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厘清供应链韧性对企业创新链的影响机制是促进企业供应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基础,也是实现“双链”融合的有力抓手。通过构建基于供应商可靠性、客户企业应对准备以及供应关系依赖的三维测度框架,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非负矩阵分解和堆叠回归分析了供应链韧性对企业创新链的影响,同时讨论了供应商研发投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供应商稳定性对客户企业的知识资源获取产生抑制作用,客户企业应对冲击准备对知识资源获取和知识转化有积极作用,说明目前我国企业可能存在潜在的创新资源获取路径依赖,但表现出供应链风险倒逼创新的特征。进一步研究显示,供应商研发投入对客户企业应对冲击准备和知识资源获取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供应关系依赖通过供应商研发投入对客户企业知识转化产生负向影响,表明客户企业创新活动存在“搭便车”现象。研究结论为提出实现我国企业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型制造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我国新型制造企业的理论探讨。本文构建了技术研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型制造企业技术研发能力进行测度,与此同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以后的技术研发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距离我们被警告"制药业已经制造不出新药"时间已经过去10多年了。制药公司的总裁们所期盼的研发收获毫无收效。尤其是在美国,制药大企业不得不一次次地游说美国政治决策者们,将药品研发产权一再延长。同时他们要求政府增加对制药产业的补贴,放松对新药研发的监管尺度。制药业公司们总是在强调,研发成本在上升,但其实问题并不出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建立与完善研发准备金制度是为了进一步丰富间接研发风险补偿体系。对应三种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模式建立了研发准备账务处理规范并分析了研发准备的财务后果。期末计提研发准备分按开发支出计提与按研发支出计提两种,前者的会计稳健性强于后者,期初计提体现了将研发准备作为企业盈余收益安排的会计确认思路。基于研发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出了细化与丰富管理费用明细表、资产减值明细表、无形资产明细表及对内建立研发预算制度的建议。研究结论对加强企业研发资金管理,推进无形资产会计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和动态性原则,从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源泉和内部源泉两方面构建变量体系,并以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近6年数据为例,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的竞争力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结论表明,信邦制药整体竞争力与外部环境竞争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内在要素投入竞争力呈现波动起伏的状态。基于此,中药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夯实企业研发能力,促进销售额稳步增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所得税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选取2016-2021年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果逐步分析法,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创新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等,分析所得税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所得税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在所得税税收优惠与企业绩效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福建省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本收益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福州、厦门、莆田、三明等9个设区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成本收益效率及其变化情况,并结合成本收益综合效率测度结果,提出了提升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收益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发投入跳跃是企业正确把握产品生命周期,实现研发策略转换,稳固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但企业金融化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原有的研发环节。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企业不同金融化程度下,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经营绩效、价值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并探究研发回报率和研发产出弹性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价值绩效之间存在企业金融化的双门槛效应,二者呈现以企业金融化为44.11%为分段点的近V字形关系。(2)研发回报率、研发产出弹性存在企业金融化的门槛效应,当企业金融化处于0%~6%(±1%)的区间内,研发回报率与研发产出弹性均为正,较为适合进行研发投入;当企业金融化程度逐步加深,研发回报率会出现下降—增加—下降的波动。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对企业金融化趋势下的企业经营与政府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软件外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内部研发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企业技术能力系统中各变量的动态关系,并以东软集团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模拟和测试。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比例、研发成果转化率以及人员投入产出系数对技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关系以及研发激励制度对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有较大影响。因此,重视内部研发、为研发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选取具有可行性的研发项目均能有效促进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我国不少企业对海外研发投资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导致我国海外研发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甚微。试图分析我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某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东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不同的回归模型考察企业规模与企业R&D投入及产出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企业规模与R&D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函数关系;企业规模与R&D产出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与熊彼特假说并不吻合,这表明就山东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较并未在R&D活动上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我们使用71家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一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年的R&D支出和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有正向相关性,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没有滞后影响。我们建议,第一,要加大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第二,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体制,增强研发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第三,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应重视技术创新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研发活动是有风险的,只有成功并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之后,才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绩效。本文沿着研发投入———技术效率———财务绩效的技术路径来探索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企业技术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技术效率又是企业绩效的基础。但是,由于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三者之间并非总是均衡的。为使其良性协调发展,我们沿着研发投入、技术效率、企业绩效三个维度构建出的不同企业类型,深入剖析其异变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特征的企业研发伙伴选择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知识匹配性,关系到企业间合作研发的知识创新能力。结合企业知识理论,指出知识特征是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以实现研发中知识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知识特征的企业研发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值,并以3个待选择企业作为实例进行分析,旨在为企业研发伙伴选择提供思路指导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R&D与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中,R&D资本存量是必不可少的变量之一。测算R&D资本存量需要确定初始R&D资本存量、折旧率、价格指数等相关参数。在合理设定上述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永续盘存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R&D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各地区R&D资本存量的分布趋势大致未变,但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在扩大,而中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6.
国外制药企业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分析了国外制药企业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外在压力和内部需求,对其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分析了在加拿大的跨国制药企业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借鉴国外制药企业的有益做法,以待我国制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引入药物经济学研究,从而在新药研发决策、营销价格策略以及产品促销策略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优质的人才储备,不仅可以提供高技术产业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所必备的资金和人才资源,更可以将科研成果大规模地投入到生产实践之中。笔者分析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运用DEA模型进行R&D效率评价,给出提高中国高科技产业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发主体都意识到自身力量在集群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局限,意识到R&D组织对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基于R&D联盟的虚拟研发组织也由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在中部各省落地生根。山西省在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实例及策略分析,以期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8年经济普查年鉴,探讨了我国不同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发展变化的原因。首先运用数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了各地区R&D活动,结果显示R&D活动差异与R&D基础投入、R&D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等三个方面有直接关系,从R&D政策、环境及投入等多角度寻求变化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