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军校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传说是蒋介石撰写的,至少也说明他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所谓“正气”,指刚正的气节、正派的作风,而“完人”则必须在为人道德,亦即气节、作风上完满无缺。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果真有至善尽美、毫无缺点的“完人”么?笔者对此是大有疑问的,因为它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不过,很多人还是相信有“完人”。诸葛亮(公元181—234)就是一个“完满无缺”的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论文章气势的雄健闳肆,历代学者皆推孟子为首。苏洵《上欧阳内翰书》说:“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确是的论。我们读孟子的文章,例如: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然感到一股滔滔不绝、如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人慑服。事实上,孟子的文章,是富有雄辩性和说眼力的。 孟子自称:“我善养浩然之气。”他所说的“气”,本与文章无关,是一种人格的修养,但孟子能够在立论行文的时候,把“浩然之气”化为“文章之气”,故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宽厚弘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大小。” 韩愈的文章,也是气盛弘博,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一泻千里,而他的文章,却是学孟子的,故吕祖谦《古文关键》说:“韩  相似文献   

3.
《正气歌》诠赵曾俦本文区言天地有正气。诠曰:天地,谓宇宙间也。正之为字,从一从止,止于一者,唯一之义也。由唯一之义,衔为:首长、主体、中心、本位、方整、原有、真实、确定、经常、永久、有法度、光明伟大诸义。对于正而言者:曰亚、曰次、日少,则对首长之义言...  相似文献   

4.
良渚文化祭坛释义——兼释人工大土台和安溪玉璧刻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渚文化祭坛象征天地柱,即《山海经》的“昆仑”。祭坛都建在人工大土台或当地最低的小山上,这些小山和人工大土台象征天地柱的地基,即《山海经》的“昆仑虚”。余杭的几座祭坛都被墓葬打破,这是象征墓主人葬在天地柱上,便于灵魂升天。安溪玉璧的正面刻符象征“昆仑”,反正刻符象征“昆仑虚  相似文献   

5.
<正> 我在《“天下为公”原义新探》(载《文史哲》1984年第四期)一文中认为,《礼运》“天下为公”的“公”,是汉初新道家的“公”,是公正、公平之公。郑玄训它为“共”:有重新考虑的必要。不过,郑玄之所以训它为“共”,应该事出有因。这里想作点补充说明。《说苑·至公篇》:“秦始皇帝既吞天下,乃召群臣而议曰:‘古者五帝禅贤,三王世继.孰是将为之?’博士七十人未对。鲍白令之对曰:‘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汉书·盖宽饶传》记盖宽饶曾引《韩氏易传》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  相似文献   

6.
论老子的本体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地还有其“始”.老子宣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天地起源问题的提出,是理论思维的一次空前提高.于是老子提出“道”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是道.在春秋时,有所谓“天道”,指天象变化及其与人世祸福的联系.“天道”具有天文学与占星术的两重含义.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18年)子产反对占星术的迷信,这是进步的见解.天道从属于天.老子则认为,在天道之上,还有最根本的道,而天从属于道.老子提出道的范畴,开创了本体论.  相似文献   

7.
<正> 一《周易》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其自然观的基础之上,“天地养万物”、“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观念充斥了这部经典的一切方面。在八卦系统中,以象征天地的乾坤两卦为最重要,《系辞》所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天地乃是自然万物之最本原的存在。《系辞》曰:“生生之谓易”,又云:“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晋韩康伯注:“天地者,易之门户;而易之为义,兼周万物,故曰行乎其中矣。”这种关于天地生成万物并支配一切的思想,构成了《周易》哲学的理论基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尽管也认为“唯天为大”,但似乎并没有象《周易》那样将天的原则与社会的伦理政治礼乐等等神秘地联系起来。是产生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思想史上,杨朱要算是一位非常奇特的人物,杨朱的学说曾以其“言盈天下”而轰动一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上》).“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孟子·尽心下》),可是不久即告销声慝迹.何以绝灭如此之速呢?今考其原因,略有如下数端:第一,杨学受到儒家巨子孟子的曲解和攻击,孟于谓“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上》),这在当时乃至以后均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使人们不愿花精力去研究和把握杨学的全面而真实的内容.第二,杨朱“为我”的主张表现出重个人、  相似文献   

