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与大庆可续发展高度契合主要表现是:生态文明与大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价值取向的相通性;时空境遇的必然性。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庆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优势是:坚实的工作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大庆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水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困难;城市功能布局有待完善。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以生态文明为基点,构建经济运行体系;以生态文明为核心,构建政府管理体系;以生态利益为价值取向,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庆草原生态系统是以各种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大庆生态市建设和创建百年绿色油田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目前,大庆草原保护工作虽然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是也存在草原沙化、盐碱化、退化,重用轻建,法规不配套等问题。这就要加大草原综合治理的力度,增强保护草原生态意识,加快草原改良建设速度,加强草原管理。  相似文献   

3.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深刻认识黑龙江和大庆的优势、劣势,找准发展的努力方向,闯出发展的新路子.对大庆,就是要开发利用好热、冷、湿地、草原、湖泊、农业绿色等资源.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治理区的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草原牧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势头远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牧区生态保护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内容比较单一、缺乏整体性及协调性,草原生态补偿力度不足、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草原生态保护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增大,牧区草畜矛盾仍然尖锐等,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对草原牧区的补贴、补偿和奖励制度,加大草原牧区信贷的支持力度、有效缓减牧民的支出压力,停止不合理的、单一的围栏建设,避免盲目地在草原牧区推广舍饲圈养,建立健全草原监督管理体系,推进草原资源的有效保护、轻度利用,从而逐步实现草原牧区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拥有草原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5。据统计,目前我国90%以上的草原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中,草场退化面积达20亿亩。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离不开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以及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五点建议,希望能对草原生态补偿立法和制定相关政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姜明  侯丽清 《阴山学刊》2007,20(4):31-34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牧民合作社是保护草原生态的有效组织载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草原生态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当前,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牧民生产方式落后造成的对草原使用不当和生产关系不适导致的保护无力,使草原生态日渐退化.实践证明,保护草原生态亟须变革牧民的生产组织形式,而牧民合作社不乏为一种有效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 ,利用田野调查和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对草原生态民族区草原生态现状认识的基础上 ,对于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以蒙古族的游牧传统和环境知识为中心 ,从蒙古族的游牧技术传统、居住格局、轮牧的方式以及蒙古族的宗教价值与环境伦理等方面 ,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这些民间的与环境有关的知识 ,直接间接地对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而对于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所造成的“农牧矛盾”作了基本的分析。最后 ,笔者指出 ,对这些民间的知识体系 ,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考虑其合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古代蒙古生态保护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 ,他们利用草原饲草资源从事畜牧业生产 ;冬春季节 ,他们又以狩猎业为辅作食物补充。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早在习惯法时代 ,他们就非常重视草原的生态保护。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蒙古族奴隶主贵族和后来的封建统治者 ,继承、增补和发展了古代蒙古族的“约孙”(yusun习惯法 ) ,把草原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古代蒙古族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给我们极大启示 ,蒙古民族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实现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通过立法改善和恢复新疆草原生态系统,尽快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尽快在水法的基础上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节水条例》,进一步明晰和细化有关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增加可操作性,将节永纳入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生态恶化的制度因素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桂英 《兰州学刊》2006,(9):182-184
在生态治理投入渐增的今天,内蒙古草原生态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恶化的速度。以往的研究和对策大多停留在浅层生态学层面,而深层生态学认为,低效率的制度安排是草原生态恶化的根本,即草场产权制度延滞落后;草场有偿流转制度漏洞百出;畜牧生产激励制度有欠妥当;草场放牧制度弊端迭累;法律制度稀松筛漏。而当前生态治理缓慢的症结在于:重工程操作,轻科技依托;重个体,轻合作;重速度,轻效益;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未来草原生态治理在制度上应有所创新:落实“双权一制”,扭转牧民在产权问题上的心理错位;完善草原生态管理制度;建立体现生态公正的投入机制及保障机制;加紧完善和切实执行有关草原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草原生态的空间网络化补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只有通过生态补偿才能使退化的草原恢复到自然平衡的状态。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草原牧区的地方政府、企业、牧民为基础补偿层,以中央政府草原生态转移支付为纵向补偿层,以受益区域的生态补偿基金为横向补偿层的纵横交错的空间补偿网络。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多层次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坚持特殊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等原则,借鉴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提出解决我国草原生态恶化,实现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以此实现补偿主体的多元化、补偿资金的多渠道和补偿方式的多样化.复合型多层次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包括纵横交错的三个层次,即主导层、中间层和基础层,其相互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草原退化加剧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草原资源既是经济资源,更是生态资源,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第二大的生态屏障。然而,我国草原的退化沙化不断加剧,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特别是北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因此,深入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寻找治理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途径,推进草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既有理论价值,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经济系统为主导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体系 ,只有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的发展同步进行 ,即畜牧业经济的增长、牧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扩展、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相互适应 ,才能使系统协调持续运转 ,获得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压力较大;重点行业和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环境监管能力不强;农村环境保护不得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资源开发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强化重点区域、行业污染防治;加大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形成文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草原承包经营权生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草原承包经营权生态化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草原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规定,指出现行法律规定的草原承包经营权虽有维护草原生态价值的取向,但尚需强化.提出应在物权法中明确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客体为草原,草原承包经营权人享有的用益物权中包含权利人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义务,还物权本身具有的关系性特点,即通过将生态理念引入草原承包经营权内部,对其进行能动的调整和规范,使草原承包经营权生态化,并以此推动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资源的物权法律制度,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围封转移战略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封转移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畜、草之间的关系,改善草原生态,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的系统思路,是对草原畜牧业发展趋势的理性思考和制度创新。实施三年来,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对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合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是矿产大区,近年来,草原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也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完善并落实相关法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草原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整合矿业权及切实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利益等手段,使矿产资源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韩宇宏  席格 《中州学刊》2007,(6):225-233
长篇小说《狼图腾》是从草原生态乃至草原生命的角度,对狼进行还原性解读的。狼之所以能够成为额仑草原蒙古族人的图腾,根本原因在于,狼在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和草原生命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泛伦理、道德化的角度去批判《狼图腾》中的狼性精神,类比且从属于国民道德建设的争论;或从丛林法则的商业竞争理论出发,对狼性精神顶礼膜拜,其实都是对《狼图腾》南辕北辙的误读。描写草原自然形态的狼,或对狼进行"原生态"的描写,是《狼图腾》对中外"狼"题材文学作品的重大突破。而狼在草原的消失,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并由此引发的草原沙漠化的结局,更理应引起我们对时下生态保护思路的反思。同时,姜戎在《狼图腾》中所主倡的"狼性精神"与草原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也暗合了当下正在勃兴的草原文化研究的文化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