丹 《江汉论坛》2007,2(3):130-132
中华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中华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伦理文化、一种道德诚信文化和一种社会价值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中华廉洁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教育资源,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素材。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儒学的跨文化发展,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被人类社会认同,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典范.儒学在政治多极化中的和谐作用、经济全球化中的制衡作用、多元文化中的教育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从儒学的发展看儒学的价值,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儒学发展,对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树立文化自信要在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个重要维度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秉持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教育中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在交流互鉴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5.
儒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紧密勾连在一起,因此注定儒学不可能是单纯的心性儒学或政治儒学.不论就传统儒学还是现代儒学的结构来讲,儒学都一直是众声喧哗、兼综政治与教化的复调儒学.这就使儒学显现出完备性学说的特质.在复调儒学的复杂演进中,传统儒学与现代性儒学构成儒学两个总体结构.在传统儒学的纵向延伸中,从周易、孔子到王弼、宋明理学到晚清经学构成其主要结构面;在现代儒学的横向展开中,应对人心秩序与社会政治秩序挑战的民族精神、民主建构和普世主义等论题,成为儒学的核心论题.两者相互扣合,构成系统解析儒学的总体进路.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与传统儒学郭学旺阎锡山是中国近代军阀中的不倒翁。他在统治山西的38年中有独特的“权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与阎锡山的“统治术”,究竟有何思想渊源?对阎锡山的军阀生涯产生过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作初步论述。一、“公道主义”与“人治”思想中国传...  相似文献   

17.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一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形成与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个方面,即儒学在思想、道德、宗教、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与儒学在社会政治结构形成及政治发展、演化中的作用紧密关联和互动,不仅构成了儒学的特色,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孔子的仁-礼思想结构,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秩序结构的基础,既是维护、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又是对社会治理的探讨。从思想与文化,社会制度与文明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孟、荀对孔子学说的发展及意义,孟子继孔子之仁,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系统,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道德伦理的思想基础,而不是宗教伦理的思想基础。荀子继孟子之后改造了孔子的"礼"(注:孔子之"礼"关注社会秩序,荀子之"礼"关注政治秩序,是为改造),主张隆礼尊君,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政教合一的制度文化的基础。孟、荀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形成外儒内法统治思想的两条主线,即外仁政,内礼法。董仲舒在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实践中弥补了孟、荀对儒学发展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华多年寻求现代化不得,便在传统文化的代表孔子儒学中找罪因.可富有戏剧性的是:经济腾飞,领世界风骚的亚洲"四小龙"却认为,正是儒学的渗润,使他们的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当代欧美也回头在儒学中寻找所谓对已有现代化的超越."新儒学"的影响甚是不小.就同层次而论,儒学与西方现代化理论分属不同的观念体系,以儒学来评价西方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儒学与两种自由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自由是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基本理念。儒学传统与自由观念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政治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五四”时期自由主义者凸现自由与儒学的紧张性,强调对儒学钢常伦理的批判是建构自由观念的前提,因而对儒学传统采取坚硬的否定态度。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一般而言,虽不拒斥自由的精神理念,但其文化领域的强势卫道立场,使儒学传统与自由观念也难以兼容。不过,20世纪后半叶一种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中出现了一些人物,他们致力于寻求儒学传统与自…  相似文献   

20.
反思旧文化,建设新中国,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理论任务.思想者应该在传统儒学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中构造出新的话语空间.在此种论阈内,思想者应以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为核心,集中考察"民治"这一政治(学)概念的缘起、内涵以及它与"民主"、"平等"、"自由"、"财产权"等西方式政治话语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剖析"民治"儒学化的表述,重新审视现代新儒学话语对传统政治话语实践的神话性祛魅以及对其新神话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