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桥黄氏宗谱》是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家族的宗谱,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在清以前部分,收有文天祥、王阳明的等近二十位著名人物的佚文。清初部分,记录了黄宗羲、宗炎兄弟及宗羲三位儿子的传记和已佚的诗文。清中晚期部分,则收有黄宗羲孙辈为保存其先祖遗著的努力和发展黄氏历算之学的贡献。是研究黄宗羲生平及其著作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王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及“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等重要思想。王阳明晚年思想归结于致良知,他用良知来诠释中和。王阳明的这一良知中和观,在宋明理学中和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四句教法”及其后学之分化庞万里在王阳明的学说中本身包含着虚无与实有二个方面的矛盾,既有儒家实学成分又有禅学成分。王阳明死后,王门后学发生了思想派别之分化,出现了禅学化和实学化二种不同的倾向,而分成禅学派和实学派两大基本派别。王阳明在后期把“致...  相似文献   

4.
《大学问》是王阳明研究《大学》的定型之作,其文化前提是以孔、孟等为代表的儒家心性之学。在这一前提下,王阳明具体展开了对朱子学的批判性反思。在其思想文化前提的作用下,在反思朱学过程中,王阳明确立起了自己的哲学立场、哲学逻辑及观点,即《大学问》所集中表达出来的、作为王学最高发展的“致良知”逻辑,并且王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逻辑解读确立了自己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传记写作的动力、传记写作的原则、传记写作的对象及传记写作价值观四个方面论述了韩愈的传记文学思想,肯定了韩愈传记文学思想对古代传记创作的理论贡献,并认为它丰富了我国相对贫乏的传记理论。  相似文献   

6.
“传记体文学批评”是指以传记为体例,以作家为传主,体现一定文学批评意识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自司马迁《史记》首创中国古代传记体文学批评以来,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日滋月益,以至卷帙浩繁,蔚为大观。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主要集中于《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之中。考诸二书及其目录提要,借鉴《四库全书》文体分类方法,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大体可分为六类:正史、别史、传记、总集、诗文评、词曲。据此,可窥见其整体面貌、源流正变、文类特征之大概。本文通过对中国传记体文学批评文献的初步研究,为传记体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提供最基本的史料基础和理论立足点。  相似文献   

7.
论古代传记的写作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传记的写作目的,是古代传记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古代传记的写作目的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古代传记作者除了司马迁具有自成一家之言的传记写作目的之外,其他传记作者都是以扬善惩恶,有至于教化,有利于借鉴为传记写作的主要目的的,而很少有人从美学欣赏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传记写作目的。这就使传记成了“载道”、“征圣”的工具,从而严重阻碍了传记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传记文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传记文化及其意义高鉴国传记是最古老的史学和文学形式之一,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为数甚多的传记作品,发挥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功能,但是传记理论知识方面的研究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传记创作活动一直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两者没有同步进行。不少...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心学”教育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教育学说之中,并形成了一套以“心学”为哲学前提的释经体系。王阳明“心学”教育体系的理论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学”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石,“心学”教育实施的路径以及“心学”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其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正是王阳明独创性智慧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0.
传记写作是林语堂“文化翻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跨语际的传记写作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不仅价值独特,而且触及了传记叙述主体的自我塑造,传记叙述中文化“差异性”的影响等诸多理论问题。通过对林氏传记作品的解读,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他颇具文化使命感的身份自许,而且还领略了其超越的叙述智慧。  相似文献   

11.
在古人观念认知和应用实践中,传记文体与肖像画存在明确的联系。以容貌观念作为知识背景,记录人物的传记文体与肖像画之间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图文互生、相互阐释关系。人物容貌不仅被肖像画直观表现,也是相关传状、颂赞、碑志等传记文体类别书写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容貌所包含的象征意义,使得肖像画与传记文体的内涵和功能产生一定重合。在具体文化观念或者礼仪运作之中,肖像画不仅介入传记文体形态的发展演变,其自身也受到传记文体所承载的观念和规律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王阳明心学,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论的典型。从王阳明心学的深层涵义来看,王阳明心学在主要意义上是价值论哲学,与通常所理解的主观唯心论并不相同。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诠释王阳明心学,则从根本上偏离了王阳明心学的实际,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13.
文章立足于王阳明在绍兴的重要史迹,着重围绕“世居山阴”、“王氏墓地”、“新建伯府”。“阳民洞天”、“书院讲习”等史迹的兴衰变迁,勾勒了王阳明与绍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考释的同时牵涉了一些历史人物与之在绍兴史迹的联系,从而揭示了绍兴地域对王阳明哲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后世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心学自产生以来,便备受当时学者们的关注,其信奉者、追随者较多.不过,它又是一种较易引起争议的学说.在王阳明心学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之中,罗钦顺即与王阳明展开辩驳.他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可归纳为以下数方面:一是从体用、修养工夫、常识等角度批驳了王阳明关于“良知即天理”之类的说法;二是认为王阳明的“心即理”说会滋生“求内遗外”等弊病;三是反对王阳明将格物解释为“正念头”,等等.罗钦顺批驳、辩难王阳明心学,旨在扭转王阳明心学过于内在化的倾向.不过,罗钦顺对王阳明心学的辩难也有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5.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传记文学家,他的传记创作继承了前代传记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人物描写、章法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方面,对其传记(史传和散传)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良知与孝道     
“良知”是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基石,是理解王阳明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孝道是道德规范之一。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的先天道德意识,有“良知”自然知孝。但是只是知道孝而不做到孝,也不是真正的孝。王阳明的孝道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启示意义。文章从王阳明孝之认识、孝之践行、孝之启示三方面来阐述王阳明围绕“良知说”而论及的孝道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王阳明关于境界与美,意义与审美体验,以及“虚灵”态度与“体”“觉”审美体验方式等三大问题,并初步探讨了王阳明美学的良知体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晚明人物小传在表现内容以及传主选择两个方面已表现出现代传记的萌芽迹象。本文分别从注重个体主体性、个体性情书写以及个体不完满性表达三方面探讨晚明人物小传表现内容的现代传记萌芽特征;又从其选择无用人、弱势个体、被侮辱个体作为传主来探求其传主选择方面的现代传记写作意识。藉此,本文认为尽管晚明人物小传的现代传记特征只能算是萌芽,但它作为充分内因,与西方传记大量输入这一外因条件共同促使了中国现代传记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从根本上说,王阳明的思想源自对儒家经典《孟子》、《大学》等的解读与发挥。就近处而言,王阳明的思想则来自朱熹思想的刺激,如果说朱熹思想的刺激属于反面的影响,那么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则是不可忽视的,而这正是本文的立脚点。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的影响,通过娄谅,主要通过湛若水与王阳明的交往与论学得以显现。厘清这一点,对进一步把握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之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小议作家传记的写作方式──兼评刘增人著《叶圣陶传》肖惟写作之余,翻翻那些写得有个性的作家传记,能给我带来极大的乐趣。通过好的作家传记,我得以同那些大师对话,一起步人精神漫游之旅。在好的作家传记中,那些传主从教科书中走来,带着人性的闪光,带着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