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华  温杰 《江汉论坛》2007,(10):142-143
首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暨庆祝张培刚教授95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9-10日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主办,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承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80余名经济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既是一次庆贺张培刚教授95华诞的盛会,也是我国发展经济学界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2.
由何炼成教授任主编、李忠民博士任副主编的《中国发展经济学》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经济学界多年来经济学研究的新突破,为经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是经济学研究与现实紧密结合的良好开端。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就是为了适应这个要求,力图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丰富和发展。按照经济学界大多数人的看法,经济学原理都是国际性的,没有国别之分。但是,何炼成先生认为,由于中国社会独有的国情,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既受一般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存在自己特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中国发展经济学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熙保教授主编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以下称<经济发展>),新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型教科书,它将对发展经济学的传播、推广及创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谭崇台,1920年6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47年在哈佛大学经济系获得硕士学位后去华盛顿远东委员会任专门助理,研究日本经济赔偿问题。1948年回到武汉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至今。现为武汉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顾问委员会专家,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名誉院长。谭崇台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桃李满天下,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概括而言,他对经济发展理论有以下几大贡献:第一,对发展经济学的两面观。谭崇台认为,一方面,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特殊的经济问题为…  相似文献   

5.
著名经济学家夏振坤教授主编的《发展经济学新探》(以下简称《新探》)最近已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新探》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借鉴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精华,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成功地探索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这一重大而又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可以说,《新探》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出版发行具有开拓性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确立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新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  相似文献   

6.
读陈宗胜教授的新著《收入分配及发展经济学的其他主题》,感受颇深,受到很大的启发。该书副标题为:我评别人与别人评我。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评别人,共收录了陈宗胜教授评论其他经济学家和学者的文章19篇;第二部分,别人评我,是其他经济学家和学者评论陈宗胜教授著述的文章,共19篇;第三部分,记者访谈,收录了各报刊记者采访陈教授的访谈录14篇。该书可以看成是陈宗胜教授学术专著《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新发展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的续集。是作者对自己以往所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得到解决这一问题,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被引入我国,成为近年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范式。以刘易斯转折点作为观察视角可以发现,我国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对外开放为我国提供了比较优势。此外,政策性因素也是中国特色二元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这也构成了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障碍。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研究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因此,发展经济学(尤其是以发展中大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必将涉及发展中国家经济进步的各个方面。诸如,经济增长的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以及以提高生活水平、消除贫困、减少失业和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等目标为具体内容的社会福利的提高和改善等等方面。而农业工业化则是贯穿经济起飞的经济发展,影响全局,决定上述诸方面转变成败的关键。因此,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就成了经济发展初期全部问题的核心,从而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也就构成了发展经济学早期研究的全部内容,乃至今天也仍然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  相似文献   

9.
洪银兴教授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纲要》一文在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后,在经济理论界引起较大的反响。为使这一学科的研究得以展开,本刊编辑部于7月3日邀请部分在宁的经济学家和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就发展经济学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发言内容摘要刊登,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引进的发展经济学正面临严重挑战,其研究对象(大多以发展中小国为主)、研究方法(以照搬西方经济学范畴、概念、公式,并单纯以经济因素分析为主)的缺陷,日渐显露。发展经济学要走出目前困境,唯有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重新获得生命力。一、从注重小国到注重大国:发展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根本转变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曾多次呼吁和阐述,必须对西方发展经济学加以彻底改造和革新,首先要“扩大研究范围.即将研究的重点由实行市场经济的小国及地区转向那些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广大的大国.特…  相似文献   

11.
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系统的以增长和发展为主题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几经挫折,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多次失误,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因决策的原因未能充分发挥,都印证了建立科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必要性。现在迫切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借鉴国外的发展经济学,结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用以探求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一、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研究发展中  相似文献   

12.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撰写的《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一书,最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反映了作者对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最新观点,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又一次“西学东渐”以来,人们在广袤的经济学领域里大量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这使我国的经济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不断厚实着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今天,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一种基本共识或“默契”:现代经济学起源于西方,以农业国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研究课题的发展经济学同样如此。的确,二战以来,发展经济学步入其第三时期:美洲时期(1945—),一批经济  相似文献   

14.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回顾与再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四十年代中后期,张培刚教授在留美期间所著《农业与工业化》(此书中译本直到1984年才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最早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专著。四十多年过去了,重读张先生的著作,并把他当时提出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现在的西方发展经济学一些成熟观点相互比较和印证,就会发现:经过不断演进的西方发展经济学,在许多方面是张先  相似文献   

15.
陈文科是我国经济学界尤其是农经学界的一位知名经济学家。 2 0年来 ,他不唯上 ,不唯书 ,不跟风 ,唯勤唯实 ,实行理论经济学研究与应用经济学研究相结合 ,致力于大国发展问题 ,特别是大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著述颇丰 ,新论迭出。这集中反映在他的大国经济研究成果的代表作———《陈文科选集》(以下简称《选集》)中。一、中国农村 :陈文科大国经济研究的切入点转变研究方法 ,扩大研究范围 ,将研究重点由发展中小国转向发展中大国 ,这是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张培刚的振聋发聩之论 ,也是发展经济学走出困境的基本途径。多年来 ,陈文科作为大国…  相似文献   

16.
一、发展经济学的前景与再发展的方向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并正在掀起一股学习和研究的热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可喜的局面,是因为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1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众多异常复杂的经济问题,急需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去深入系统地总结、分析,阐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正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并实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1990年,2000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下设三个研究室: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发展中经济研究室和中国经济研究室,谭崇台教授为中心名誉主任,郭熙保教授为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科研队伍。现有14名专职研究人员,8名兼职研究人员。在专职研究人员中,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有出国研修经历达一年以上的占90%。其中,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  相似文献   

18.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思想的第一次飞跃,其标志就是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提出;第二次思想的飞跃则是从扩大研究范围、改进研究方法入手全面改造西方发展经济学,创建我国新型发展经济学。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始终是发展经济学不变的主题,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则是新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张培刚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六论",即"猴子变人论"、"历史幽灵论"、"多元经济中国——历史教科书论"、"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论"、"武汉小康论"和"牛肚子理论"等意蕴深远,对拓展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陈文科,男,1945年生,湖北鄂州人,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会理事,湖北省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1968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1980年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先后师从我国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朱剑农、张培刚,并在著名学者夏振坤、廖丹清为首的经济研究群体中工作达20年之久。他实行理论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研究相结合,以大国改革与发展问题,特别是大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于建国 《社会科学》2003,(11):26-30
发展经济学是 2 0世纪 4 0年代后期 ,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就我国发展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背景 ,学科建设的过程及学术界对发展经济学学科的一些学术观点等内容作了介绍和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