9.
华夏“和”文化与民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家庭为本位,最终形成了“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特色,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做人说教在内的“人教”文化,“礼教”便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华夏“和”文化即是由“礼教”派生的一种子文化、这种“和”文化表现为一个多维的行为文化系统。 首先,古人为了给人间之和找到一个本体论依据,便把“和”设想为宇宙天地的根本法则,这便构成了“天地之和”。《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春秋繁茂·循天之道》曰:“中者,天下之所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干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其次,作为“天地之和”必然反映的“人间之和”体现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两大形态。“天人之和”是人们在处理与天的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不选《正气歌》的三个理由:(一)《正气歌》内容大体就是苏轼《韩文公庙碑》、石介《击蛇笏铭》的合成;(二)严将军头、嵇侍中血,逻辑有问题;(三)《正气歌》有所本。本文针对以上三点,逐次辨证。在此基础上,对钱钟书《容安馆札记》的"纯粹审美眼光",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他的这种审美眼光,排除诗人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和道德型范的高低,来评价诗歌的优劣,从而追求所谓艺术成就,是不可能的。最后,结合中国当下的社会,指出负面的诡谋文化遗产正不断强化着大众的诡谋心理、诡谋习性、诡谋人格,我们必须发扬正气,高唱主旋律,与现代文明接轨,建成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1.
吕坤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成“圣贤”。他说:“学者只把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时时留心,件件努力,便骎骎乎圣贤之域。”(《呻吟语》卷二《修身》)一个人只要把性之本善发挥出来,依此而行,即可为圣成贤,这也是为人的根本和当然。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圣贤”一直是儒家知识分子所孜孜追求的人格理想。 吕坤对“圣贤”的理想人格作过如下的描述:“修格致诚之身,任天下国家之重。上天下地填一我为三才。往古来今,贯千圣为一脉。处则使四海望其大行,出则使万物各得分愿。”(《去伪斋文集》,《九儿入学面语戒之》)“修格致诚之身,任天下国家之重”是这一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外在特征。“上天下地填一我为三才”所表现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这一理想人格最高境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以王夫之《思问录·内篇》文本为主要依托,阐发其人性论思想。王夫之人性论的逻辑起点.是从肯定天道运行的“继善成性”论出发,进而论及性体诚而实有、性具节文条理、性日生日成.在此基础上承孟子的性善说、融孔子性与习的思想构建其人性论体系。其人性论的逻辑终点则是肯定受大公之理所凝之“我”,“我”的挺立从而能主持天地、崇德广业,以人文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13.
苏轼“大江东“词(即《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颇多异文之争,至今尚无定稿.原因有二:一因苏轼本人当时就有原稿与改稿的异文存在。南宋曾裘父《艇斋诗话》就记载苏轼好友陈履常曾见过苏轼将“三国”改为“当日”的手稿。二是苏轼好友黄庭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儒教由程朱理学演化为陆王心学。《金生色》图解的正是心学家所集中讨论的“格定”(格物定志)。我们以《金生色》和蒲松龄同时代的心学家唐甄《潜书》中的《格定》等篇对照,便可明白地看到这一点。《格定》篇云:“众人之心如木、润之则茂,(?)之则灰。君子之心如金,虽遇冶则流,遇淬则坚,其质固不变也。”《金生色》中之“金姓”喻“君子之心”而“木姓”喻“众人之心”,本源出此。《金生色》中的金生图解的是“君子之心”。何谓“君子之心”?《尊孟》篇云:“君子之心曰仁”。“天下莫强于仁”。“仁之大者,无强不顺,无诈不附。谓仁胜天下,鄙人皆笑。夫愚者见形,智者见心。礼揖不格刃,儒服不御矢,形也;刃不我刺,反为我操,矢不我伤,反为我发,心也”。金生仁者,处穷不苟,能正心诚意以待木女,故木女虽强于行恶,诈于背誓,心终不能不顾不附;  相似文献   

15.
丁四新 《学术界》2002,(3):177-188
《太一生水》第二部分文本由后 6简组成 ,而以“天地名字”为关纽 ,可以单独命名为《天地名字》篇。“青昏”是指天地未分的本原状态 ,有昏暗、混沌和无序等义 ;“道”则表示天地已分的物事状态 ,有条理、规律、明晰和有序等义。“天地名字并立” ,是以“青昏”之名与“道”字的并建 ,解释中国大陆天地形势的变化的。这些观点当属于南方楚道家的思想 ,与《老》、《庄》有别  相似文献   

16.
黄灵庚出版了洋洋78万余言的专著──《离骚校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版)。此书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它对《离骚》文字的校勘,远较前人详尽、周到的巨大获弋上。据黄氏自述,他原先以为闻一多《楚辞校补》、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在考索《楚辞》异文上已极为完备,在这方面后人“似已无事可为”。但黄氏是位有心人,在偶然的检索中却发现姜氏所列异文,与刘师培《楚辞考异》“基本相同”,“且刘误姜亦误,一字不差”;姜校也有参照闻一多《校补》者,也多处出现“闻误姜亦误”的实例。黄氏由此慨叹,“号称异文最全的《屈原赋校…  相似文献   

17.
(一)“青冢”之名的由来 昭君墓以“青冢”之称而闻名于天下,以“青冢拥黛”的景色吸引着古往今来的骚人游客。但其墓何以称“青冢”,却从来说法不一。有人说:“‘谁似青冢年年青’,因: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见《太平寰宇记》)而有人则云:“青冢之得名,非谓冢上草独青也。”(《柳南随笔》)两种意见,针锋相对。孰是孰非?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变”是《易传》美学的精髓。《易传》认为美是在事物的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事物的变化,就没有事物的美。“在天成形,在地成象”,都是由于变化。天地混一,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之形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的形象之美。《易传》的美学思想与它的哲学思想相适应,认为美一产生于事物之“杂”,《系辞下》所谓“物相杂,故曰文”;二产生于事物之动,《系辞上》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天下事物  相似文献   

19.
《“则皆然”》这篇杂文以“尊古”署名发表于1921年11月3日的《晨报副刊》上,后来收入唐弢同志编的《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中。但1956—195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中却未收入此文;近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征求意见本)中也未将此文收入。我认为《“则皆然”》应是鲁迅佚文,应当收入新版的《鲁迅全集》中去。这篇佚文为:  相似文献   

20.
王瑞雄 《理论界》2023,(11):29-34
《周易》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宇宙论或自然观中。在自然的生成上,《周易》主张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生生不息,强调生生的顺成性、反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时机性。在自然的秩序上,《周易》提出了天地父母、万物同胞、宇宙一家的关联结构。在自然的意义上,《周易》强调天地生物之仁德,显示了一种无目的和无意志的道德宇宙观,并以此作为圣人治天下的模范。《周易》“生生之仁”和“万物一家”观念,有助于在生态危机背景下对机械论自然观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